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强的父亲、母亲

鹿鸣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忆父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爸!爸!……...”在梦里,我又一次哭喊着醒来,躺在床上,眼里噙着泪水,多少个这样地夜晚,都这样醒来,在夜幕中回忆着父亲的音容笑貌,重温着父亲的舐犊之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38年了。那是1984年2月21日地夜晚,那年我才12岁。听说父亲要回来了,不谙世事地我,以为父亲病好了,高兴地盼望着父亲回来。就像以往的礼拜天,盼着父亲骑自行车回来看我们一样(父亲每个礼拜天,都要从县城骑着自行车回来,给我们买好多地好吃的,尤其是我们最爱吃的水果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可这次父亲是用医院的担架抬回来的,肚子上缠着毛巾,还插着导瘘管,手上打着点滴,整个人瘦小了一大圈,眼睛也陷了下去,看到脸色苍白瘦骨嶙峋的样子,我猛地扑了过去,“哇”地一声哭了,父亲好像没有了气力,抬起左手向我挥了挥手,“别哭!别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和三个哥哥三个姐姐,顿时都哭了。一连五天,父亲忍着病痛地折磨,眼里噙着泪水,环视着在身旁的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7人,无力地轻声说着:“别哭,别哭,没事的。”直到2月26日深夜2点零5分,父亲把最后地目光投向我,我知道父亲最放不下心地就是我,因为我是他儿女中最小的一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走了,父亲是在绝望中走的。我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经过长达十几个小时,剧烈地同病痛抗争后,精疲力尽地睁着眼睛去了,在我幼小的心里,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不瞑目。我们嚎啕大哭,体弱的母亲承受的打击最大,整个家天塌下来一般,我们母子八人生活在夜幕笼罩着的漫漫黑夜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走了,于是我在同学们面前不知怎么竟有了低人一等地感觉,老是抬不起头来。那时候我还小,也不知父亲患得是什么病。</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母亲的爱是和蔼温柔的,就像和风细雨;而父亲的爱是严厉深沉的,记忆的浪涛翻滚,我努力寻找失去地童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那是我九岁的时候,家里养了一只小黑狗,很可爱的一只小狗狗,我特别喜欢,当宝贝似的。一个夏日的周末,天气炎热,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父亲在家休假,于是我和父亲玩起跳棋来。因天气太热,小狗吐着舌头喘着跑进家里,我看见小狗特别热就放下棋子,给小狗端来一小盆水让小狗喝,这时三哥不知什么时候从院子里回来了,见小狗进了家,因为是夏天,三哥怕家里有狗味,便拿着鞭子向小狗抽去,小狗疼痛“旺旺”直叫,我说时迟那时快,心疼小狗,抱住小狗哭喊着,尾随小狗就向门外冲了出去,父亲以为三哥打我了,立刻大发雷霆,也冲了出去,伸手打了三哥一巴掌,这一闹三哥受委屈便跑了。三哥那天一夜未归,父亲心里不舒服,又是担心三哥又是心疼三哥,开始埋怨起我来。虽然没多说什么,但从父亲后悔地眼神,可以看出对儿女的那种深沉地爱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八岁时那年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散学了,我背着父亲给我买地我最喜爱的小红皮书包往家走。快到家了,看见有自行车的痕迹,心里在想:“一定是父亲回来了,一定是父亲回来了!”我高兴地飞剑似的跑了起来,乐极生悲,一不小心滑倒了,手腕扭伤了,我尖叫了一声,惊动了回家里的父亲,父亲冲出门连忙把我抱上自行车,就往五里外地乡镇卫生院奔去。当时雪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父亲只好推着自行车行走,看着父亲在雪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吃力地小跑着,雪水和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一起流了下来,我心里不禁一颤,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不知是幸福地泪水,还是心疼父亲的泪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回忆起父亲,回忆起童年,泪水总会模糊双眼。父亲的爱,父亲消瘦的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三十八年了,我无不在思念着我恩重如山的父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生前在乡镇当父母官19年,在县里当税管16年,曾享受的是公费医疗,也许是当时医疗条件太差了,也许是父亲为工作为家庭,风餐露宿,心力交瘁,积劳成疾,未老先衰,年龄54岁,就撒手人寰。父亲去世前已离休在家,他本来可以颐养天年的,但由于当时他每月的工资仅65元,而我们兄弟姐妹7人,大些的没工作,小些的都还上学,只好带着大哥二哥在家垦荒种地,父亲是为我们累病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国家干部,他留给母亲和我们的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二哥在父亲的遗像两旁写了一副对联:“为官卅五载鞠躬尽瘁不染一尘德祐子孙三代,持家四十年茹苦含辛家徒四壁福荫儿女百年。”是对</b><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一生的写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亲,资质聪明,13岁始入本村小学,连跳两级,16岁就读于薛关高级小学,1946年12月高小毕业,回乡务农;194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留用于县政府,先后任通讯员、事务员、事务长职务;1949年4月,任山口行政村军勤民政委员;1950年2月,任山口行政村村长;1953年3月,任山口乡乡长;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9月,任城关重点乡乡长;1957年3月,复任山口乡乡长;1958年11月,任薛关公社政法部部长;1959年,4月,任山中公社党委组织委员;1962年6月,任山口公社党委组织委员兼党委秘书;1966年3月,调县税务局工作,历任基层税务所稽征员、会计、所长;1983年5月,局长,后离休于县财政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啊,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幼年丧父,家境中落,与母亲任氏、五弟相依为命。自幼发奋图强,坚韧不拔,自学深造,能写会算,而后成为行政、财经战线之行家里手;秉承祖训,见贤思齐,举止稳重,言不妄发,正直仁义,谦恭信实,克勤克俭,习劳守朴,刚正不阿,与人为善,饮食起居守寒素之家风;待人接物具厚德载物之风范;未及弱冠即知奉先思孝,成家立业更加尽孝心守道,上敬慈母,下爱弟昆,始终不渝,乡里孝悌仁慈之楷模;早年参加工作,终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克己奉公,淡泊名利,居官清廉,毕生为蒲县农村建设和税收事业无私奉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为人正直,生活简朴。父亲艰苦朴素的生活以及为人正直的性格与作风传给了我们,也影响了我们以及他的子孙后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是我二哥的日记。有一次,去了二哥的家里,无意中翻出二哥的日记,看到二哥的日记详细的记录了给父亲看病的记录,才知原来夺去父亲生命的病魔竟是肠梗阻。肠梗阻,就当时的医疗水平,不应当是不治之症,我的父亲却因此命赴黄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3年12月31日,父亲肚子疼痛,只身骑着车子行30多里路程住进了县医院。当时县医院仅有一名内科权威大夫,大夫将父亲的病误诊为肝硬化,施治五天,病情不减,反而加剧,当时父亲的肚子胀痛得实在忍不住了,才不得不转院至地区医院。地区医院在未诊断清病因的情况下,为了抢救奄奄一息的父亲,做出了剖腹探查的决定,探查结果,病症是急性肠梗阻,小肠坏死三分之一,手术切除3米。但由于手术做的不成功,加之护理不当,又得了肠粘连,由于腹部剧痛不止,大便长时间不通,病人的身体虚弱不堪,经过一段时间的液体维持才于1984年2月16日做了二次手术,因肠粘连严重,受医疗技术的限制,手术未能成功,我们的父亲寿终正寝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父亲走进医院,到躺在担架上出地区医院,短短57天时间,匆匆在县医院进出了两次却因误诊,断送了生命,一个心脑各器官都很正常的生命,一个只有54虚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医学这么发达,父亲要是活在这个年代那该有多好,现在这个年代新冠肺炎疫情都能控制,癌症不治之症如今相当部分癌症患者都能得以康复,父亲一个小小的肠梗阻如果当时早点诊断清楚,早治疗,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命赴黄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爸!爸!…………”在梦里,我又一次的哭喊着醒来,这种梦一直围绕着我,围绕着我直到今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4年的全家福,父亲的照片是拼在母亲和三姐中间的,那会父亲已于1984年缱绻离开了我们。那年父亲享年54岁,一头乌黑的头发,就这样因肠根阻误诊导致无法救治而遗憾的与世长辞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伟大坚强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在我心目中是最伟大地最坚强的人。1984年2月26日深夜2点零5分,我们父爱如山的父亲,一连五天,忍着病痛地折磨缱绻地离开人世,离开母亲,离开我们兄弟姐妹七人。父亲撒手人寰后,母亲消瘦了很多,忍着悲恸地泪水的母亲,一天天的坚强了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来我们杨家时,家里只有奶奶、父亲和叔父3口人。奶奶脾气不好,爱骂人,竟然经常骂母亲,可母亲从不计较,没有顶过一次嘴,反而侍奉孝敬得比亲生母亲还周到,父亲因工作经常在外,母亲多半时间都和奶奶一个人在一个屋里睡,一直到养老送终。难怪听人说奶奶临终前指着母亲说:"好人,好人,是你让我多活了几年。"叔父当时还小,是母亲一手把叔父拉扯长大,直至成家立业。母亲在父亲外出工作的35年里,为了支持父亲,让父亲一心一意的工作,承担了地里的活和一切家务,当时在村里吃水不方便,要赶着牲口到河沟里驮水。在那北风呼啸寒冷刺骨的严冬,母亲的双手冻僵了。母亲的手不止一次的被冻僵,因此手落下了一辈子的冻疮毛病,即便是大夏天一遇冷水就会犯冻疮,而且不止一处的地裂冻疮口子,口子发痒,奇痒难忍。而且只要一干活,一用力,就要往出渗血,疼痛难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养我们,积劳成疾,落下了胃病、咳嗽气短、耳鸣,多种毛病,为了我们不饿肚子,忍着疼痛一个人跑到离村子很远的地方陡坡上开荒,那个荒地足有5亩地。不知有多少个清晨、晌午、还有落日黄昏,漫坡遍野的陡坡荒地,母亲一撅头一撅头地汗流满面的开荒着,然后种地成粮。那时候我十三岁,星期天便尾随母亲。母亲开垦荒地,我便在荒地的那一头独自一人玩耍,等母亲看不见我了叫我一声,我便挪到母亲能看见我的地方便继续玩耍了起来,直到夜幕降临伸手不见五指,母亲才肯扛着撅头喊我回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年,是个丰收年,春播秋收,粮堆满仓。母亲除了填饱母子一年肚子,还卖了一些撒钱,供我们小兄弟姊妹四人上学,那会大姐大哥成家了,大姐有了自己的女儿,大哥有了自己的儿子,二姐有了工作了,也结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坚强的母亲,有泪不轻弹,从来没有说过一个苦字一个累字。冬天织布,雨雪天搓绳,纳鞋底做鞋,漫漫深夜,当我从梦中醒来,母亲还在煤油灯下纳鞋底、做针线活儿。母亲做的针线活永远都是那么漂亮,上学的时候穿着永远都是最靓丽的一个,是我们永远都值得骄傲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形单影只,孤苦伶仃,默默地把我们小兄弟姐妹渐渐拉扯长大。后来二哥、三哥、三姐,相继也有了工作,家里只有我和我的母亲,哥哥们嫌我和母亲孤单,家就随哥哥们乔迁到了县城,我也转学到县城上了学,再后来我们小兄弟姐妹们也相继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是母亲的步履迟缓了,视力模糊了,耳朵也不好使了。可依然不变的是母亲慈爱的心,母亲把她的第三代一个个都照看大,吃饭时总是让儿孙们先吃饱,自己最后一个再吃,生怕我们好像过去一样饿着,有了好吃的,总是舍不得吃,要给这个留,给那个留,生怕儿孙们在外面受委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月饼,一过中秋节便想起了月饼。月饼是我小时候的美食,也是母亲对我厚爱地见证。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总会令人想起月饼,令人想起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每逢过中秋佳节,姊妹七人唯独我能够吃上一两个月的月饼。这是个秘密,这是我一直没有说出来的秘密,这秘密一直隐藏了四十多年了,也隐藏着母亲对我的偏爱及深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逢过中秋节,母亲总是用平时节俭下的钱,买好多月饼给我们分着吃,母亲总是让我们中秋佳节的这几日里吃个够,但是过了这几日,再也不会有月饼了,再也不会出现一块月饼。但唯独我一个人能看到,也能吃到,我一吃就是一两个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秋节后的一两个月里,我每天上学时,母亲总要往我手里塞一块月饼,于是我天天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于是天天心里就惦记着母亲给的这块月饼,上课了,手还不时的放在口袋里抚摸着这块月饼,期盼着快点下课,好偷偷地吃这块又香又甜的月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中秋节佳节,我便禁不住想起了我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然而母亲已离我们远去,“十年两茫茫”。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唯有母亲的爱永远活在我的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我很小时候听说用筷子吃饭,手抓筷子越短找婆家就离母亲越近,所以我至今无论是抓筷子还是握笔都特别低,成为了习惯。小时候生怕长大后离母亲远,怕母亲孤单,长大后我的家真的离母亲很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家是离母亲近了,可是母亲在我身上受累最多。我生了两个孩子,母亲都是在我妊娠期前一个月,就提前来到我的家照顾我,直至我生下孩子过了满月,再连孩子一起接到她的家,照顾着我和我的孩子,直到过了百天。也就是说,自从我怀孕一直到生下孩子,一直到过了满月过了百天,母亲都不让我干一点点活,哪怕是洗碗这件小事情,母亲都不让我干,母亲似我为掌上明珠。是的,母亲年龄大了,我不能老累着母亲,后来我给孩子们雇了奶妈、相继雇了保姆,母亲依然不放心,经常来到我的家,与保姆一起照顾我和我的孩子。有时候逢周六周日我带着两个孩子和变来,一起去母亲的家里过周末。那时好傻,不知道心疼母亲怕母亲累着,还期盼着逢周六周日好去母亲的家里与母亲团聚。中年后的自己才醒悟,年龄大了会很累很累的,可是母亲从来没有说过累字。每次我们来到她的家,母亲总是高兴的欢迎我们,然后给我们做好吃的。吃过饭后,母亲终是高兴的用目光远远的看着我们,直到看不见背影,母亲还依然不停的向我们挥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蹉跎,母亲越来越老了,走路腿脚迟缓,需要人照顾,可是母亲怕连累我们兄弟姐妹七人上班,硬要坚持自己一个人住。哥哥们只好给母亲雇保姆,起码母亲不会太孤单。做了一辈子的饭的母亲,照顾了一辈子儿女及孙儿外孙的母亲,有了保姆阿姨后终于再也不用做饭了,与保姆阿姨相处融洽情同姐妹,有好吃的便与保姆阿姨分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渐渐的老了。于2008年8月29日清晨,因肺心病突发去世的,享年77岁。 那天一大早母亲竟叫不答应了。听说保姆阿姨怎么也叫不答应母亲了,以为最多也只是像去年那样一时昏迷了,哪敢相信,竟是与我们长辞永别了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还说等孩子们上了初中我就可以回县城常伴母亲左右,可以照顾母亲了,没想到,母亲却悄悄的缱绻的离开了我们,我嚎啕大哭,眩晕了过去,感觉有人在掐我的人中穴,我渐渐的醒了,感觉母亲的离开这不是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您为什么不等我回来……”,那年女儿11岁,儿子7岁,我在市里陪读,等老公把我接回来时,母亲已经入殓了,我哭喊着,无法接受这个事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走了。母亲走的那么快,急得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对我们说,急得连给儿女膝前尽孝,报答养育之恩的机会都不肯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悔恨和哀思使我们终生都将活在一种不安的心态里,过着就像二哥说的一样,“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母亲生前给我说过,她将来老了要是能睡的睡的就走了就好了,她说她不想给她的儿女带来负担,让自己的儿女好好的工作,好好的报效祖国。当时母亲说的这些话,我没有当真,从心里认为,母亲只是说说而已,竟没有想到母亲的话成为了“现实”,母亲竟然这样悄悄的走了,却给我们做儿女的带来一生的遗憾与悔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二哥说,母亲老了等过了中秋节天气不很热了,就带母亲去市医院做全身检查,可是万万没想到母亲却如她“所愿”,没给我们带一点点的负担就悄悄的走了,留下她的儿女子孙们与世长辞了,我们弟兄姊妹们嚎啕大哭,从此仿佛成为了孤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直以为母亲没有工作,母亲去世后我看二哥写的祭文,才知1951年母亲担任山口行政村妇女会委员兼妇女组长;1954年4月担任山口乡妇女联合会主席,曾当选省妇联代表,后因支持父亲工作,要照顾我们兄弟姐妹七人,辞职回村务农。我们伟大的母亲,却因要照顾我们辞去了她心爱的工作,想想当时她是多么的不舍,又是多么的无奈啊。但是母亲重来没有埋怨过我们,重来没有说过一句因为我们的把工作也丢了之类的话,哪怕是一次的埋怨,也不会母亲都走了我都38岁了都不知道母亲原来是那么的优秀,曾是省妇联代表。记得自己都上了初中了,有一次学校让填表,让写上家长的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同学们都写上自己父母亲的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我的强烈的虚荣心又浮现了,一没有父亲,二母亲没有工作,于是又草草把表填好了事,赶紧把表交于老师,不敢让同学们看,生怕同学们嘲笑,如今想想甚是愧疚不已。那会怎么会有那样的心情呢?想想好是惭愧,真想找个老鼠洞转进去,虚荣心、攀比心,回想起都令自己生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勤俭持家,自强不息。母亲幼年家寒,夫家清贫,造就了她勤劳朴实、果敢刚毅的性格。知命之年,丈夫早逝,养育子女不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与人为善,邻里和睦。半生随丈夫辗转四乡,又随儿女先后迁居县城,随到之处,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已之心恕人。宽以待人,处人随和,邻里相处如一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义方教子,孝悌传家。一生言行举止大雅端正。上孝婆母,下体恤弟昆;克勤克俭,善良淳朴;孤独凄楚,坚韧不拔,以身传教于我们,熏陶着子孙后代,正如二哥给母亲写的祭文,正直仁义,诚实守信,知恩图报,乐善好施,尊贤重礼,享誉乡里邻居。”也是二哥的日记里记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是啊,“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母亲离开我们已有十七年了,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梦,每次的梦里都是在去看母亲的路上,突然想起母亲已经离开我们了,便嚎啕大哭,直到哭醒,泪水浸湿了枕头,才知自己又在做梦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一生就是这样的人,不想麻烦任何人,也尽量不给任何人增加负担,包括自己的儿女。平日里朴素的母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母亲,最后在睡梦中就悄悄的离开了我们,走时没有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水,就这样离开了我们,让我们过上了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日子。但母亲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以及她的子孙后代,一生不图功名利禄,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上面两张照片是2005年老公带着我和孩子们以及母亲去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之旅照的,我非常珍惜这两张照片,因为这是母亲最后一次与我们的合影。</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我的女儿、儿子,已经长成大人了,如果父亲母亲依然健在该有多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常常再想,父亲母亲给我的精神财富就是我的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有她们我真的好幸福,有她们我便不孤独。如果没有她们的陪伴,我真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怎样。老公的感情,儿女的感情,手足之情是无法代替的。爱我的三个哥哥三个姐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思念母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隔段时间都要梦到母亲。昨晚又梦到母亲了。感觉好久好久没见到母亲了,去看望母亲,在去看望母亲的路途,才寻思母亲已经不在了怎么还去看望母亲,失声的痛哭中惊醒。母亲的去世令我一生痛心彻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忆犹新08年8月28日孩子要开学了,我在临汾照顾孩子。突然二姐打电话说母亲病卧床榻输液想念我,让我回家看望母亲,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夫君接我,半路上有了不好的预感,不过心想:最不好也是母亲昏迷输液吧,我在自我安慰。因为前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母亲生病医院救治都与病魔抗争熬过来了,又想母亲前三天不是还给我在电话里说了话的嘛,所以应该没事的,然而我也没有过多的想,急匆匆赶回母亲家,那等回到母亲家万万没想到母亲已离人世而去,我竟然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我嚎啕大哭情不能自禁,眩晕了过去。后来哥姐们沉述,母亲昨晚还好好的看电视还给她们讲电视故事情节,没想到凌晨睡梦中再没醒来,保姆阿姨清晨做早饭她老人家还好好的,等保姆阿姨做好饭叫她,她已缱绻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直到现在,我都痛苦不已,这是我一辈子最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没有见着母亲的最后一面,等我回去时因为风俗母亲已经入棺了。风欲静而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十七年了,在这十七年里,尤其是母亲去世前三年的那些日子里,更尤其是08年的那一年里,我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每天都在痛苦里挣扎着,不是一个人蹲在卫生间里嚎啕大哭,就是低声哭泣,要么就是睡梦中叫喊母亲,常常泪流满面,浸湿枕头而冰醒,有时候竟然把睡梦中的夫君惊扰到醒。那一年里几乎天天都梦到母亲,有时候感觉还没睡熟母亲就来到我的床榻前,就要睡在我的身边说要与我作伴,要么就端杯水让我喝水。那些不能自拔的痛苦的日子里,我每晚上都不敢去睡觉,都不敢闭着眼睛睡觉。有时候心底里抑或很是矛盾,又害怕梦到母亲,又想梦到母亲。原因是这样的,毕竟与母亲人隔两界,梦到的母亲总是和往日梦到的母亲相差甚异,越怕梦到越要梦到,其实整整的梦了母亲一百日。后来的梦就没那么勤了,或许是母亲心灵感应,不想再来打扰我,让我痛苦,而我反而特别的想让母亲入梦里来,因为今生惟有在梦里才能与母亲想见相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后来后来的日子里喜欢韩红的歌曲《天亮了》,毛阿敏的歌曲《天之大》,仿佛只有唱到着两首歌曲,才能有幸福感才可以叫到这四个温暖的字眼,爸爸妈妈。可是有时候唱着唱歌就哭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昨晚又梦见了我的母亲。母亲在我38岁的时候去世的,我最后见母亲的时候,是母亲去世的前半个月,那是我领着女儿、儿子从临汾回来的,在母亲家里,母亲说女儿,“你去旁边坐,让我挨着你妈,怕以后挨不上了。”,母亲又对我说;“你要好好的爱自己,别只知道对别人好,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然后又对我老公说:“以后你的脾气要改一改,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她,她最小我最不放心。”我以为母亲就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这是母亲留给我的遗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昨晚又梦到我的母亲,泪流成河。</b></p> 谢谢四位诗友关心关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简介:女,山西临汾蒲县人,华夏草根作家;曾任中国诗歌报第六诗词创作室主编,因工作忙碌辞去了主编职务;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诗歌报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临汾市汾水诗社会员;蒲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蒲县书法协会会员。诗词曾荣获白雀奖、三等奖、优秀奖;荣获楹联创作优秀奖;“华夏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中荣获创意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