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失踪之谜

杨工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980年6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里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此时,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是第7天了。沙漠飞来的噩耗震惊了1980年的中国,国家曾组织了前后4次大规模的寻找,却始终没发现他的任何踪影。在此后的若干年里,许多敬仰彭加木的民间人士自发组织探险队,到罗布泊寻找彭加木,也都以无果告终。彭加木的失踪成为20世纪世界科学界之谜,三十多年间,许多当年的亲历者都曾回忆过他失踪前后的事情,坊间也传出许多关于他失踪经过的版本。然而时至今日,彭加木的遗体没有找到,他的失踪之谜也没有解开。</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彭加木(左)1964年考察新疆时留影</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也是在那一天,原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所长、时任罗布泊科学考察队副队长的夏训诚,在从北京返回乌鲁木齐的火车车厢中,听到了这个令他无法相信的广播。在北京的家中,83岁的夏训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唏嘘不已。</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当时全车厢的人都一下子安静了,我更是不敢相信,彭加木是我的战友和同事,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赶快赶回去,到现场去找他,救他。”夏训诚说。</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事实上,夏训诚当时本该和彭加木在一起。他们一起筹备了赴罗布泊的科学考察队,并制定了三期考察计划,夏训诚任副队长,彭加木任队长。但是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夏训诚突然接到了中国科学院的通知,让他参加考察团,赴美国进行沙漠考察。</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征求彭加木意见时,彭加木态度鲜明地劝说夏训诚赴美考察,不能失去难得的好机会。“他还说,从长远看,这次进入罗布泊的项目考察,关键性的专业考察是在来年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夏训诚回忆道,彭加木随信寄给他一百多张此前中国考察队在罗布泊拍摄的幻灯片,他建议夏训诚把这些照片带到美国去,并告诉全世界: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已经踏上了罗布泊这块世界瞩目的神秘之地。</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些照片确实在当年的美国科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然而让夏训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多月后,彭加木永远消失在罗布泊,再也不能兑现和他的科考之约了。</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80年的中国,新闻传播还只限于报纸和广播,电视都尚未普及,发出第一篇关于彭加木失踪新闻报道的人,是新华社驻新疆分社记者赵全章。</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80年6月20日,赵全章到乌鲁木齐机场送人,新疆八一农学院的副教授徐鹏告诉他,自己无意间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得知,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了。</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样的信息在当时是要严格保密的。出于记者的新闻敏感,赵全章在归途中,特地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门口下了车。他在新疆分院值班室核实了彭加木失踪的情况,写出了关于此事的第一篇新闻稿,但只是作为新华社内参报到了北京,并未准备公开发表。</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于是供领导看的内参,这篇新闻稿中提出搜索彭加木工作中的困难:只有一两架飞机,地面搜索人员也很不够,意在呼吁加大搜索力量。</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翌日——6月21日,新华社社长穆青看了内参上这一新闻,当即决定:发公开稿。</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经过中央领导批示后,新华社新疆分社在6月23日晚上,发出了关于彭加木失踪的第一条电讯。在此之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已经提前去看望了彭加木的夫人夏叔芳,让她心里有所准备。</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二天,全国的媒体都铺天盖地地以各种形式播发了这条新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进入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时候,不幸失踪。</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消息一出,举国震惊。</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次寻找的毫无结果,彭加木失踪成了当时全国最牵动人心的事情。在彭加木失踪之处,附近的居民自发组织起寻人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信雪片般地飞向新疆,一时间,彭加木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许多人为他的事迹所感动和激励。</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过去的100多年间,罗布泊一直被视为一片神秘的土地。从19世纪末开始,这里就曾吸引一批又一批中外探险家千山万水地来到此地,探究这片沙漠深处的秘密。死亡的威胁,也不曾挡住人们走近它的脚步。在彭加木失踪16年后,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壮举的探险家余纯顺,在一场突然而至的沙暴中不幸遇难。</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片极具危险的“死亡之海”,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79年的冬天,刚刚率领科学考察队从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归来的夏训诚,突然接到新疆考古所副所长穆舜英打来的电话。穆舜英在电话中说,由中日联合组成的《丝绸之路》摄制组即将来新疆,在罗布泊附近进行实地拍摄。夏训诚被聘请为“顾问”,要组成一个“先遣队”进入罗布泊打个前站。</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罗布泊在上世纪60年代被列为军事禁区,又因“文革”的关系,此地的科学考察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对夏训诚来说,能够再次进入罗布泊就像是“圆梦”一样,兴奋之余,他突然想到了老朋友彭加木。</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致力于沙漠治理的夏训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新疆进行考察和研究,因工作关系与彭加木结识多年,“我知道他一直想去罗布泊找钾盐,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夏训诚说。</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于是,他把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告诉了彭加木,彭加木当时竟高兴得跳了起来,连说“太好了”。夏训诚现在仍然记得,彭加木当时像孩子一样握着他的手,一直恳求他帮忙,与有关单位联系参加这次考察。</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夏训诚回忆,当时联系的过程颇为复杂,罗布泊毕竟是几十年的军事禁区。“据我了解,《丝绸之路》摄制组此行进入罗布泊,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的。”最终,执着的彭加木还是得到了这次进入罗布泊的机会。</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先遣队”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考察的组织,但是每一个队员都有自己心里的“小算盘”,作为地理工作者,夏训诚关注罗布泊的自然环境变迁情况;而对于彭加木来说,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延续上世纪60年代未完成的考察计划,在罗布泊寻找钾盐。</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罗布泊地区第一次向非军事人员开放。20余天的时间里,6辆吉普车组成的车队穿过了沉寂的荒原,穿过楼兰古城和白龙堆雅丹,在完成了几次横向与纵向穿插罗布泊西部的考察后,“先遣队”成功地回到了乌鲁木齐的基地。</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离开基地的前一天,彭加木向夏训诚提议,由他俩牵头,上书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建议正式组建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彭加木此时提出考察计划,已不仅仅为了他寻找已久的钾盐矿。一个多世纪以来,俄国人、瑞典人、日本人一次一次来到罗布泊考察、探险,写出了许多关于罗布泊的文章,以至于国外竟有一种言论:“罗布泊在中国,而罗布泊的研究在外国”。彭加木向夏训诚表示,要夺回中国科学家在罗布泊的发言权。</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几天以后,彭加木正式调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这无疑对组建罗布泊考察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80年初,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正式下达了成立罗布泊科学考察队的文件,并决定由彭加木担任队长,夏训诚担任副队长。</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彭加木心中多年的夙愿,即将达成。</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根据计划,这次对罗布泊的综合考察分三次进行。1980年的第一次考察主要是路线考察,时间定在1980年的5、6月间,第二年再进行后两次考察。</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一次考察之所以定在这个月份,是因为这时正是沙漠荒原风沙季节和酷热季节的‘空档’。”夏训诚说。但是他认为当时的计划并不周全,“我们当时不知道,实际上罗布泊地区并没有这种‘空档’,或者说很短促。”</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考察队正式开始“招兵买马”。夏训诚主持组建队伍的工作,他从新疆分院的好几个部门抽调了6名专业人员和3名司机、一名后勤,这十位同志组成了一支罗布泊科学考察队。</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5月3日,由彭加木率队,罗布泊科学考察队从乌鲁木齐出发,正式向罗布泊进发了。因为在出发前突然接到去美国考察的通知,夏训诚遗憾地错过了参加第一次路线考察的机会。</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夏训诚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建议组建考察队时,彭加木曾悲愤地说:“我不希望在罗布泊全是外国人留下的足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觉得应该把自己的骨头埋在罗布泊,使它的土壤多一点中国的有机质!”</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彭加木的真实想法。如果说科学探索总需要牺牲,他是在进入罗布泊之前,就已经作好了牺牲准备的。</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夏训诚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一个多月以后,彭加木的话一语成谶。</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彭加木在罗布泊最后的照片</span></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作为对罗布泊的第一次深入性考察,彭加木的计划是十分大胆的。他打算率队从北至南,纵穿罗布泊。在他看来,只有纵穿罗布泊,才能弄清这个神秘之地的真实面目。</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但是,第一次纵穿并未成功。彭加木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在5月9日开始进入湖区,有一个七人探路小分队,自北往南纵贯罗布泊湖底。湖表面已没有水,有些地面松软陷车,有些地面则比较平整。汽车车胎由于锋利的盐晶块切割,损耗过大,无法继续前进。”那天晚上,考察队只能原地宿营。因为当时所带的汽油和水都消耗了不少,彭加木只得决定原路返回,重新补充油、水之后再度前进。</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湖底的盐晶块是前进的极大阻碍,最终用来给考察队开路的,竟然是队员们手中十几磅重的大铁锤。这个方法也是彭加木提出的,最初遭到队员们的一致反对,大家认为在罗布泊湖底用铁锤人工开路简直是天方夜谭。</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彭加木拍摄的考察队在库木库都克的帐篷及卡车</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事实证明,彭加木的意见是正确的。5月30日,考察队重新出发,又一次到了这个地区,大家拿着铁锤下车,一锤一锤地把车轮前的盐晶块砸碎。汽车颠簸前行,直到他们找到了古河道的入湖口,路才一下子平顺了起来,盐晶块对车行的阻碍得以解除。</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汽车沿着古河道走了两天,终于完成了纵贯罗布泊的计划。沿途,考察队进行了简单的地质勘探,彭加木凿开盐壳,从下面瓦蓝色的沙层中取出一个水样,兴奋地对大家说:“这里可能有‘重水’!”能够在地域广阔的罗布泊找到重水资源,这无疑是对中国核物理工业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彭加木曾这样评价此次纵穿罗布泊的经历:“此次胜利的穿越盐壳地带,自北而南纵贯罗布泊干涸湖底成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这是前所未有的,对罗布泊洼地中心区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可算得是敲开了罗布泊的大门。”</b></p><p><br></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考察队在6月5日到达了考察的最后一站——米兰农场。进入米兰农场以后,考察队的队员们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按原定的方案,在米兰农场休息几天后考察队就可以启程回乌鲁木齐了。</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就在此时,彭加木突然向队员们提出了“东进计划”。这次考察原计划到7月3日结束,还有近一个月时间。彭加木建议暂不回乌鲁木齐,利用剩下的这些时间一鼓作气完成对整个罗布泊地区的考察。</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79年冬天,彭加木作为纪录片《丝绸之路》的“先遣队”成员之一,曾完成了对罗布泊西部的考察,这次,考察队又从罗布泊的中部纵穿而过,他计划在余下一个月的时间里,沿罗布泊东部北上,穿过疏流河直至敦煌,完成对罗布泊地区的全面考察,最后再回乌鲁木齐。</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虽然队员们已经非常疲惫,但最终大家还是决定采纳彭加木的建议。</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彭加木通过电报向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汇报请求批准。新疆分院接到电报后,经研究同意他们的计划,但一再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有情况及时与基地联系。</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准备出发,装汽油和水的时候,彭加木提议可以多装一桶汽油,少装一桶水。原因是从地图上看,到了库木库都克这个地方有水井,可以在这个地方补充水源。根据路程计算,到库木库都克只有400多公里,最多两天即可赶到。然而,在这一段路上,考察队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烦。</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6月11日,考察队一早从米兰出发,一直赶路到天黑。十几个小时,车子只走了58公里,还不到计划行程的一半。一路都是松软的沙石地,三辆车不是这辆陷进了泥坑,就是那辆困在了沙窝子,有时候几个小时才能把一辆车从泥坑里弄出来,此后的几天里也都是如此,结果,本来预计两天的路程考察队走了整整6天。</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6月16日下午6时左右,考察队终于赶到了库木库都克,此时大家都已是筋疲力尽,却不得不再次外出——由于行程被耽搁,出发时带的汽油和水此时都快要消耗殆尽了。</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库木库都克”是维吾尔语“沙井”的意思。从考察队带的那张地图看,这里确实标有水井。考察队支好帐篷,休息了一会儿,便立刻出发去找水。</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让彭加木和队员们大为失望的是,从下午找到晚上,这片茫茫的沙漠中根本没有水井的踪影。眼下,所剩的汽油只能供三辆车行驶几十公里;水,则只剩下一汽油桶,且已变质,难以饮用。没有水和汽油,考察队员们即刻就面临生命危险,几乎陷入绝境的考察队决定向部队紧急求助。</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6月16日晚上10时10分,彭加木亲自起草了发给部队的告急电报:“我们已到达了库木库都克以西大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请求紧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现有的水只能维持到18日。”电报发出后,正在大家焦急等待回复的时候,彭加木提出了新的建议。</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彭加木留下的最后一张字条</span></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向节俭的彭加木认为,用直升机运水太贵了。直升机飞行一小时,在那个年代要花2000多块钱,从驻军基地到宿营地,来回要飞好几个小时。他建议大家自力更生,尽量自己找水。</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不久前,他和别人闲聊中听说,年初的时候《丝绸之路》摄制组曾经在“八一泉”加过水。“八一泉”位于疏流河故道北岸,在库木库都克东北约30公里处。</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所以,彭加木建议开车再往东面去找一次水井,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队员们的全体反对。大家计算了一下,这一路线要用掉大概半桶汽油,大家一致认为不能再消耗本已不多的汽油,应该等与部队联系上以后,再作打算。</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二天上午11点半,考察队收到了部队发来的电报:“飞机18日到库木库都克送水,你们不要动,原地待命。”</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接到电报,大家都很兴奋。队员汪文先想把这一喜讯告诉彭加木,他拿着电文走出帐篷,却没有看到彭加木的身影。</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他以为彭加木只是去附近解手了,于是又回帐篷等待。一个小时后还未见彭加木回来,大家方感觉有些不妙了。</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此时,司机王万轩走出帐篷,到汽车上去取衣服。他突然发现右边的座位上有一张摊开的地图。这张地图是全队唯一一张地形图,彭加木一路上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他是从不把这张地图随意丢放的。</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王万轩把地图拿起收好,突见地图下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道:</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往东去找水井。彭17/6 10:30”</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彭加木失踪前留下的最后一张字条,纸条显然是这天上午写下的,日期上的“17”日还是“16”日改写的,大概是彭加木曾经一时写错了日期。此时大家才发现,彭加木的黄帆布包和那只能装两公斤水的水壶也不见了。队员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张字条,竟是彭加木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那天下午,所有队员出动寻找彭加木,他们按照字条的指引向东寻,沿着彭加木那双42号翻毛皮靴在沙地中留下的脚印走了将近8公里,都不见他的踪影。脚印却最终消失在盐壳地的边缘,搜寻一下子失去了方向。</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为了跟部队及时电报联系,队员们只得在晚上10点回到了营地,大家在营地里燃起篝火,把吉普车开到最高处,向东方开亮了车前大灯,并每隔一小时向空中发射一次信号弹。队员们希望,彭加木可以循着亮光,找到营地的方向。然而,彭加木消瘦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在队员们的视线中。</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6月18日凌晨两点,考察队正式发出电报:彭加木走失,下落不明。此时,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过去了16个小时。</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8日中午,直升机载着500公斤水找到了考察队的露营地,队员们获救了。第二天,部队又给他们送来三桶汽油。但是,经过队员们持续十几个小时的寻找,没有任何结果。</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搜寻中唯一的突破,是在一片岩石间发现了一张椰子奶油糖的糖纸,旁边还有人坐过的痕迹。队友们知道,这个牌子的奶油糖是彭加木随身携带的,但是沿着旁边的脚印追踪了几十公里后,脚印又在盐壳边缘消失了。</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于6月18日下午6点得到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晚上12点,副院长陈善明带着两名干部,由两个司机轮流开车连夜往马兰基地赶。19日早晨7点一到基地,他就会同基地的几位领导组成了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对彭加木的救援工作。一个大规模的寻找彭加木的战役拉开了帷幕。</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根据夏训诚的回忆,当年较大规模的寻找,一共有四次。</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一次寻找是在彭加木刚失踪时,6月18日到19日,队员们在宿营地周围进行了搜寻。</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二次寻找是在6月20日到26日,在收到呼救讯号后,当地部队和科考队员出动136人次,空军出动9架直升机、三架“安-2”型飞机,在出事地点东西50公里范围内进行地毯式低空搜寻。</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三次寻找是在7月7日到8月2日,117人,48辆车,29架次飞机,搜索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公里。</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我参加的就是第三次搜寻,当时公安人员还特意带着六条警犬赶到了罗布泊。”夏训诚说,可惜因为当地天气太热,警犬也丧失了嗅觉,并没有找到彭加木的踪迹。</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就在人们对彭加木的生还已经基本丧失了希望的时候,一家香港媒体竟然曝出新闻:失踪的彭加木在美国出现了。</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当年飞往罗布泊寻找彭加木的直升机</span></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此后数年,坊间一再流出关于他失踪的各种传闻,甚至曾有人怀疑彭加木是因找水跟队友起了争执,被人杀害。作为考察队的副队长,夏训诚虽然没有亲见失踪事件的发生,但他觉得这种猜测实在太过恶毒。他认为,彭加木失踪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有两种。</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其一,彭加木只身外出后迷路,被流沙掩埋。根据当时的天气记录,6月16日晚到17日上午,当地刮了一场8-10级的大风,黄沙滚动,天昏地暗。</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其二,彭加木在雅丹土包阴面休息时,被坍塌的松土掩埋。在库木库都克附近地区,分布着数百个大小不等、高低不一的雅丹土包,这些雅丹土包由比较坚硬的黏土层和疏松的细沙层构成,一刮大风,沙层极易坍塌,把人埋到底下。</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但这也仅仅是推测而已。从彭加木失踪一直到今天,人们其实从未停止对他的寻找,不断有人在罗布沙漠中找到疑似彭加木的“干尸”,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一具能够确定是彭加木本人。</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彭加木带领考察队进行的那次成功的考察,为后来的第二、第三次综合考察打下了重要基础,中国科学家终于逐渐夺回了罗布泊研究的发言权,改变了“罗布泊研究在国外”的被动局面。此外,根据他当年提出的关于钾盐的观点,数十年后,中国科学家经过大量努力,果然在罗布泊发现了超大型钾盐矿床,查明的钾盐储量超过了2.5亿吨,彻底摘掉了中国“无钾”的帽子。几十年间,人们一遍一遍用红色的油漆,重新填涂他纪念碑上被风沙腐蚀掉色的碑文。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彭加木曾用生命开启了中国科学界对神秘罗布泊的探寻。</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彭加木衣冠冢</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直至今日,彭加木仍旧身埋在茫茫沙海里。罗布荒原可以掩埋一个人的身体,却无法掩埋他带给人们的感动和激励:那种一往无前、不惧牺牲的科学精神,永远是指引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感 谢 您 的 浏 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再 见</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