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心灵碰撞,受益终身。<div>2020年8月17日上午8:00,由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主办,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的2020年初中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班如期开班。</div> 初中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目的是推动我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力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右江区教育局和百色学院相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并合影留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使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的学习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精心调研学员的需求,制定针对性强、课程完善的学习方案;为右江区初中语文教师搭建砥砺思想、分享经验、提高技能、增进友情的平台。 <p>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陆斐副院长为学员精准阐述民俗文化特征基因。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课堂启发语文教师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教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情操。</p>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工程班、马云优秀乡村教师黄桂香老师讲述自己教育教学的心路历程----学习之路、活动之路、育人之路、日记之路、课题之路,激励学员用奋斗提高师德修养,促进教师自身成长。一线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教育是根的事业,花的工程;作为教育者,只要心有光芒,必有远芳。 向课标要效率,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学硕士梁开奎讲师解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素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作为语文教师,务必要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共同呵护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好的语文课,一定是 建立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南宁市邕武路学校语文高级教师石登学例谈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强调语文课要做到“一课一得”。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关系着学生精神发育的进度、思维发展的程度、课堂教学的效度。一堂好的语文课要具备三个关键条件:基于深入的文本解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研读教材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基本功,文本解读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 生活是大语文,语文是小生活。广西教育厅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专家黄有慈老师分析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策略,作文立意要“新颖”:有独特的见解,别出心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化叙述语言为形象生动的描写语言,善于使用修辞,巧用佳句。基层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应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用青春书写伟大时代,守望初心,让生命因教育更精彩。 百色市首批优秀学科带头人、靖西中学正高级教师黄雄杰,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要点提出对策,要熟悉命题方式,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把文本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平时的课文教学当中,直击考题。 面对新时代,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滕韧讲师认为,未来的网络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随之改变;作为语文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构建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评价体系,让语文直面于人,根植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 <p>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百色学院硕士赵润秋讲师解读本色语文教学艺术提出感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自己去悟;自己去悟,不如高人指路。语文教师要注重从平时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积累,从名师成功的经验中去领悟。上成语文课,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语文教师应该做确定的事。</p> <p>为期四天的初中语文教师全员培训,让学员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聆听名师课堂,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培训启发语文老师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给初中一线语文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明确作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p> 8月20日,右江区初中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班圆满完成。结业仪式上,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陆斐副院长对全体学员寄以厚望。通过培训,更新我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结构,希望老师们熟练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前沿理论知识,提高师德行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技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愿景:<div>学习名师不断超越的精神,努力追求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高度;学习名师与时俱进的理念,努力探索语文教学和研究的精度;学习名师高瞻远瞩的眼界,努力拓展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广度;学习名师独辟蹊径的视角,努力挖潜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深度。</div> <p>图文编辑:黄 雄(百色中学)</p><p>审稿:吉秋凤 张红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