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忽然产生的一种想法,把三种花编在一个美篇里,名之为《同框三紫妹》。紫薇紫藤紫荆都原产于中国,它们名称中的“公约数”是一个“紫”字,这紫色是由温暖的红和冷静的蓝混合而成的。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紫色是一种尊贵的颜色,北京故宫被称为“紫禁城”,也有所谓“紫气东来”的说法,寓意美好吉祥,鸿运降临。《同框三紫妹》中的紫薇紫藤紫荆好像和尊贵没什么搭界,它们紧紧联系着的是“寻常百姓家”,在路边在桥边在湖边在屋边在墙边,在你我的身边都很容易见到它们的身影,“三紫妹”就像邻家小妹,象征着活力,象征着吉祥,给人以亲切美好的感觉。</p> <p>紫薇,杭州到处可见,一不留神,就有一支顶端缀着花球的枝条在你眼前颤抖。紫薇的别名很多,比较有特色的是百日红、痒痒花、无皮树。紫薇花期长,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紫薇树型优美,花色艳丽,舒展的枝条,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紫薇可长至六七米高,寿命也很长,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咏。“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等均是对紫薇的赞美,赞其不畏炎热酷暑,花艳怡人。</p><p>此组照片主要拍自城北体育公园、西湖大道、闻涛路钱塘江岸健步道。</p> <p>明 高攀龙 《紫薇》</p><p>小窗当北牗,</p><p>日夕生凉风。</p><p>最爱竹丛里,</p><p>忽亚一枝红。</p> <p>明 薛蕙 《紫薇花》</p><p>自入长安帝子家,</p><p>一年一见紫薇花。</p><p>花开花落年年事,</p><p>不管愁人鬓又华。</p> <p>唐 杜牧 《紫薇花》</p><p>晓迎秋露一枝新,</p><p>不占园中最上春。</p><p>桃李无言又何在,</p><p>向风偏笑艳阳人。</p> <p>宋 杨万里 《紫薇》</p><p>似痴如醉弱还佳,</p><p>露压风欺分外斜。</p><p>谁道花无红十日,</p><p>紫薇长放半年花。</p> <p>清 张鹏翮 《紫薇花》</p><p>紫薇花最久,</p><p>烂漫十旬期。</p><p>夏日逾秋序,</p><p>新花续放枝。</p> <p>唐 白居易 《紫薇花》</p><p>一丛暗淡将何比,</p><p>浅碧笼裙衬紫巾。</p><p>除却微之见应爱,</p><p>人间少有别花人。</p><p><br></p><p><br></p> <p>宋 释道潜 《夏夜》</p><p>杀更声里乱啼鸦,</p><p>十二屏山捲碧纱。</p><p>海月轻攲光未没,</p><p>隔墙犹照紫薇花。</p> <p>紫藤,又名藤萝、朱藤,原产我国,一般在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开花。紫藤也是长寿树种,只要有充足的阳光和水肥,年年花繁叶茂,紫云烂漫。适合栽种于假山、池边、湖畔、石坊等处,一般都建有棚架,利其攀援缠绕,有的藤架长达一二十米,形成长长的花廊,花开时节,串串花序,悬挂枝间,人行其下,若入画中。紫藤不仅其花可观,一些经年长成的紫藤,株蔓蜿蜒虬曲,老桩横斜,花芽萌发时候,有历经沧桑,枯木逢春的意味,别有韵致。紫藤也是传统水墨画的重要题材之一。</p><p>本篇紫藤主要摄于花港、花圃、西溪湿地花朝节、钱王祠。</p> <p>唐 李白 《紫藤树》</p><p>紫藤挂云木,</p><p>花蔓宜阳春。</p><p>密叶隐歌鸟,</p><p>香风留美人。</p> <p>唐 白居易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p><p>藤花无次第,</p><p>万朵一时开。</p><p>不是周从事,</p><p>何人唤我来。</p> <p>唐 白居易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p><p>慈恩春色今朝尽,</p><p>尽日裴回倚寺门。</p><p>惆怅春归留不得,</p><p>紫藤花下渐黄昏。</p> <p>宋 陆游 《秋思》</p><p>一篇旧草天台赋,</p><p>六幅新传太华图。</p><p>占尽人间清绝事,</p><p>紫藤香起竹根炉。</p> <p>唐 李德裕 《潭上紫藤》</p><p>故乡春欲尽,</p><p>一岁芳难尽。</p><p>岩树已青葱,</p><p>吾庐日堪爱。</p><p>幽溪人未去,</p><p>芳草行应碍。</p><p>遥忆紫藤垂,</p><p>繁英照潭黛。</p> <p>宋 戴表元 《蝴蝶》</p><p>春山处处客思家,</p><p>淡日村烟酒旆斜。</p><p>蝴蝶不知人事别,</p><p>绕廧间弄紫藤花。</p> <p>南北朝 虞炎 《玉阶怨》</p><p>紫藤拂花树,</p><p>黄鸟度青枝。</p><p>思君一叹息,</p><p>苦泪应言垂。</p> <p>紫荆花也是原产于中国,喜光照,野生的多为乔木,我们现在园林中常见的多为丛生的灌木,枝丫直挺,春季开花,先花后叶,花朵成簇,密集如团。和其他绝大多数花树不同,它的花开无定数,没有固定部位,从枝端到根部都可能开出花来,故有“满条红”的美称。有些看似苍老的枝干上,冷不丁地也会开花。花呈紫红色或粉红色。</p><p>"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紫荆花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同胞骨肉分而复合的团聚之寓意。所以紫荆花是象征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意思。</p><p>本篇紫荆花主要摄于中河清泰立交下桥边,胡雪岩故居外,羊坝头、青年路民居外。</p><p><br></p> <p>元 张雨 《湖州竹枝词》</p><p>临湖门外是侬家,</p><p>郎若闲时来吃茶。</p><p>黄土筑墙茅盖屋,</p><p>门前一树紫荆花。</p> <p>唐 朱绛 《春女怨》</p><p>独坐纱窗刺绣迟,</p><p>紫荆花下啭黄鹂。</p><p>欲知无限伤春意,</p><p>尽在停针不语时。</p> <p>宋 卫宗武 《紫荆花》</p><p>稼艳压春葩,</p><p>葩成叶始芽。</p><p>未张青羽旆,</p><p>先糁紫金砂。</p><p>谱接三荆树,</p><p>名齐连萼花。</p><p>移根向深谷,</p><p>寂寞爱繁奢。</p> <p>《见紫荆花》</p><p>唐 韦应物</p><p>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p><p>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p> <p>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p><p>风吹紫荆树,</p><p>色与春庭暮。</p><p>花落辞故枝,</p><p>风回返无处。</p><p>骨肉恩书重,</p><p>漂泊难相遇。</p><p>犹有泪成河,</p><p>经天复东注。</p> <p>本篇由NNGGYY和CCDDGG共同拍摄。照片均摄于周边,都是一些小图小景,没有大场景,也是因地制宜,因景而异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