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安安

<p>  处暑这天,驱车携女来到山东莱阳吕格庄镇金岗口村,探寻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p> <p>  莱阳,我国著名的梨乡,出产的莱阳梨弛名中外,她位于山东省东部,北邻烟台,南接青岛,东邻海洋,西邻莱西,自古以来为“胶东腹地“,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属温带季风气侯。上个世纪1951年,在这里发掘了新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棘鼻青岛龙"而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p> <p>  </p> <p>  (图为毛泽东主席参观新中国第一具恐龙骨架)</p> <p>  我们首先参观了树化石林,“树也能成为化石?这可真是闻所未闻……"树化石形成缘于中生代,当时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撞击,发生了地壳错位、断裂、下沉等地质巨变,大部分沉于地下的动物、植物演变成石油、天然气和煤矿,只有极小部分植物如古松、柏、银杏、桦树、鸽子树等,埋于富含硅元素的地层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被多种元素不断渗透,填充于树木中,历经上亿年的演变,终成树化石,又称硅化木。</p> <p>  树化石著名的产地有缅甸、印度尼西亚、非洲大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中国等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p> <p>  (下图像不像云南大理的石林?)</p> <p>  出土恐龙的金岗口、将军顶(这地名起得好)V形峡谷群:褐红的土壤让我不仅想起了甘肃张掖地区的丹霞地貌……</p> <p>  峡谷内林木参天,小桥、回廊曲曲折折,桥下流水润物无声,让人不禁想起了南宋词人杨万里笔下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诗句,好一个幽静、清凉之所在啊!让我们设想一下距今2.3亿年到6500万年以前,大大小小的恐龙就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繁衍生息,它们曾经是这个地区乃至整个地球的最高统治者……</p> <p>  树化石林游览完毕,我们来到恐龙博物馆,一具具恐龙骨架展现在我们面前,在金岗口、将军顶恐龙峡谷群中,大量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共生富集,世界罕见,莱阳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同时也是罕见的恐龙蛋与恐龙共生富集的地区,对于深入了解恐龙的生殖生理以及恐龙蛋与产蛋母体的对应关系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p> <p>  以前总觉得恐龙是胎生的哺乳动物,现在才知道原来它是卵生的爬行动物,且有的能飞翔,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听到当地中小学生的讲解……</p> <p>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学说是行星撞击说:在远古的某年某月某一天,一颗小行星突然与地球相撞,大量尘埃冲天而起,遮天蔽日,树木大量死亡,吃植物的恐龙饥寒交迫而亡,以肉为食的恐龙也因为没有食物而灭绝,一时间地球死气沉沉,尸横变野……</p> <p>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有的动物却劫后余生,没有灭绝,其中就包括我们人类的祖先——哺乳动物,还有龟鳖类、鳄类等曾经和恐龙共享蓝天的其它的爬行动物,这个现象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p> <p>  人的一生,在悠悠漫长的地球宇宙的演变史中,可能连一瞬间都算不上,我们穷尽一生所学的这点知识,真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当我忍不住慨叹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并告诫女儿从小要好好学习,珍惜光阴时,她一脸懵懂,扬起小脸说:“妈妈,您说的什么有牙(涯)无牙(涯)的?我听不懂……"真令我啼笑皆非……</p> <p>  附记:我与莱阳的渊源</p><p> 我与莱阳从情感上感觉非常亲切,不仅是因为在上世纪的1983年之前,莱西莱阳同属烟台地区,更因为母亲就是莱阳人,两个姑母、三个姨母也都是莱阳人。小时候过年过节去探望姑母、姨母也比较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柏林庄镇后夼村的二姨家,她老人家所住的村庄就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她家房子的地基与前面邻居家房屋的屋檐持平……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自行车破旧、车闸不好用,上坡蹬不上,下坡控制不住车子,经常连人带车摔跤,路况也不好,以至于小妹每次去都累到哭,并发誓再也不去二姨家了……随着老一辈老人的一个个离世,再也不用在那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现在表兄、表姐来往少了且他们大都在莱阳县城居住,基本与那些小山村断绝了往来……偶尔与表兄、表姐因事见上一面,总要聊起小时候走亲戚的那些事,觉得真像在讲故事……由此说来,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也是莱阳人,最起码半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