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唐河县白秋古镇

祁航

<p> 追忆唐河县白秋古镇</p><p> </p><p> </p><p> 曲刚强 &nbsp;&nbsp;祁航</p><p>&nbsp; </p><p>&nbsp; &nbsp;&nbsp;&nbsp;白秋古镇,位于唐河县西17公里,张店镇北6公里处。该镇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西苌秋县南朝齐置,在今唐河县西,以长秋树,且在东苌秋县之西而名,属雍州宁蛮府北建武郡,县治故址疑为今唐河县西18公里张店镇白秋街,有古迹汉王桥一座”。又载:“白秋店在唐县西40里,以镇西北部有开白花的大柏楸树而得名,后人把白楸取谐音为白秋”。</p><p><br></p><p><br></p><p>&nbsp;&nbsp;&nbsp;&nbsp; 由于历史演变,政权更替,这个古老的集镇现降为村级行政单位。白秋村委东临乔岗,西北与楊营相连,南接大王庄村委。辖区面积8公里,辖白秋、李贵庄、南武营、周小庄、南邢庄、吴庄、西武营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879户,3780人,土地6027亩。(此数据为2014统计)</p><p><br></p><p>&nbsp;&nbsp; 1948年为唐河县政府驻地,1950年设白秋区,1956年属桐寨铺区,1958年建立白秋大队属桐寨铺人民公社,1962年设白秋人民公社,1968年属张店人民公社,1983年建立村委会至今。</p><p><br></p><p>&nbsp; &nbsp;白秋古镇自南朝齐高帝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唐河县最古老的名镇之一,自古为唐河去邓县,社旗去襄樊的必经要道。镇区呈方形,四周环水,镇内主街呈十字形,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1公里,解放后,商店沿街分布,镇内有学校、医院、粮库、花厂、供销社、缝纫社、铁业社、木业社、国营食堂、机耕队、理发店、茶馆、新华书店等。</p><p><br></p><p>这里有众多的人文古迹,经过代代相传,无不显示了这片热土的古老与文化的厚重。例如,周边相传白秋有“三百六十一面井”。不知内情的人都惊叹道:“那里怎么有那么多井?”一直作为稀罕事相传说,其实是有一口深井,井旁边有三棵大柏树,井边还有一块大绿石。实际是“三柏绿石一面井”。</p><p><br></p><p>再如街北有汉光武帝刘秀养晦处,有八部两座汉王桥。相传:刘秀单身独骑被王莽带兵追赶,当晚刘秀逃到白秋,把马拴在桥头的石柱上,自己在桥下露出水的石头上休息,桥东边的青蛙叫得特别响,让刘秀无法入睡,刘秀坐起来对着桥东的青蛙说道:爬到西边叫去。刘秀是真龙天子,是世上万物之主,青蛙一听,哪敢违抗,一个个都爬到桥西边叫去了。说也奇怪,直到现在桥西的青蛙会叫,桥东的青蛙不会叫。从此留下了一座汉王桥。此桥至今仍在,不过早已像佝偻的老人,不堪重负了。白秋人民为了保留这个古迹,一直把它保留下来,又在老桥西边也修建了一座现代桥梁,供人们通行。</p><p><br></p><p>关于:“八部两座汉王桥”之说,笔者认为,当时可能并行有两座桥,一座为人行之桥,一座为牛车所过的漫水桥,两桥相距八步,八部两座汉王桥,应为:“八步两座汉王桥”。据说桥北有明代古碑一通,记载汉王桥,拴马桩,饮马槽之事,后古碑被废,但古桥尚在,不容置疑。除了这些古迹,镇西有百神庙,镇南有倒座庙,镇北有天爷阁,天爷阁非常高,想要进入天爷阁。要登上十八步登天梯才能上去,这些庙宇都是五脊六兽,金碧辉煌,巍伟壮观,神像栩栩如生,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当时因为白秋人烟稠密,生意兴隆,所以这些庙宇香火旺盛,游人如织。</p><p><br></p><p>解放前,白秋镇因为乡风好,又是千年古镇,所以在百十里内很有名气。那时街四周修筑了八米多高的寨墙。寨墙的女儿墙上留有凹字形的箭垛,四门还修了坚固的炮楼,四门内还修有内外两道寨门,实际就是瓮城。寨墙外是十几米宽的护寨河,镇内商户和绅士们筹款购置了枪支弹药,也有自愿购买枪支的,这样可以免交各种摊派费,还能成为镇上的头面人物,组成团队,负责维持治安,夜间放哨巡逻,防止土匪攻寨骚扰。</p><p><br></p><p>一时间,白秋声名鹊起,土匪们望而生畏,路经白秋绕道而过。因为治安良好,四乡八保,有钱人争相在白秋买房居住,不少商家也到此落户经商。那时虽然是兵荒马乱年代,白秋街的生意却十分火爆。布匹、服装、染坊、铁器、木业、药材、糕点、牛绳、农具、百货应有尽有。成为那时一种特殊现象,在宛东大地引起人们的广泛向往和羡慕。</p><p><br></p><p>1939年唐河县分为四个区,唐河以西为第四区,即桐河,桐寨铺,白秋,田店、张店。长秋、郭滩广大地区,区部设在桐寨铺。在这广大区内设有一所中学,四区之长曲令铎决心在唐河以西盖一所中学。校址再三斟酌最后定在白秋。原因一是白秋地处四区中心,二是白秋民风淳朴,重教好学。更主要的是这所选校址风水极佳,懂得堪舆的人,一看便知,从桐寨铺向南十八里,一马平川,顺岗而下,到白秋街北突然收岗敛气,被一道小河所拦,真乃藏风纳气之所,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近观河上有汉王桥横卧在绿波之上,河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岸上柳树成荫,枝条低垂水面,河北岸地势高耸,平坦开阔,是绝佳的文脉之地。</p> <p>于是,由官方牵头,结合白秋绅士张东阁(曾任民团大队长),潘定一(白秋乡长),邢恩波(在部队任连长),邢有文(白秋名医)等人组成董事会,协助筹资建校。当时,正好是冯玉祥号召扒庙,曲令铎命令把各地所扒庙宇的砖头木料,统统运到白秋为建校所用。董事会一致认为要聘请一位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任校长,选来选去,只有曲文甫最合适。曲文甫是郭滩双庙村人,儒学功底深厚,是湖大河大两届大学毕业生,还是唐河县参议员,当时任南阳女师校长。因为加上和曲令铎是叔侄关系,为了支持曲令铎在家乡办学,只得辞去丰厚待遇,毅然回到白秋。白秋中学的校舍,是曲文甫亲自设计的。教导处是按北京大学的工字房样式建造的,至今被唐河县政府定为文物进行保存。</p><p><br></p><p>学校建成后,校碑:“唐西中学”四字,由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孙连仲所题,因为曲令铎曾把孙连仲的九马车枪支弹药从土匪手中夺回,原数送给了孙连仲,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曲文甫凭着自己的文化界的影响,聘请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出名教师来任教,例如全国知名的书画大师吕佛庭,后到台湾和张大千齐名。辅仁大学毕业的魏宁周任教导主任。等一大批名师云集唐西,这些名师的到来,一时间让唐西中学名声大噪,在宛东各中学鹤立鸡群。1941年开始招生,首届就招了四五百学生,从此白秋古镇因名校更加出名,在宛东到鄂省边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p><br></p><p>白秋古镇,本来就是三教九流荟萃之地,人们对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自办唐西中学以后,人们对教育更加重视,自1941年到2007年的70年间,这里一直是初高中的所在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几十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文武人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仅举几例,窥一斑而知全豹。</p><p><br></p><p>例如,驰名乡梓的名医邢老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天性至善,济危扶贫。国民党空军少将郑松亭,对日作战,战功累累,不忘白秋,眷恋故土。还有抗美援朝的英雄祁洪斌,回乡任支部书记30多年,把白秋村委办成乡、县、市先进单位,本人成为乡党委委员,县人大代表,受到省长接见,并在省表彰大会上代表优秀支部书记发表讲话。</p><p><br></p><p>改革开放以来,从白秋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涌现出众多的企业家,如邢清鑫,邢春发,侯宝学,侯金春先后在南阳市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万家园公司“共饮白河水,同住万家园”的广告词,家喻户晓。万家园开发了莲花温泉,麒麟湖,猿人峡谷漂流,莲花湖疗养地……都成为了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牌项目。</p><p><br></p><p>有唐西中学在这里近百年的熏陶发酵,从这里走出的学业有成之士遍布全国,大学生、硕士、博士不乏其人。现在河南油田为连通沪陕高速,新修四车道快速通道紧靠白秋而过,白秋向北两公里就是宁西铁路,并设有“白秋站”。现在,依托河南油田和原官庄镇这片土地,新成立了“官庄工区”。工区的新区规划,距白秋仅有两公里,白秋土地慢慢变成了新区工厂,白秋迎来新的机遇,白秋又要腾飞了。</p><p><br></p><p>相信随着新的发展机遇的到来,勇敢、聪明、勤劳的白秋人民,一定会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定会齐心协力,重振白秋古镇的雄风</p> <p> 曲刚强简介&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曲刚强,生于1947年,唐河县郭滩镇后吴庄人。大专学历,中文专业。曾任张店镇五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退休后在《石柱山》《唐州风》《唐河文史资料》等书刋发表作品二十多篇。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曲令铎传》在文艺月刊《石柱山》连载十八期,为满足读者需求,《曲令铎传》三次印刷。</p><p> 本人被唐河电视台专访,并制成微片在唐河电视台黄金时段多次播放。现为唐河县曲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唐河宗祠及文化大院筹建会副主任,唐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官庄工区东兴办亊处文化带头人。</p><p> 学术职称:中国诗词协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有:《唐河曲氏族谱》《曲令铎传》《新格言联壁》《岁月留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p><p> 作者简介</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祁航,男,南阳市唐河县人,毕业于211院校硕士研究生,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自1992年始,有400多百篇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发表于国家级、省市级刊物。2015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爱,坠斜了天空》。现于南阳市一所中学任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