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两天在朋友圈发了一家老小游玩的照片,不曾想收到有些日子没在朋友圈出现的丰顺人家文秀姑娘发来的信息。</h3><h3>在佛山,我家与她家住在两对门,因为都来自梅州,有共同的语言,两家关系很要好。</h3><h3>虽然我一家于几年前回来乡下生活,我们仍没有失去联系。有去佛山的时候,两家人仍会见见面。</h3><h3>我比文秀年纪大三岁,她的丰顺口音总将我喊成过(高)中。她家经营一间百货日杂,生意十分繁忙,难得有空的时候,我们会在一起聊小孩聊家乡。初相识时她说有同学在大埔泰安楼,她曾到过大埔,大埔非常美,大埔的甜粄非常好食。她说的这些让我这个害怕与人打交道的心放下了戒备。</h3><h3>文秀与家公家婆一起生活,老人将经营了一辈子的百货店交给文秀夫妇,帮忙着带孙子,虽然年轻人忙碌,一家人在一起,显得其乐融融。</h3><h3>文秀姑娘在我眼里是勤快俭朴灵活的客家妹子,对待老人温和有礼,从没在我们面前数落抱怨老人的不是。在这点,我要向她学习,因为我会与我家公因一点小事产生一些争执,现在想来,完全没什么必要。</h3><h3>我与文秀姑娘比较相像的一点,不喜穿着打扮,整日素面朝天,每天忙着做事煮饭带小孩。有些外省邻居很好奇问,是不是客家人都不喜欢打扮?每天只知道挣钱,不懂享受。对此问,我俩只是笑笑,也许传统勤劳真的是客家女人的天性吧。</h3><h3>文秀的家公于前几个月因病去世,让她一家人都难过万分。我朋友圈的图引起了她的伤感,我也难过。文秀好姑娘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鞭策着我,收起自己的坏脾气,对老人宽容再宽容些。能成为一家人,那可不是一般的缘份,珍惜与感恩才能让我们生活的更安心。</h3><h3><br></h3> <h3>都说世界上最难理清的是婆媳问题,今晚看到表嫂的朋友圈,亦触动良久。<br></h3><h3>表嫂个子不大,与表哥在深圳经营汽车配件。做事麻利,善交谈是表嫂的特点。即使是要忙店铺的生意,表嫂仍将三个小孩打理的非常好。这是让我很佩服的地方,三个小孩,我想想头都大。家里能娶来表嫂这样的好姑娘,我们都为表哥感到庆幸,为舅妈庆幸。我们都很怕有婆媳关系恶劣吵吵闹闹的亲戚朋友,因为我们会对此无所适从,束手无策。</h3><h3>表嫂的言语让我心中感到温暖,让亲人们都感到温暖。常存感恩之心,是一家人最好的福气。</h3> <h3>这个暑假,很多小升初的家长在忙着给小孩找好的学校。</h3><h3>谢同学的哥嫂要将小孩转到私立中学读初中,过程颇费周折。</h3><h3>谢同学在乡下的父母了解到孙子读书需要一笔不小的花费,马上将节省下来的钱塞到儿子儿媳手中。双方塞来推去的,一方坚持要给一方坚持不收,我目暏了这个过程。</h3><h3>父母的心永远为小孩着想考虑和担忧,即使他们待在偏僻的乡下,即使他们觉得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使不上什么劲。</h3><h3>谢同学父母说,老人节省一些没什么,孙子的教育可不能耽误,儿子儿媳肩负着买房买车读书的压力,太辛苦了,做爷娘的,尽份心分担分担。</h3><h3>老人多么朴实的话语,昏暗的灯光中我明显看到了谢同学哥哥的眼眶红了。</h3> <h3>以上三个画面,让我更加体会到,有爱才是家,愿我们都学会感恩,让家更温暖更和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