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日头条”的理解误区

Void

<p><b>“内容的搬运工、技术驱动、没有编辑”</b></p> 头条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没有编辑,这个蒙蔽了大量的人。实际上头条投入了无数的人在做tag、运营策略优化、内容审核和打标签等,这部分就是头条的运营,但不用编辑的名义。<br> <br>所以各家在做个性化分发的投入都是很小的。实际上如果没有大量的编辑做基础的tag校验等工作,个性化分发也不可能准确。<br> <br>在各家都投入很小的情况下,头条还是保持着非常清醒地同步加大对技术、运营人员的投入,这样就使得它是一家独大。<br> <br>给别人的假象:<br>  <br>除了头条和一点资讯(当时的),所有的内容管理层都对”优质内容“有一种”谜之自信“。引申起来,就是,”专业“败给了”用户“。张一鸣是做用户产品的,别人是做内容产品的。<br><br>所以,各家在判断的时候,一直有两个理由认为自己有能力赢,第一个就是”优质内容的制作和判断能力“,第二个是”个性化容易形成信息茧房“,这两个束缚了各家的发展。但是这两个都是从专业的角度来判断,而非从”用户“的角度来判断。<br>  <br>头条是第一个适应于移动端的新闻客户端,就和微信重新定义IM的标准一样。但是同时,张一鸣总是强调他们不是做新闻的,只是内容的搬运工,这个也蒙蔽了不少人,实际上他们就是新闻客户端。<br><br>但因为总是强调今日头条不是新闻客户端,所以他们的发展也就没有了禁忌,可以横向发展。而且大量低端用户看到的内容也不认为自己是在看新闻,一看觉得内容和自己的贴近性很强,然后粘性就很高。 腾讯这边有个反面案例,腾讯关闭腾讯微博的原因是因为上面有太多新闻垃圾食品,内容缺乏质量甄别和编辑编排。这恰好说明了腾讯跟头条之间的认知差。 <b>个性化推荐</b> 今日头条是第一家真正做了本地这个频道的,当你坐火车经过北京合肥广州时,你刷到的新闻是不一样的。<br><br>今日头条最初利用微博(包括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开放平台,获取用户的信息(包括转发、评论、关注等),形成了用户兴趣的原始积累。用户上去之后可以发现我的好多好友在头条看过什么内容、评论了什么内容、转发了什么内容,在头条都一清二楚。这就是最初的个性化,但已经和传统媒体大不一样了。后来还有通讯录上传,那就更能体现你的好友在看什么了。<br><br>最初的今日头条应该是想做社交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并重的,后来才着重个性化阅读,或者说,将社交当做个性化的一个维度。<br><br>个性化分发之后,今日头条找到了核心对外输出的点:时长。此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新闻APP以时长作为核心指标,都是内容影响力什么的。<br><br>头条早期时候推荐算法并不强,主要是靠产品创新来技术策略来解决问题,最初也没有很高的个性化,只是最简单的高热展现。直到后来百度凤巢工程师的加入,今日头条的算法才有一个质变。产品的核心指标开始变得明确:CTR × 时长,更精细化的CTR驱动。<br><br>今日头条的核心一个是个性化,另外一个是总刷总有,真正第一个为移动端设计的新闻客户端。当时网易搜狐还是编辑排版频道位置那种门户平移过来的,在今日头条把时长作为一个点之后,各个新闻客户端+浏览器都开始慌张了,认为都认为今日头条这才是最正确的道路,所以也就都开始追求时长。<br><br>  当产品的核心指标变成CTR和时长后,推荐算法的使命就是忠实的反应和放大用户的需求,机器学习就是民主的暴力。而作为新闻看门人角色的编辑,以及编辑背后一整套基于门户时代构建的内容体系,像个工业时代的手艺人,不再重要了。<br><br>因为内容排序,不再依赖人的审美判断,而是因式分解。F=ax+by+cz,以前ABC的系数是认定,你准备好这个素材,现在机器决定哪个参数,就基本上有时候不太好解释的。机器学习持续的流程优化能力,相较于人工是恐怖级别的碾压。<br><br>或者说,头条最初胜出的核心不是靠个性化,而是靠使用门槛超低的体验:一上来啥都不用选,猛推高点击文章,在后续使用中人-算法持续互动,个性化逐步体现。<br><br>一点资讯的早期核心员工说,在理解用户上,当时所有头条的竞品都和头条差了一个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