苏州怪佛陈乃圣散记一

陈其瑞

<p>退休在家闲来无事,开始整理旧物,看到苏州篆刻家矫毅先生赠我的一张碑刻拓片,刻的是齐白石画的《怪佛图》</p> <p>图中的“怪佛”就是我的堂叔陈乃圣,画中的陈乃圣身穿僧服,作坐姿,头微仰。上题篆文“怪佛”二字,下署“齐璜”。图右角即由柯璜题词:“此佛降世,颇多怪行,做诗写文,感化世人。诗作生命歌,文写大墓铭,人都称之怪佛。”款暑辛巳春即1941年春。从题词可知陈乃圣善作诗文,并尝为他人作墓志铭。</p> <p>上世纪30年代,关于陈乃圣的“怪事”在苏州流传甚广。他原本是东吴大学的学生,白天在校读书,晚上却拉黄包车。一次拉车,他不巧拉上了自己的校长。就在到达目的地放下黄包车时,校长向车夫一瞥,“咦”那不是密史特陈吗?校长认出了他,大为恼火。认为自己的学生干这事大伤风雅,败坏校风,非严肃处理不可。于是不等陈乃圣申辩,就把他除名了。而陈乃圣却不以为然,我学生是人,那黄包车夫同样是人,应该是平等的,学生拉车,不足为怪。由此,陈乃圣“怪佛”的绰号及新闻,就在苏州坊间广为流传开了。</p><p><br></p><p> 那大名鼎鼎的齐白石又怎么会给他作画?原来陈怪佛还有一怪,就是喜爱收藏书画,而且是到了难以想象的痴迷程度。由于当时囊中羞涩,无法向书画家求字画,便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给自已取了个名,叫“艺丐”。</p><p><br></p><p>不久他就用“艺丐”的身份开始向书画家频频写信求书画,信中还夹寄宣纸及回寄的邮票。结果是一定要收润资费的齐白石,以及不肯随便给人画的吕凤子,收到信后都不予理采。而陈怪佛却出奇地耐心,每隔一个月就再写一封信给书画家。就这样连续不断地写,竟然写了长达两年之久,还是未见吕凤子回复,真是不可思议的怪。</p><p> 那时吕凤子人称凤先生,在南京中央大学执教书画,陈怪佛见写信无效,就索性去南京登门拜访,结果又是照理拒见,但他坚持不放弃,终于一次在会客室见到了面。当凤先生得知眼前的艺丐已收到了全国不少名书画家的作品,而独缺吕凤子的画时,为他是自已不折不扣的忠实粉丝而深深感动,终于答应画给他。</p><p> 艺丐得到凤先生的画如获至宝,就请苏州景德路师竹居碑帖店店主杨文卿把画刻成碑,再将拓片寄给吕凤子,信中对画大加赞美,并说可同碑石共寿留给后世欣赏。</p><p> “艺丐”的执著求画终于感动了一大批的画家,就这样齐白石,徐悲鸿,吕凤子,惠孝同,柯璜,陈之佛,王个簃等都为他画了画。</p> <p>  下面 这个照片中拉黄包车夫,就是东吴大学学生陈乃圣。</p><p>照片发表在一九三〇年《中国学生》地点背景是苏州大公园,铁栅后的建筑是吴县图书馆,今不复存在。</p><p><br></p><p> 此四张珍贵照片由“走遍苏州”群主,优哉游哉先生提供,他原计划也要写一篇怪佛先生的,最近我偶而问他有否翻阅到文华杂志,请留意东吴怪佛拉黄包车照片。</p><p> </p><p> 结果他说你找我找对了,我恰有几张照片可发我。就这样真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看到这么珍贵的真实写真照,我真要代表陈怪佛的家族后人,向他再说一声“太感谢你了”。-</p> <p>齐白石画了《怪佛图》,柯璜接着又写跋,那柯璜何许人也?</p><p> 柯璜(1877——1963)是生于晚清活耀于民国时期的书画家。从画上题款得知齐白石作此画是1941年春,齐,柯两人同在北京。查资料得知柯璜‘是阎锡山从山西带进京的,并委任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所长。由此两位书画家就经常一起切磋技艺,论画做诗,合作画画。有时齐白石画扇,柯璜则在扇上题诗。一次柯璜在扇上风趣地落款“两璜唱双簧”,一时在美术界传为美谈。</p><p> 两璜即两人均名璜,双簧则是一种由两人合作表演的曲艺。这里正恰如其份地将两人的书画艺术合作比喻“双簧”来展现给人们。而这一幅“怪佛图”也是“两璜唱双簧”的最美见证。</p><p> 柯璜还在抗战时曾书写文天祥《正气歌》,把刻石拓片分送当时军中旅级以上将士人手一份,以激励他们的斗志。全国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二、三届委员,山西政协常委。有一年时值全国政协在京召开,柯璜因身体欠佳不能赴京出席。被周总理知道后即电告地方,派专人护送来京。</p><p> 五十年代末印尼总统苏加诺,将自已收藏的世界名画,委托我国印制巨型《苏加诺画册》,上海出版印刷界承接了该项光荣任务。苏加诺总统在访华参观画展时,看到柯璜画的一幅大型巨制松柏常青图非常欣赏。总理即将此画作为国礼献给了这位国宾。</p> <p>解放后陈怪佛在沪居住,曾一度失业寄居汉口路沐恩堂。后友人介绍寻到工作,在静安区西康路一五金交电所做收银员。平时得到店领导的关心较多,他最后一次病倒,还是店支书记背到静中心医院,再通知我们。1976年病逝于上海。他终身未娶,晚年生活由我们亲属照顾。</p><p>我作为他的晚辈后人,面对案上的那张碑刻拓片,见物思情,感慨万千,深深的怀念着他。现不知此画刻石流落何处?原件真跡尚在人间否?。而苏州篆刻家矫毅先生送我的这张《怪佛》图拓片,虽下真跡一等,却也弥足珍贵,为此我特意请海上篆刻大家陈茗屋先生题写“二璜唱双簧”以备将来作装裱立轴珍赏之。</p> <p>为此,我特意请海上书法篆刻大家陈茗屋先生题写“二璜唱双簧”</p> <p class="ql-block">2021庚子岁末,下决心把怪物图考经过写下,终裱成立轴,存作纪念。</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