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庙“祖师”考

壮宝爷

<p> ———— 🍁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郭文森老师在其所著《吉县地名考略》一书中介绍,祖师庙村以原先村北高圪塔有一祖师庙而得名,庙内供奉的祖师头发披散颅后,正殿后窑内各站神皆手持乐器奏之。那么此祖师是何方神圣?郭老师在书中未作肯定确认,只是根据《太平广记》一书推测大概是一位叫师延的音乐古人,希望后人继续考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几年和祖师庙村91岁高龄的葛振芳老人闲聊时也谈到过此事,老人少年时也跟随大人参加过“坐会”(聚会祭祖),也见过庙内披头散发之祖师,但不知是何人。我虽然没见过此庙和此祖师,但推测庙内供奉的这尊祖师不应是师延,而另有其人,现探讨如下,与众共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太平广记》书中提到的师延,经查史料也确实是一乐师,在轩辕黄帝之世,他为司乐之官,掌管着朝廷的音乐歌舞。夏代末年,他投奔殷商做御用乐师。商朝末年,他曾利用演奏的机会讽谏过纣王。周武王兴师伐纣时,他在涉濮水时沉水身亡。他的后世子孙以官名为师氏,尊其为得姓始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几乎同一时期在远古还有一位大圣人,这就是葛天氏。《吕氏春秋》训解:“葛天氏三皇时君号也”。《中国人名大辞典》:“上古帝王。”《辞源》:“传说中远古帝号,在伏羲之前。”《帝王世纪》“有巢氏之后有葛天氏等,皆袭伏羲之号”。均说明葛天氏确是“三皇”时的一方君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葛天氏用植物葛藤搭棚避雨,用葛根充饥治病,用葛皮纺织制衣,用种子榨油食用,最终以葛为姓。葛天氏部落先民劳动之余手执牛尾而歌,形成葛天氏之音乐。《吕氏春秋.古乐篇》载:“乐所由来者尚也,必不可废”;“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意思是说音乐的来源很久远,一定不可以废除。远古就有葛天氏的音乐,演奏的形式是三个人拿着牛尾,踏着脚来唱八首歌。史记·《司马相如传》也载有“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之描述。这场面是说为庆祝捕猎成功、谷物丰收,部落先民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又唱又跳,乐此不疲。由此可见,葛天氏才是远古音乐、舞蹈的源头和始祖。而《太平广记》则是宋朝李昉等人编写的一部汉语文言小说。既是小说,书中所记师延其人的可信度就打折扣了;既便真有其人其事,也不大可能在异姓居住地建祠设庙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吉州城内葛姓,无论早年从榆次迁来(留村、兰古庄、行台)的,还是从稷山杨赵河迁来的(祖师庙、学背后、西赵村),其得姓始祖均为葛天氏。查家谱和相关史料,杨赵河葛氏一脉迁来吉州大约在明朝万历十五年(1578)前后,居今440年。经考察推测,迁吉州后先行居住在州城东侧一荒芜沟渠,即现在的葛家沟,葛家沟也因有葛姓人居住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繁衍增多,逐渐扩散分枝于各处,而祖师庙正是其分脉出去的一支。查祖师庙葛家圪崂旗杆院大翰林葛正华正妻张氏墓志铭撰刻时间(1812年)和祖师庙校场沟道光十八年(1838)葛氏第九、十世孙所立始祖牌,均可佐证葛姓在此地居住较早,并先后有葛正华父子乾隆朝为官。虽然该村还有其他姓氏居住(无师姓),但无论居住时间上还是在册人口上,葛姓都占绝对优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古代,庙是用来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贤哲、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一般情况下帝王是建立太庙,官宦家族建立家庙,普通平民宗族则建祠堂。而当时庙内供奉的这尊祖师无疑是某个门派或某个家族公认的修行最好、名望最高的祖师。葛天氏既是人文始祖,乐舞创立始祖,又是葛姓、葛伯姓、诸葛姓得姓始祖,因此我认为祖师庙庙宇内供奉的祖师应为葛天氏而非师延,祖师庙也应是葛氏宗族早先祭祀先祖列宗的家庙而非其它寺庙。</span></p> <p> ———— 🍁 ————</p> <p><i style="font-size: 15px;">文字/壮宝爷</i></p><p><i style="font-size: 15px;">配图 /网 络</i></p><p><i style="font-size: 15px;"></i></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