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米山</p><p class="ql-block"> 美号:26879713</p><p class="ql-block"> 导读:字上图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70年前,一支中国军队主动出国进入缅甸作战。</p><p class="ql-block">他们衣衫褴褛,装备落后,被英美嘲讽为“乞丐军队”。</p><p class="ql-block">然而这已经是这个国家当时最精锐的军队。</p><p class="ql-block">他们就是中国远征军。</p><p class="ql-block">英美认为他们在日军面前将仍然不堪一击。</p><p class="ql-block">此后他们经历过惨败,最终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p><p class="ql-block">在三年的作战中,他们已经拿生命赋予了这个国家新的尊严,</p><p class="ql-block">让全世界改变了对中国军人,乃至中国的看法。</p><p class="ql-block">今天,昨天,始终有一面先辈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抗日将领陈勉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米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勉吾将军是我妻子的外公 ,是血战沙场的抗日将领。陈勉吾生于1900年,广东丰顺县留隍镇东留乡埔头村人,其父陈润甫,养育七子一女,陈勉吾排行为六。他从小聪慧,受其大哥陈励吾的影响(陈励吾: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率部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出走南洋;1911年任粤军第四军军务长;民国时期,任粤军第一师司令、清远县长、电白县长等职),追随革命党,拥护民主共和。</p><p class="ql-block"> 1917年春,陈勉吾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及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历任排、连、营、团长,集团军参谋处处长,第四战区十二集团军独二十旅旅长。1937年出任余汉谋第四路军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军管区参谋长兼司令。1938年6月24日获少将军衔。1939年任中央补训处副处长,后调第八补训处。1942年任暂编55师师长,率部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入缅作战。</p><p class="ql-block"> 陈勉吾早年投身于“打倒军阀,除列强”的国民大革命。1925年11月,东征军占领潮州后,在潮州中山路李厝词开办“黄埔军校潮州分校”,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分校教育长兼代校长;周恩来兼政治部主任;王昆仑为秘书兼政治教官。同时聘请黄埔本校熊雄、恽代英、肖楚女等为政治教官;陈勉吾、张光、张镜澄、方万方、张岳嵩等为军事教官。陈勉吾出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的军事教官,为北伐战争、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p><p class="ql-block">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陈勉吾率部南进,参加“淞沪会战”,血战沙场,英勇抗日。宋瑞河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实》中写道:“当时,国民政府将附近能调动的军队基本上都调动了,连当时为数不多的空军,都长途飞沪夜袭敌舰,此战,国民政府投入了近70万兵力。中国政府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八十七、八十八、三十六师及重炮兵两个团,向上海预定的围攻线推进;第八十七师一部进至吴淞,主力进驻上海市中心区,第八十八师进至北站与江湾间;炮兵第十团第一营及炮兵第八团进至真如、大场;陈勉吾独立第二十旅进至南翔;第五十六师及炮兵第三团第二营自南京、宜兴兼程向上海输送;令刘和鼎为江防指挥官,率第五十六师及江苏保安队第二、四两团控制于太仓附近,张治中的司令部进驻南翔。续令苏浙边区司令张发奎将第五十五师、第五十七师、陈勉吾独立第二十旅开赴浦东及上海近郊,并令主力向华东集中,预备扫荡上海敌军基地,阻止敌军登陆,确保淞沪,巩固南京。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付出伤亡29万多人的代价后,粉碎了日本企图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10日,陈勉吾突然接到第四路军总司令余汉谋的特急手启电报转来蒋介石的命令,命令陈勉吾率独立第二十旅迅即开赴武汉参加“武汉会战”,全旅于10月11日夜晚,在广州附近集中完毕。次日拂晓,日军在澳头稔山两地分别登陆,余汉谋命令陈勉吾部停止北上,调到增城东北的正果阻击日军。陈勉吾部在正果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歼灭战,日寇的广播说:“皇军此次进攻广州如入无人之境,只是在正果附近被蚊子咬一口”。正果之战,是陈勉吾率独二十旅在广增战役中打败过日军的队伍,陈勉吾也是第四路军中,唯一打败日寇的指挥官。</p><p class="ql-block"> 1939年,陈勉吾任中央补训处副处长,后调第八补训处任职。1942年2月16日,时任国民党第六军暂编五十五师师长的陈勉吾,奉命率领部队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战略态势是:中路为杜聿明第5军,其中戴安澜将军的200师首当其冲,作战勇敢。西路则为张轸的第66军,其中孙立人的新38师,予日军以重创。东线,甘丽初的第6军,防守从毛奇至腊戍的近千公里阵地,实际投入的兵力,只有两个整编师,陈勉吾的暂编第55师进驻缅甸乐可地区(也称罗依考,今垒固)布防。1942年4月末,日军第五十六师团选择在东线的罗衣考作为突破口,因英军弃守防线,不战而退;远征军第6军仓皇后退,暂编55师全线败退,一夜之间日军就占领了罗衣考。乐可战败,腊戍失守后,陈勉吾的暂编55师陷入三面接敌,一面背水的险地。陈勉吾将军当机立断,釆取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配置于茂奇、包拉克、垒固、东枝、黑河等地。并率部三路突围,分别由西盟、孟连、澜沧撤回国内,随后移师西双版纳,在车里(今景洪)边境一线布防,阻击日军进犯。从1942年6月至12月,偕同第93师,多次重创前来边境袭扰的日军,最终迫使日军放弃了对西双版纳的进犯。</p><p class="ql-block"> 1948年陈勉吾在南京突然发现身患肝癌,上司派飞机送他回老家广州医治。经医生检查诊断,陈勉吾病入膏肓……弥留之际,陈勉吾对女儿说:“我是军人,一生戎马,血战沙场,出生入死,打了不少的仗,委员长在‘两广事变’后,称我是‘南方的将才’。为了民族的安危,坚持了八年打日本,虽然在滇缅战役中打了败仗,主要在于战略战术、盟军的配合和给养等方面……乐可战败后,美国史迪威将军还叫委员长把我送上军事法庭,要杀我的头,好在我大难不死,逃过一劫。”1948年冬, 陈勉吾医药无效,病逝于广州。</p><p class="ql-block">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历史不会忘记抗日的将士们。201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取得杭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九州欢庆,世界铭功。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说:“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历史是写在人民心中的,历史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将士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慰问金。陈勉吾将军的亲属获得此殊荣。这“沉甸甸”的纪念章,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沉淀着历史的重量,铭刻了舍身报国的英雄儿女的卓越功勋。满含着情感的温度,承载了后人对民族英雄的无上崇敬与深深怀念。象征着美好的祈愿,寄托了中国人民对正义与和平孜孜不倦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勉吾将军</p><p class="ql-block"> 陈勉吾将军是一位英勇的军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参加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再到入缅作战,他始终坚守在抗日的第一线。</p> <p class="ql-block"> 老屋的木门上贴着“传家”和“德馨”的木牌,铜环已经锈迹斑斑。每当抚摸这扇门,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温度,也能体会到陈勉吾将军家族的家风和品德。</p> <p class="ql-block"> “四马拖车”的“秋溪世家”老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残破,但从这里走出了一位抗日将领陈勉吾。这座老屋不仅是家族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这座传统的中式建筑前,悬挂着“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这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建于1902年,停办于1923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校址在河北保定市,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span>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这里曾是陈勉吾将军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踏上军旅生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军魂堂的建筑风格传统,门楣上悬挂着“军魂”两个大字,显得庄重而肃穆,这里是军人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陆军军官学校的校训刻在黑板上,内容包括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这些原则不仅指导着学生的学习,也塑造了陈勉吾将军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 1917年初,陈勉吾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与邓演达、叶挺、顾祝同等知名人物成为同学。1919年春,骑兵二连毕业(官号3396),继入陆军大学第十一期学习。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勉吾将军同女儿合影</p><p class="ql-block"> 陈勉吾将军与女儿的合影中,他显得格外慈祥。这张照片记录了他作为父亲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他温柔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远征军将领陈勉吾</p><p class="ql-block"> 1942年2月16日,陈勉吾将军奉命率领部队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入缅作战。这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之一,也是他最辉煌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给陈勉吾将军的亲属。这枚纪念章不仅是对他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历史的铭记。</p> <p class="ql-block"> 这枚金色的纪念章上刻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字样,编号为2015002326。它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纪念章的设计精美,象征着对历史的纪念与尊重。在“秋溪古宅”前,我们合影留念,感受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8日我们来到国殇墓园祭扫、缅怀远征军将士。我们手捧鲜花,在国殇园远征军铭录墙三鞠躬!向铭刻着陈勉吾将军名字的名录墙三鞠躬!并献上鲜花。</p> <p class="ql-block"> 在国殇园远征军铭录墙前,我们手捧鲜花,向铭刻着陈勉吾将军名字的名录墙三鞠躬,并献上鲜花。这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