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怀着对伟人的敬仰,带着对红色革命精神的崇尚,在富源县教育体育局的组织下,我校12名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一起,于8月15日踏上开往南昌的高铁。</p> 8月16日上午,乘车5个小时左右,我们抵达了井冈山脚。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这里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与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 <p>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重温着主席诗词,踏上井冈山这片热土,切身感受伟大的革命精神。</p><p>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我们走进了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岁月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揣“改造中国和世界”“救民于水火”的远大抱负,坚定革命信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样的信仰引领着无数的中国人前仆后继。</p><p><br></p><p> </p><p><br></p> <p>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井冈山烈士陵园。站在肃穆的陵园前,我们敛去了平日的喧闹,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英勇抗争的故事,向党旗庄严地宣读入党誓词,并为逝去的英烈鞠躬默哀致意。</p> <p> 这些长眠于井冈山的英烈们共有48000多名,除15744人留下姓名外,其余30000多名连姓名也没留下。到底是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我想,应该是信仰的力量!坚信革命能够成功,坚信自己的奋斗有价值,坚信自己的死亡将成为走向胜利的铺路石——这就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蔑视死亡、超越死亡的原因。</p> <p> 随后,我们在黄洋界上漫步,仿佛听到“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看那蜿蜒曲折的小道、锈迹斑驳的炮台、青苔点点的旧战壕,探访遗址旧地,凉风习习,一股革命情怀萦绕在每个人心头。</p> <p> </p><p>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参观纪念馆。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处风景,所看见的每一件物品,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触动,给我们留下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p><p>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只有两样东西可以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我们每一个人,总要有一种精神,一份信仰。井冈山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告诉我们,坚定信念,勇于胜利,不怕牺牲,永不叛党就是我们每名共产党员应恪守的精神。</p><p> 此次红色之旅,让我们通过行动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干革命、打江山的艰苦困难,使我们懂得了井冈山精神的真正含义,深刻领会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才能闯出一条跨越式的发展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