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依湾

伊人

<p>初秋时节,荷香四溢。赴一场荷花的盛宴,以完成小伙伴们心心念念的“住民宿、深度游”的夙愿。虽说已是立秋的节气,却仍处于酷暑难耐的中伏,于是一场经心策划的“夕至朝发”住“窑洞”的自驾游成行啦。</p><p> 从县城出发,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水泉镇南亮子村。这里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山是古人类10万年前曾经居住过的山,水是辽西人民的母亲河——大凌河水。在“全域旅游全景喀左”的今天,人们赋予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一个诗意的名字——“依湾农家”。</p> <p> </p><p> 我曾无数次站在小村对面的山巅,俯瞰这段优雅的“凌河第一湾”,想象着无多的几户农家过着没有车马喧嚣的日子是多么的惬意,而交通不便的日子里又会有怎样的困扰。前几天与好友又一次登临远眺 ,八月的河水依旧平静,宽阔,母亲河选择在这里优雅地转了一个弯,仿佛一条镶着裙边的蓝色飘带温柔地环抱着这片美丽的梯田、有序的房舍。顺流望去,一架小桥连接南北,桥头左右大片的荷花扇形铺开……我想呀,这便是我心中的诗情画意——“江流婉转绕芳甸”。</p><p> </p><p><br></p><p><br></p> <p>在扶贫驻村干部陶书记的热情接待下,我们选择了先乘船,再吃饭。荷花深处是游船的码头,电动摇撸船10人满载,“网红哥”发动引擎,缘着密密层层的荷叶,顺流而行,没多一会儿便将亭亭的荷花 抛在后头。水面渐宽,波光潋滟;蒲草丰茂,聚散有致;船上载满欢声笑语,船下卷起层层碧浪;极目远眺,天光云影,光彩闪耀;仰望天空,水鸟翩翩,上下翻飞。心也随之自由着,空灵着,畅快着,惬意着……</p><p>“船能开到鸽子洞吗?”</p><p>“那是必须的!”网红哥神气十足。</p><p>“鸽子洞”便是10万年前古人类居住的遗址,是一个于悬崖陡壁之上的天然溶洞,于是大家的目光从“平远”转向了“高远”。</p><p><br></p><p><br></p> <p>“快看啊!那不是古猿人雕像吗?!”</p><p>迎面而来的峰顶突兀着一块白色的岩石——</p><p>真是太像啦!大家急忙从各自角度抢拍不停,啧啧称奇,真是太像啦!天下真有这般鬼斧神工?惊讶的同时没忘记激动的想着:我们是不是第一发现者呢?唏嘘中游船己驶近鸽子洞,并从这里折返。我已经开始浮想联翩了:多年前曾经去九寨沟旅游,到过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了解到古老的羌族崇上白石,奉白石为“天神”,天神是人类的最大的保护神,我在想,在诸多灰色的山峰中独这一峰醒目的白石,一定是天神塑成了人类的祖先永永远远守护着他们的后代,祈求这方水土风调雨顺,保佑他的子孙无病无灾,更盼望他的后人们早日走向文明,走向富庶……小船溯流而上与奉为“水神”的玄武山遥相呼应,如果你的思绪继续逆流而上,上游十几公里处即是有“中华第一坛”之称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那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这是怎样的巧合,我的内心感叹着,惊讶着,神奇着,神秘着,久久不能平静……</p><p> </p> <p>登船上岸,晚餐已经备好,餐桌就在我们住宿的窑洞里,其实“窑洞”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十分舒适。满桌子都是农家自产,巧妇自制的美味:大凌河鸭蛋咸香可口,金灿灿的柴鸡蛋味香色美,热乎乎的卤水豆腐拌小葱青翠诱人,黄澄澄的玉米面大饼子宣软香甜,鱼肉羊肉就是个“鲜”,真真的儿时好味道!</p><p> </p> <p>绿色大餐后,恰逢夕阳无限的好!田田的荷叶映着满天的红霞 ,沉甸甸的莲蓬里已能剥出清甜的莲子,红蕖绿水散发着淡淡的芳香。</p><p> </p><p><br></p> <p>遮天蔽日的瓜棚,齐聚着品种不一、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五颜六色 的瓜宝宝,即是美味佳肴,又给人以艺术的审美体验。</p> <p>依湾的早晨凉爽舒适,漫步在蜿蜒的水泥路上,不知不觉便走进了美丽的梯田,黄色土壤里开着粉嫩的小花儿,小果树正在茁壮成长,想象着硕果累累时该是怎样的壮观。炊烟升起,家家户户庭院整洁,繁花围绕,厚道的大嫂邀我们过几天再来可以吃上铁锅烀苞米,和悦的容颜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看来依湾农家的旅游产业已经让这里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p> <p>吃过早饭,装点行囊。心中默默地祝福依湾农家的生态旅游越做越好 ,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 早日让这里的百姓 大步走向致富路。</p><p>再见了“依湾农家”,我们会带上亲朋好友,重游这美丽神奇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