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中国兰

<p>永远的怀念</p><p>-----写在父亲三周年之际</p><p>今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是父亲的三周年纪念日,按照渑池的风俗习惯,提前一个月举办纪念活动,便是六月初六(阳历7月26日)。</p> <p><br></p><p>5月初,大姑、二姑、三姑就开始打电话询问具体时间,我也开始寻思着怎样过好父亲的三周年纪念日。虽说现在是新时代,提倡移风易俗,自己又是个党员,但是简单的仪式,还是必需要有的。毛主席也说过“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几番思量后,确定一个方针,不设祭棚、不发请帖、不摆宴席,只是一家子的至亲一起到墓地祭拜后,坐到一块拉拉家常,吃顿便饭就行。</p> <p>就这样,陆陆续续把具体时间通知了亲戚。父亲姊妹六个,大姑定居洛阳,二姑在三门峡,三姑远在广西,三叔在宜阳,只有二叔近些,在县城居住。小辈们也各有各的事,大部分都已工作,也身处各地。通过不同方式告知了他们,以便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回来参加这个纪念活动。</p><p>六月初五下午,天下着蒙蒙细雨,我们一行十几人开车来到耿村矿附近涵洞边停下车步行。这里距父亲的坟地还有一段土路,道路因为下雨变的泥泞,雨也越下越大,也许这是上天和我们一起祭奠父亲吧。由于今年雨水较多,父亲的坟头草木茂盛,几乎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用铁锨平整后摆上祭品,我们举行了简短的祭奠仪式。我跪倒在地,又一次痛哭失声。心里在默念:父亲,你现在好吗!请你放心吧,母亲我们好好照顾着里。外孙、孙女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有的找了工作,有的做了生意,都能自食其力了。以后来看你的机会少些,每年的清明节让孩子们代替我来看你吧。</p> <p><br></p><p>第二天上午,在渑池宾馆定了6桌,亲戚们都早早来到饭店。大姑一家从洛阳回来,她的女婿很孝顺,起早开车接上大姑回到县城。大姑前年患了偏瘫,走路不方便,腰也弯的非常厉害,但是精神状态非常好,拉起家常丝毫没有障碍。二姑头天就回来县城。三姑提前一周从广西坐飞机到洛阳,转车回来,三姑一向爱说爱笑,晚辈们都很喜欢她。三叔前些年在义马工作,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不幸受了工伤,行动不便,在孩子们的搀扶下来到宾馆。小辈们在北京、武汉工作的也都如期赶回。远在青海的舅舅一家通过电话表达了心意。就连因为疫情影响远在美国无法回国的堂姐,也通过视频和大家问好。</p><p><br></p><p><br></p><p><br></p> <p>一大家子人坐到一起,都是叔叔姑姑,表姐表妹,表兄表弟。互相问候问候近期的状况,年老的问身体,年青的问婚姻,中年的问事业。大家都借助这个机会拉拉家常,叙叙亲情,父亲的五姊妹还合了影。年迈的母亲虽然很高兴,但精神有点恍惚,小声给我说今天人真多,我还想着是给你伯过生日里。看着母亲消瘦的脸庞,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席间几个孙辈活波可爱,跑来跑去,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乐趣。当了多年领导干部退休的二叔看着这样的场面,打心眼里高兴,今天老姊妹们见了面,聚餐吃饭又不铺张浪费,竖起了大拇指说:“这样办着好!”</p> <p>父亲的纪念活动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父亲在朝鲜战场上一个战友的孩子,父亲和他的战友几十年来互帮互助亲如兄弟。叔叔(战友)的孩子东文哥每年正月初二都带着妻儿看望父亲,我们早已和东文哥亲如一家。</p> <p>父亲一生共养育了我们姊妹四个。由于没有男孩,在父亲那代人眼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也有很多热心人要从中牵线,父亲最终没有答应。在父亲的心里一直是块心病。现在凭借我们自己的努力给父亲养了老,送了终,又举办了简单的纪念活动,给父亲劳苦的一生画上一个句号。我想如果父亲在天堂有知,他也应该感到释怀了。</p><p>三年转瞬即逝,往事已成追忆。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却永远无法冲淡我对父亲的思念。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现在唯有好好照顾母亲,才能使人生不留遗憾。</p><p>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写下这段文字把这场事情记录下来纪念父亲。女儿还想告慰您,我和妈妈以及孩子们都生活的很好,请您在遥远的天堂放心吧!</p><p>亲爱的父亲,女儿永远怀念您!</p><p> 2020年8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