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万物,绽放精彩

风情玉止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花一世界,一物一课程、一物一教育"、"万物即教材,世界即课堂。”这也许就是万物启蒙教育的代言词吧。</p><p><br></p> <p>  8月21日早晨,满怀着对万物启蒙教育的疑惑与期待,我和小伙伴们走进了培训会场。初识了“万物启蒙”课程创始人钱峰老师以及万物启蒙的专家团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万物启蒙"是一种"无边界学习,无围墙的课堂",这样的课程学习让孩子们的学习真实发生,没有沉默的旁观者,同时他也是贯通学校、家庭、社区的边界,融汇科学、人文、艺术等多领域的一门不受时空限制的跨学科,如此高大尚的万物启蒙教育,让我耳目一新,期待满满。</p><p><br></p> <p> 林良徵老师以“九大概念如何驱动启蒙课程运行?”为主题从“物、器、道”三大维度的九大概念“定义、形式、变化、功能、原因、联结、观点、表达、关系”,为我们认真讲解了万物启蒙课程结构框架。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形式,都有可观察、可识别、可分类、可描述的特点,识别万物,依据概念,提出核心问题,引起思辨,最终达到思辨教学,这真是一场脑洞大开体验。</p> <p>  钱老师的讲座《守住一间全人教室》,更是为我们带来更为先进的理论知识。印象最深刻的是钱老师说到“决定教室大小的不是尺度而是老师”,作为一线教师,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万物启蒙班级课程核心就是:追求共同的精神价值,同侪共学,师生共创价值,共同成长。</p> <p> 两天的培训,不仅有与会专家亲临现场指导,还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线上的培训分享,可谓是一场精神盛宴。来自河南的樊丛辉老师和苏州的丁素芬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分别从班级阅读和教室社区做了生动而具体的线上讲座。樊老师为我们构架了清晰的阅读建设思路,阅读建设要基于班级文化、班级课程、班级生活及其他方面考虑。原来我们生活中可开发的班级课程是很多的,而班级阅读要有具体规划,根据班级文化,要有长短不一的规划,通过任务驱动实现课程,物器道要有一定的进阶。</p><p><br></p> <p>  接下来的实操环节,小伙伴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纷纷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碰撞......而两次的成果展示,每一组的作品都彰显着老师们的收获与智慧,同时,也成为我们学习与交流的舞台,我们也开启了一堂“班级课程共同体”的策划与挑战,思路打开,思维碰撞,收获着快乐与灵动。</p> <p> 一根竹子,是器物,也是美食,是玩具,也是乐器,是笔墨春秋,也是君子品格。一块石头,是希腊神庙,也是万里长城,是西西弗斯,也是女娲宝玉。物是物,不仅仅是。见微知著,格物致知,人类正是从万物的时空中走来。</p><p> 希望在万物启蒙课程的引领下,我们能吸收精华,为孩子们开启万物的精神世界。也希望孩子们能如万物生息,朴素而谦卑地长大。</p>

万物

课程

班级

启蒙

老师

启蒙教育

教室

我们

阅读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