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晋城第二大水库--丹河任庄水库,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乡任庄村南的丹河干流上,距晋城市区20公里。1960年建库。水库控制流域总面积1298.6km2,总库容8050万m3,水面面积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1.85米。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35.8米,坝长510米,控灌面积0. 13万公顷,保浇面积333.3公顷。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供水的中型水库。</p><p> 60多年来,任庄水库为下游丹河两岸的防洪抗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市县在水库设立了提水站,解决当地百姓饮水和市区景观湖循环水。同时,随着水库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里也成了市民郊游的好去处。虽然这里还没有旅游开发(市、县、镇各级已经规划,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发展旅游和康养),有的地方岸边还没有路,但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任庄水库都会变换不同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吸引人们前来游览、欣赏。</p><p> 近年来,多次随朋友、陪客人到任庄水库游览,拍下一些照片,由于技术较差,只是保存在电脑里,今天整理出来请大家鉴赏指正。</p> <p> 春天,湖面冰开,岸边小草柔嫩,柳树发芽,处处山花烂漫,倒映水中,相映成趣,香飘四野。附近的村民早晨和傍晚沿着水库边道路散步,欣赏湖光山色,犹如走进世外桃源,有一份恬静淡雅。</p><p> (下图拍于水库大坝西李庄村北)</p> <p> (下图拍于水库大坝东任庄村路口)</p> <p> 夏天,水库岸边芦苇繁茂,鸟鸣和蛙叫像和乐伴奏。村民养的鹅鸭成群结队跳进水里,时而游弋水面,缓缓前行,时而扎入水中,扑鱼捉虾,时而嘎嘎欢叫,热闹非凡。水库周边垂钓者越来越多,鱼竿一抛,双目微闭,聚精会神,那样子似与姜公相比。</p><p> (下图为水库大坝下的丹溪花海)</p> <p> (下图拍于北义城镇尹西村)</p> <p> (2011年拍于高都农业园)(水库西)</p> <p> 秋天,水库周边的庄稼已经成熟,芦苇也逐渐由绿变黄,芦花开放,雪白的苇絮,轻轻地飘向水面,悠悠地飘向山野,一派水乡风光。这时节,也正是鱼虾最肥美的时候,垂钓的人们笑逐颜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p><p> (下图拍于高都镇任庄村路口)</p> <p> (下图拍于县水务局高都提水站)</p> <p> (下图拍于北义城镇尹东村)(华为手机)</p> <p> 冬天,水面铺上了一层薄冰,遇上下雪,处处白雪皑皑。太阳照耀,晶莹闪亮。野鸭子和白天鹅也来此地,有时翱翔于库区上空,有时停泊在冰面上朝天高歌,甚为壮观,给水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平添了一道更美丽的风景线。</p><p> (下图拍于县水务局高都提水站)</p> <p> 把手机横过来看</p> <p class="ql-block"> 高都镇地处丹河中上游,距晋城市区20公里,辖55个行政村,1.1万户,4.1万口人,耕地7.4万亩,全镇东西长15.3公里, 南北宽8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公元前十七世纪,夏桀王迁都于境内的垂棘山,史称“迁都于垂”,后历朝历代在此设郡立县,高都之名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这里四季分明,区位优越。高都镇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最高海拔1076米,最低741米。年平均气温10℃---11℃ ,全镇多年无霜期192.6天,最多为226天,最少为138天,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0%。</p><p class="ql-block"> 境内有总库容8340万方的全市第二大水库——任庄水库;丹河纵贯南北、源泽河横贯东西;独特的气候条件、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品质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泽州黄”小米、“泽州红”山楂酒。</p><p class="ql-block"> “高都遗址”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代设高都县,夏商趋于繁荣,底蕴深厚,厚植华夏。高都历史厚重,人文景观众多,景德寺、玉皇庙、东岳庙闻名遐迩,刘羲叟、张昺、原秉琏、原石民等名人辈出,高都镇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2006年,该镇被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9年被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 漫步古镇,静静回味历史长河昔日辉煌;畅游丹河,尽情享受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环绕水库,完美体验动静交融运动乐趣;穿梭街巷,放心品味乡土特产珍稀美食。</p><p class="ql-block">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