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告别甘南朗姆寺进入川西北高原,海拔逐渐升高,连续翻过几座四千米以上的大山。<br><br> 蓝天在强烈紫外线辐射下更加通透,甚至有几分晕眩,点缀的白云随时变化着形状,如同一条条哈达舞动在空中……。<br> </h3> <h3>美景自然要伴随坎坷,收获必须连带辛劳。<br> 两天来,连续跋涉在三千米以上,难得遇到马尔康这个仅有2500米的西北城市。休整了一天,再次出发时真有点依依不舍。</h3> <h3>从马尔康向目标——色达出发。<br> 路况越来越差,塌方、泥石流滑坡不断阻扰前行,某些路段走几十公里居然能遇到十几处塌方!</h3> <h3> ……待续</h3> <h3>一大早出发。<br> 在蒙蒙细雨相伴下感觉越走越不对劲,路边的标志物似乎熟悉。停下车重新导航,结果还是指示继续前行……</h3> <h3> 路经稍宽路段,一辆警车停在路旁,上前咨询,一位年轻警察,大声说“你们走反了,不要听导航,那个东西在这里不好使,必须原路返回,到观音桥后看路标”!</h3> <h3> 天啊,这五十公里的山路居然白走了,耽搁时间不说,令人头疼的是一段十五公里的山洞。<br> 虽然走过千山万水,一条山洞十五公里还是第一次见到。让你充分领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br> 仔细想想,两天来我们在这条山洞来回穿梭了六十公里,实属不易。</h3> <h3> 雨渐渐停了,塌方路段确越来越多。距观音桥一百公里路程近晌午才到。<br>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条堵车长龙出现眼前……<br> 这一次堵车改变了我们的行程,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h3> <h3> 前不见首“长龙阵“足足等待两个小时仍不见动静。<br> 大家开始聚集<br> 我们身后一位年轻人主动搭讪“你们这么老远来是朝拜”?<br> “不,我们去色达旅游”我回答<br> “哦,看天色你们今天赶不到了”他说<br> “你们不也是去色达吗”?我问道<br> “不,我们去壤塘”小伙子说<br></h3> <h3>接下来我们聊的很投机,谈话中了解到小伙子是壤塘县医院的一位大夫。<br> 他建议我们,既然是旅游,不如今天住到壤塘,在附近游览一下再去色达。顺便帮我们打听一下那边是否对游客开放(他出来前一个星期时色达佛学院还没有开放)。<br> 我与仲哥商量决定去壤塘!</h3> <h3> 堵车三个小时后终于解禁。<br> 通往壤塘的路塌方明显少了许多,路面也稍宽些,一路加速狂奔天黑前顺利到达——壤塘。<br> </h3> <h3>一进入这个小县城就被她独特的面貌吸引了眼球。<br> 两排绛红色藏式建筑依山而建,被云山雾罩的翠绿簇拥着,街道上几乎没有几个人。<br> 好安静,让你顿时忘记了一路的疲劳……</h3> <h3> 顺便说一个小插曲。 <br>我们每次进入休息地,都要先给车加油后再找住处。来到加油站一位藏族小伙子对排队等候的所有人员大声宣布“大家都回去吧,接到县应急指挥部通知,所有车辆都不给加油”!<br> 我们一听有点傻眼了。<br> 我上前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加油呢”<br> “三天以后”!小伙子看都没看我,立刻回答。<br> “那不行,我们明天必须要走,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们加油”!我语气坚定,不容质疑的说。<br> 小伙子眼睛看着我有点发愣……<br> 我随即给他掏出证件,他咋吧两下眼,接过证件举过头顶,边晃动边向各位车主大声喊道“这位同志急事,身份特殊只给他一台车加油,你们不要等了,回去吧”!<br> 我们又解决了一个节外生枝的难题。<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