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8月19—21日,由高新区文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高新区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会在三山小学如期开展。</p><p> 培训活动以名师讲座、微型课展示、教研论坛三种形式对新教材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引领。</p> 8月19日 <p> 上午,高新区名师张伟伟老师和赵域老师结合自己一路赛课的经验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两场讲座《微型课也精彩》《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p> <p> 张伟伟老师指出微型课规模虽小但形体齐备。老师们在讲授微型课时要尽量做到目标恰当、切入迅速,主线清晰、关注学情,语言得体、亮点突出,板书简约、收尾利落。微型课的课堂活动可以围绕培养学生听的有意识、说的有计划、读的有层次、写的有梯度中的某个点展开设计,务必做到心中有课堂,眼里有学生。</p><p> 赵域老师从评委看课和教师备课两个角度为我们解答了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这一难题。评委看课,会从理念层面、操作层面、策略层面来评价一节课:看课上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看老师课堂上是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看课上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看老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教师备课,她建议我们选定文本后一定要认真研读教参、精准设定目标、巧妙设计活动、板书出奇制胜。</p> <p> 下午,来自希望路小学的麻洛单老师和来自高新二实验的武媛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微型课《带刺的朋友》《坐井观天》。</p><p> 麻老师以“你认为刺猬高明在哪里”为主问题切入,引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学生从课始懵懂的理解“高明”到课终依图讲述“高明”,老师引的精妙,学生学的扎实。</p><p> 武老师以谈话方式导入,帮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沿”的意思,接着通过读和学生一起梳理小鸟和青蛙各自的观点,抓住关键句、读好语气词,不急不缓、步步深入。</p><p> 课后的沙龙,老师们围绕名师讲座和微型课展示谈了自己的所思所获,一天的研讨活动在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谈吐中落下帷幕。</p> 8月20日 <p> 上午,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的叶峰亮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近三个小时的《诵读经典,“文”“言”共生》的讲座,他旁征博引的谈吐、自成一家的解读着实令人叹服!</p> <p> 叶老师从文白之争、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四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如何进行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p><p> 对于如何充分把握选文的特点和重点优化教学设计?如何掌握正确有效的古诗文教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文言文?以及如何规划好学生的古诗文拓展阅读?叶老师都用课例的形式为大家呈现了操作性很强的指导方法。他强调一定要摒弃“朗读—串讲—背诵”这种无趣的文言文教学三部曲,要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去吸引学生,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学生思维“动”起来。比如读,可以采用读出节奏、辩读、演读、猜读、读出讲故事的感觉来等多种形式,努力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对于字词文义的理解,除借助注释,我们还可以尝试运用“增删补扩”的方式让学习有趣,让思维活跃,让课堂灵动。</p><p> </p><p> </p> <p> 下午,来自丰李中心小学的侯俊普老师、高新二实验的张巧丰老师和贠庄小学的黄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节优秀的微型课展示。</p><p> 侯老师的《猫》思路清晰,娓娓道来。课堂上注重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抓住关键句重点词来体悟作者情感。</p><p> 张老师的识字课《动物儿歌》有趣有料,关注细节。自制的教具、出彩的板书都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p><p> 黄老师的《蜘蛛开店》以猜谜激趣导入,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每个故事的结构特点:卖什么、写招牌、来顾客、啥结果?为后面讲故事搭好支架。</p> <p> 课后,老师们积极参与沙龙研讨,思维碰撞收货满满。</p> 8月21日 <p> 上午,洛阳市小学语文教研室朱爽老师为大家解读了《统编教材练习系统的教学价值》。</p> <p> 统编教材教什么怎么教?能不能借助清晰有效的抓手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朱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她用课例讲解的形式为大家重点介绍了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编写特点和有效运用,强调要以课后练习为参照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以课后练习为抓手,有效设计教学活动。提醒老师们务必细化课后练习题的操作流程,为学生提供练习支架、渗透方法指导。</p> <p> 朱老师讲得精彩,老师们听得专心。大家时而笔尖飞舞,时而勾勾画画,时而凝神沉思。</p> <p> 下午,来自高新区孙旗屯小学的胡雪利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微型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胡老师的课,设计简洁有梯度、渗透方法巧指导、学习活动设支架、拓展延伸抓时机,整节课张弛有度,流畅自然。</p> <p> 沙龙时,老师们结合上午朱爽老师的讲座研讨胡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这节课,各有见解受益良多。</p> <p> 活动最后,高新区教研室张俊娜老师的微讲座《爱阅读》让老师们听时沉醉其中,听后陷入沉思。</p><p> 张老师以一道中考阅读理解的考题引老师们去了解阅读的四个层面: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写这些。她指出统编教材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完整的序列,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完成的并不只是简单的解决“写了什么”这个层面,其它三个阅读层级的教学也多多少少地渗透在不同学段。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助学系统的教学价值,找准一个点按照序列把同一类问题及指导进行纵向梳理,从而发现从篇到类的秘密。只有教师对方法的指导了然于胸才能使学生浸泡在字里行间,使语文课教方法、教能力、教素养的课程目标落地扎根。</p><p> 路虽远,行则将至;步虽小,恒而能达。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立志躬耕课堂,潜心钻研,力争做一名科研型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