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暑假就要结束了,日子过的真快。这么长的假期,也没有出外转转,好像心里有点缺憾。一则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不宜来回走动,另则,因为一些事情不能放心走开。现在这个时候心里不甘认输,那就亡羊补牢吧!星期天与骑友相约,在林州周边活动一下。</p><p>早六点从林州肿瘤医院门口出发,准备骑花壶线,经玉峡关、过杏城,走平顺县太行旅游一号线。从红豆峡,从桥上、弓上水库返回。</p> <p>顺林州大道上去,从桃园向南走。经过骑友曹广州的果园农家院也没顾停一下,或喊他一声,因为今天路途比较远,或者说上坡比较多,时间是很宝贵的,骑友们跑的太快了。</p> <p>这是上世纪80年代,合涧公社农场的大门,我们上高中时,曾来此参加植树劳动,40年过去了,如果我栽的树还在,那它该有多粗呢?每当经过这个门前,我总会想起那件事情,想起那风华正茂的时代!</p> <p>大山总是那么美,再加点薄雾,就像美女披上了轻纱,变得更朦胧,更含蓄了。</p> <p>拐上八达村路口,没走多远。发现路旁大片的土地荒芜了,长满了茅草倒也整齐,什么原因呢?这块地旁边的土地却长满了庄稼。农民为了防止麻雀毁坏谷穗,谷子上上蒙了一层薄网,看来他们是很珍惜土地,珍惜劳动成果的。在我心中那荒置的土地却怎么也和他们联系不起来!</p> <p>越走坡路越陡,但这阻碍不了爱骑行爱登山的我们,它只能进一步激发出我们骑行的激情!</p> <p>周围群山高耸,我们逐渐走进了深山的腹部。</p> <p>走过花园村的时候,发现老乡院墙上驮着一枝结满了累累硕果的苹果枝,果实的密度超过了我的想象。难道这山里的果树也像山里的人一样能吃苦耐劳?</p> <p>这里的谷子上没有覆盖纱网,我问地里的老乡:为什么不盖呢?他说:鸟也有嘴,它又不会种地,我们多种点就行了,有它吃的。这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可能是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胸怀就有不同的追求吧。</p> <p>我们骑行在公路上,深山沟里的路旁有这样一座房子,是非常入目的,从标语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村委会所在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进山村,不用问:村子里房子最好的是学校。现在学生少了,都集中到城市里去了,不少村中没有了学校。房子最好的就是村委会,这个判断一般不会错的!</p> <p>雾气来了,开始在突兀的山顶上飘荡,接着下起了小雨,不大不小,刚好能打时衣裳,骑行队伍不得不找地方躲雨!当雨水变得小一点的时候,骑行的队伍再一次上路了,一个个仍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p> <p>爬过一段陡坡,站在山头上回望所走过的路,七弯八拐的,就像一幅图画,对骑行者来说也是自我的一种欣赏。好像在说:你看这么陡的路,我们都骑上来了!</p> <p>夫妻两人一块骑行就很幸福了,志同道合吧!休息期间还不忘相互照一下照片,增进感情,秀一下夫妻恩爱,每当这个时候,我心中总是暗暗祝福他们永远地追随,永远地幸福!</p> <p>这是在路旁突丌出去的一个山嘴,有人说如果在这上面盖个房子,极目四野,应该是很不错的。而在我看来,这里只适宜盖一个观景台的亭子,最好在周围修上栏杆,这三面悬空的万丈悬岩,实在是太刺激了!</p> <p>荒野中有一块孤零零的石头,我每次过来都注意到它,它就像羊群里站着一头骆驼,或者说麻雀群里飞着一头老鹰。多次的观看它之后,也好像成了我的一个朋友。</p> <p>这山路一点都不含糊,要么直直地往上走,要么打个漩涡,盘旋而上。山头开始飘起了几缕白云,像给的大山送来一条白色的围巾。</p> <p>一连七个山洞,又到我们面前了,不过我发现目前山洞里发生了一些变化,洞内的顶壁都用钢丝网网住了,这样润子里就不会轻易掉下石块了,这基本可以消除落石的安全隐患了!</p> <p>向前望去,一眼就可看到三个洞口,现在看着是景致,有不少的车辆行人通过。几十年前是一项大工程,那是定然是炮声隆隆,不知会有多少人在此劳动,进进出出运送石料。再停几十年,我们的后代会不会说这洞子太小,需要拓宽,再一次动工呢?这就是生活,也是发展的趋势!</p> <p>回头看一下我们穿过的山洞,走过的路段,原来是这么美!</p> <p>穿过最后一个山洞时,山洞口的墙壁已经全副武装,铁网覆盖了大面积的石壁,这是落实洞内通行安全措施的最好说明!</p> <p>穿过山洞之后,又进入了新的境界,山上的雾气更浓了,看来雨水马上就要来了,为了不使雨水淋湿衣服,这骑摩托车的要以骑自行车的等距离并肩前进了。</p> <p>现在已经是云锁山头雾填沟,我们知道的山上风力发电设备,听到了他的响声,因为雾太大了,现在却看不到它的身影,它们已经躲进了云雾之中。</p> <p>金灯寺是一个古寺,很有名气,我也来过好几次,不过今天不去了,这里离林州市大约是40公里。这次骑行的目标不在这里,而是继续前行。</p> <p>没走多远,又看到第二个牌子,小西天,这是个响当当的小庙。那里庙小神大,很有名气!</p> <p>在山顶上已经看不清远处的树木,看不到周围的山峰与山谷,到处弥散着浓浓的雾气,像浓浓的烟,又像浩瀚的大海!</p> <p>翻过山顶便是另一种天气,虽然不是很晴朗,但可以清楚地看出玉峡关村庄、树林以及弯曲的道路!这可能就是山里的气候特点,隔山隔岭不同天,这边热来那边寒!</p> <p>玉峡关之后稍作停顿,继续西行,向杏城方向前进!</p> <p>路畔的花朵是鲜艳的,一簇簇一片片地出现。走在山野间从路上,观看田野有在大公园的感觉。你看山下的梯田,绿油油的秧苗,也有金黄的油菜花,离得太远,虽然有些作物看不清楚,但看起来很茂盛!不知怎的,这里的田地长出的植物,给人一种毛茸茸感觉!</p> <p>12点之前到达了杏城镇,找一户农家简单的吃点午饭。上午的上坡路赶的太猛,骑友普遍感到有点累,稍做休息,准备1点半开始骑行!</p> <p>农家院内不起眼的地方,长出一株枝叶茂盛,藤系发达,正是开花的植物,细碎的白花,密密地铺了一层,有几位不认识它是什么品种的骑友在悄悄的说:这是什么东西?光开花没有果实。我认识它,这是一棵何首乌,那时我在想它下面的根块会有多大呢!同时同地面对同一种植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由此可见,十几位骑友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p> <p>在等做饭的期间,闲来没事转转,这大院内主要住着建筑工人,东西摆放的比较杂乱。院内的一盆花草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只有一盆,但那火红的颜色分外的引人,那颜色红的似火,堪称娇艳。在这不起眼的地方,这些忙碌的工人,居然有人有兴致养一盆惹人喜爱的花朵在院内开放。这可能就是爱好吧!</p> <p>在我们吃过午饭,稍作休息,推起车子就要出发之时,又一骑友尾随而至,上百里的陡坡山路,他硬是追上来了,我不知这位骑友的精力充沛,还是骑行的魅力无穷!我只感到有点意外。</p> <p>现在的村镇都有些标志性的,政治性的东西,杏城镇也不例外,有一个活动广场,也有先进的政治标语!</p> <p>杏城镇出口处的一个标志性石碑!</p> <p>下午的骑行强度降低了,从杏城出发途中基本都是下坡。</p> <p>听说我们要过新城村,在我眼前看到这片房子的时候我想可能就是它吧。房屋盖的很漂亮,也可以说宽敞明亮,像是机关单位。后来我打听一路人才知道,这里是移民新区,从零散的村子里移民到这里,但老百姓并不情愿,主要是这里没有工作,没有生产资料,没有经济收入,就没法生活,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很少有人在这住,他们离不开老家,不如说他们离不开土地。这么大一片房区,居住者不过百人。盖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房子,就是没人住。看着这种情况,真的是无语啊!</p> <p>骑友们在前面的路上狂奔,风景与他们好像无关,他们关心的是骑行速度,对他们的做法,我很无奈。我偶尔在一些有风景的地方停一下,看一下风景,拍张照片。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告诉他们现在路旁的油菜花正在开放,他们居然说不可能。现在路旁的油菜花已经到她们的面前了,终于承认了吧?哈哈,每个人想法不同,他们爱疯狂的骑行,这次终于例外了,想在山西省的夏天留下河南省春天的景色。</p> <p>在经过一段路程的时候,我突然闻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结果想不出来是什么东西。我停住脚步,往左右看了一下,原来在这路旁的土地上长了大片的麻子,这种麻不像我们本地过去生长的那种农家用来搓绳的麻。它长的粗壮茂盛,就像我们扫地用的大扫帚,这东西在我们本地没有见过,但是它的叶子和味道我很熟悉,我看了一下,估计他们不是用麻皮,而是想生产麻子吧,我过去听人说过小麻子是很好的油料。离开了土地,好像就离开了过去,现在看到了过去生长过程中见到的这些东西,感到格外的亲切,就像见了老朋友。你是否有这种感觉?</p> <p>在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村边的这座桥映入了我的眼帘,怎么感觉他很熟悉呢?我打听了骑友,经回忆过去骑行的线路。原来过去我们来过这里,只是方向不同而已,这就是新城村。当年是从东寺头过来的,曾经过这个村庄,在此吃过午饭,那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街头堆着一大堆的土豆,有好几大车那样的大堆,再就是这座桥的样子了,难怪看到他就感觉很熟悉。</p> <p>刚修的平顺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尚末修筑完毕,所以不让车辆通行。当然,自行车例外了,这就是自行车的好处啊!</p> <p>一路下坡,一路狂奔,经站道村,底川芦沟村,东掌村,庙郊,龙尾村。顺着两山夹一沟的大路,领略了沟中梯田上茁壮庄稼,感悟了山区农民耕作的认真!</p> <p>到这里汇入了壶关大峡谷通往林州的大路上,它的位置应该在南平头坞,也就是那个彩色村庄下面,马安驼村的上边。大路上也有标志提醒!</p> <p>尽管这山谷里群山巍峨,山头景色不断,有许多美景,但骑友们骑车的速度没有给我留下拍照的时间,我只有简单地观看,偶尔留下片张。因为我不想让骑友骑一段时间再等我,这也不能不作为这次骑行的一个遗憾!</p> <p>这是一个地标性的山体:紫团山。</p> <p>骑上车子一跑就是几十里,而且是像飙车一样狂奔。我从一号线入口往下走,偶尔骑在车上拍张照片,一心追逐着我的骑友,过红豆峡没停,过青龙峡没停,直到这里才稍作休整。从这里骑上车,你追我赶的直到合涧镇路口才停了下来。我骑行过程路过弓上水库时,未停车拍了两张照片!</p><p>我们就这样疯狂地追赶,快速的爬坡,竟是飙车的速度,累并快乐着,度过了这一天!</p> <p>这是我们骑友提供的骑行轨迹,上面有骑行里程141km,爬坡高度2172m,速度19.km/h,所用时间7:22小时,及一些其它数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