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p><p> 长征,是数万红军用崇高的理想、不朽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坚韧的脚步在神州大地上谱写的一部人类壮丽史诗。久有向往,追随红军的足迹—走长征路。从1966年步行串连到井冈山、韶山,2000年第一次到延安,直到退休后才踏足红军长征经过的一些地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走长征路。但那些长征中的故事,革命领袖、红军战士经历的人类生存的极限—饥饿、寒冷、疲惫,国民党几十万大兵的围追堵截,生命随时都会玉毁殒消,都让我深深震撼、沉思、膜拜、高山仰止....。概世界各国,数古往今来,没有哪一支军队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有幸,这是革命先辈们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传承。</p> <p>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p> <p>古田会议会址:位于福建省上杭县。</p> <p>南昌起义诞生了人民军队,古田会议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党指挥枪,从而奠定了这支军队从苦难走向辉煌。</p> <p>古田会议纪念馆。</p><p><br></p> <p>长征源--1934年10月17日,中央主力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 <p>长征渡:长征第一渡。毛主席、周总理当年就是从里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p> <p>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p> <p>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园:位于广西兴安界首镇。红军长征,血战湘江,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8.6万人,湘江之战后只存3万多人。湘江血流成河,当地流传一首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p> <p>湘江战役纪念馆。</p> <p>三官堂:当年的一个小寺庙,解放后当地群众称三官堂为红军堂。位于界首古镇湘江渡口旁,湘江战役中红军渡江总指挥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由此渡江。</p> <p>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场之一 —光华铺阻击战遗址。</p> <p>陈树湘为红三十四师师长,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突破湘江。任务完成后,道县突围时重伤不幸被俘,自扭断肠勇就义,用生命谱写了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魂曲。</p> <p>通道会议史称“通道转兵”,实现了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p> <p> 通道会议会址: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恭城书院”。</p> <p>通道会议纪念馆。</p> <p>黎坪会议纪念馆。</p> <p>“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p> <p>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氏商人“荣顺店”。</p> <p>会址位临黎平老街—“翘街”—历史文化名街。</p> <p>遵义会议会址:它承载和见证了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历史风云,毛泽东扭转历史乾坤的伟人气势。</p> <p>遵义会议纪念馆。</p> <p>贵州土城镇—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p> <p>老街风貌。</p> <p>分别位于土城大街和老街的“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大门。</p> <p>青杠坡战斗烈士纪念碑。青杠坡战斗即土城战役,拉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七大元帅、数百名将军参加了青杠坡战斗。</p> <p>“四渡赤水”第一渡—土城渡口纪念碑。</p> <p>在纪念碑处俯瞰赤水河和土城镇全貌。</p> <p>太平古镇位于四川省古蔺县—川南独有的山地古镇—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p> <p>毛泽东四渡赤水期间三进古蔺,战斗生活19天,还留下了新生女儿(却再也没有找到)。</p> <p>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馆。</p> <p>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是毛泽东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独具杰作—一渡赤水避实就虚,二渡赤水忽东忽西,三渡赤水将计就计,四渡赤水声东击西。</p> <p>太平渡渡口纪念碑。红军第二、第四次从太平渡渡过赤水河。</p> <p>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位于贵州省赤水市。</p> <p>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位于四川省会理县。</p> <p>在会议遗址(原城郊铁厂)处有会理会议纪念雕塑。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成果。</p> <p>安顺场:位于四川省石棉县,“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p> <p>红军渡: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渡口。</p> <p>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为红军长征北上打通了道路。</p> <p>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中十二个金色大字—“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p> <p>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p> <p>夹金山: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p> <p>1935年6月12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下懋功的达维镇会师。</p> <p>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广场。</p> <p>懋功,即现在的小金川县。</p> <p>当年红四方面军李先念率部迎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进城的遗址。</p> <p>两河口会议旧址和纪念馆。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的战略方针。</p> <p>1936年朱德总司令长征中在红四方面军,在甘孜的三个月中与五世格达活佛结下深厚情谊。</p> <p>爬雪山,过草地,诺尔盖茫茫草原。</p> <p>老红军王克回忆,“还是一群孩子年龄的红军战士,他们由于饥饿、疲惫、虚弱已极,坐在草地上就再也没有起来,集体死在了过草地的路上,唯一显示力量的是一双紧握着枪的双手。”</p> <p>巴西会议遗址—班佑寺。日月的风雨飘打,如今已成残垣断壁。</p> <p>松藩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p> <p>中央红军在两河口会议后,翻越梦笔山,到达马尔康的卓克基。</p> <p>红军巧战腊子口,突破国民党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当年腊子口周围平均海拔3000米的重重山峦,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腊子口”,真如其藏语含义:高山谷口。</p> <p>哈达铺邮政代办所:被历史称为“红军长征,哈达铺报纸定方向。”</p> <p>哈达铺老街,坐落多个红军长征旧址。</p> <p class="ql-block">哈达铺不仅红军长征定方向,还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p> <p>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p> <p>吴起镇: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p> <p>红色地毯以中央红军1934年开始长征的时间为起点,250级台阶直铺到胜利山山顶,寓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p> <p>在吴起镇胜利山顶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和纪念馆。</p> <p>刘志丹—创建了陕北红军,毛泽东赞誉为“群众领袖,民族领袖”。1936年4月在一次战斗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林彪、罗荣桓、罗瑞卿、陈士渠等都是红军大学一科的学员。开课第一天,毛泽东看望并作了讲话......。</p> <p>革命圣地—宝塔山、延河水。</p> <p>甘肃会宁:三军会师旧址。</p> <p>全国唯一一个三塔环抱结构的纪念塔,立意红一、红二、红四三军会宁会师。</p> <p>甘肃将台堡:红军最后会师地,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