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危难之时显身手</p><p> 2020年8月17日,永远铭记这一天,文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最大泥石流肆虐,历史上最大的洪峰,它肆虐着文县县城及各乡镇,它冲毁了我们美丽的家园,泥石流、堰塞湖、山体滑坡、河堤垮塌、道路中断、桥梁被毁,城区、新区全部着洪水淹,刹那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全城停电,当时公司副经理朱芳红接到文县工信局副局长谢世刚电话通知,移动己开启超级基站,网络信号最多只能坚持5小时,情况紧急,电力抢修工作量太大,抢险任务异常繁重。</p> <p>暴雨来袭沉着应对</p><p> 一个团结的集体,就是一个充满战斗力的集体,一个打有准备之仗的团队,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团队。在汛期还未到来之前,城关供电所就认真制定了防汛保电方案,开展设备大检查,做好了各项物资准备工作,进入汛期,针对全镇降雨集中、水位不断上涨的实际,全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全力保障电力设施安全运行。</p><p> 8月17日中午12时10分,暴雨越下越大,公司防汛应急指挥中心通知各所全力做好防汛应急措施,接到通知后,城关供电所迅速召开防汛会议对抗洪保电进行了部署安排,启动了应急方案,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灾情发生后,城关供电所迅速成立电网抢修施工队,立即奔赴受灾现场进行抢修,现场了能灾情后,所长周文平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抢修方案,为及时恢复供电奠定了基础。</p> <p>领导干部身先士卒</p><p>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除了全力抢修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我们才不辱使命”城关供电所所长周文平掷地有声的说。在这场与自然灾害较量的战斗中,正是周文平带领全所上下科学组织,靠前指挥,用无声的行动,成为所内员工心中坚强的主心骨。</p><p> 8月17日14时20分,城关供电所干部职工就全部来到了工作岗位,抢修人员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抢修,所长周文平更是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带领所里员工转战多处现场,认真巡查每个受损线路,找到故障点后,并认真的做好笔记,立即部署抢修方案;副所长朱继平也带领专业抢险组成员李学锋、王小林、赵鑫杰等人分组奔赴文县县城的大街小巷,查找故障,维修线路设备。</p><p> 8月17日下午16时05分,城关供电所抢修112文城二线,通电20分钟,线路又被水毁,无法供电;17时20分左右又开始抢修文城一线,在20时10分左右,又恢复了文城一线部分供电;20时40分左右,文城一线跳闸;当时河水继续上涨,城关供电所抢险员工继续排除险情,第一时间恢复了县应急指挥部、县政府、医院、学校,移动基站等电源,在滨河路积水齐腰深,河堤随时会被淹没,晚上23时20分,恢复了城区东街供电,保障了信息通讯的畅通。</p> <p>党员带头率先垂范</p><p>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幅抗洪保电画面就是一首赞歌,在这场轮番上阵的暴雨中,城关供电所党员坚守岗位,率先垂范,彰显了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负责任”的奋斗精神。</p><p> 一个个胸前佩带着党徽的共产党员,一支支“共产党员突击队”,他们全力以赴,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p><p> 接到险情报告后,共产党员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各个现场进行事故抢修,一张张因风吹雨浸烈日晒,红得发紫的脸却因任务紧急干劲十足;一双双因彻夜抢修不眠,充满血丝的眼睛,因为责任和使命,虽然迷蒙却依然显得干练而精神;一只只因上杆、下杆、拉线、紧线的手指从磨破的手套里钻出来,虽然有点机械麻木却依然娴熟有序,这就是城关供电所的党员们,面对一个个险情,周文平、王小林、朱继平等名共产党员始终战斗在电网抢修施工第一线,清理路障、疏通水沟、立杆架线,他们始终工作在任务最艰巨的岗位,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体电力员工树立了楷模。</p> <p>众志成城抢险保电</p><p> 暴风雨的袭击,冲毁了道路桥梁、刮倒树木电杆、冲断电力线路,却冲不垮、刮不倒城关供电所全体党员干部员工的抗洪保电的坚强意志,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员工,再到广大群众,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坚守在抗洪保电现场,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无私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为受灾群众送上了光明。</p><p> 由于倒伏树木砸倒、砸坏的线杆,线路很多,文县全镇都存在许多故障,为了早日恢复供电,抢修人员只能不顾连续作业疲惫,修复一个故障即刻马不停蹄的抢修下一个故障,饿了就吃口方便面,渴了就喝口矿泉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周围的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p><p> 目前,截止8月21日下午,在抢修人员昼夜奋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全城电力供电全部恢复正常,城区公变80台投用67台,未投6台,专变61变,投用42台,未投用19台,全镇抗洪保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