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0.08.07日游摄团队紧锣密鼓驱车来到黄河岸边,拍攝纤夫表演,难得一见。纤夫是一门很古老的职业,随着船只的出现而出现;整个农耕文明的全盛时期,江河横溢,百舸争流,千帆竟发,农林牧副渔等行业众多的生产用品和产出物质,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繁杂的日常物什和衣食需求,大多要靠船只来运进运出。</p><p><br></p> <p>纤夫指的是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人;古代船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当船遇到险滩恶水或搁浅时,就必须靠很多人合力拉船,变衍生出纤夫这个职业;古时候交通不便,煤、木材、农副产品以及日用品只能。</p> <p>据史书记载,早在隋朝,就已大量地使用纤夫,公元605年8月,即隋炀帝大业元年,杨广第三次通过大运河到扬州巡游,出动船舶数千艘,尾首连绵二百余里,光纤夫就达八万多人。</p> <p>纤夫拉纤为什么不穿衣服?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能穿几天?拉纤时要频繁下水,在时间上容不得宽衣解带,即使有时间穿上衣服,也会因为浸泡在水中的衣服会给纤夫在水中前行时产生阻力,甚至浸泡在水中会与皮肤产生摩擦,导致皮肤磨损生病。</p> <p>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会儿岸上,一会儿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湿,湿了干,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诸多不利原因,所以倒不如不穿衣服。</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2, 1, 6);">“纤夫”是指那些拉纤为生的人,当年河上百舸争流、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纤夫在那时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屈着身子,背着僵绳,步态一瘸一拐的往前迈。有许多纤夫拉纤的时候是不穿衣服的,春、夏、秋季,温暖的时节多是光着身子,即使面对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2, 1, 6);">纤夫除了拉纤之外,就是会喊一口沙哑的船工号子,每当逆水行船或遇上险滩恶水时,全靠纤夫合力拉纤,号子声声,空谷回荡,是底层对生活的无奈与斗争,而纤夫则处之泰然,生活太苦,太残酷 。</span></p> <p>以前碛口不时会看见黄河岸边赤裸着膀子的纤夫喊着号子,拉着破旧不堪的木船,还能保留着原始情景。据领队小李老师介绍:“当地纤夫现存就这几个人,随着时间推移,不久将来会消失灭迹!青壮年也不愿意当纤夫,慢慢地便再也没有黄河纤夫的身影了。”据黄河纤夫领队介绍,这次拍摄专题是专门组织起来的活动,不然根本拍不到类似的画面。</p> <p>“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古老而浑厚的音符,坚韧如刚的黄河纤夫,在历史的岁月里依旧静好,纤夫那弓背哈腰的身影,将永远留在人们对黄河纤夫依稀的记忆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