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年5月,2007年1月,2008年2月 龙门山银厂沟位于彭州,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成都及周边游客休闲避暑的首选之地。由于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在5·12汶川地震,银厂沟受到重创,小龙潭被垮塌的砂石掩埋,大龙潭两边的山体都出现滑坡现象,大龙潭已被掩埋,整个大龙潭不复存在。小龙潭一线在当地居民的开发下现在又形成了新的景点卧龙谷瀑布。 第一次前往银厂沟是2006年的五一节,沟内有好几座铁索桥连接沟的两侧,这是景区山门进去以后的第一座。 继续前行会有一个石桥,不过桥直行到大龙潭,过桥继续走可以前往小龙潭。 越往山上行进两岸的植被越茂密,进入大龙潭之前沟里的景色不出众。 大龙潭的沟口有一块开阔的水域,水清澈且寒彻骨,人造景观逐渐退去,显露出自然的本色。 继续往大龙潭方向前行,景区筑了水坝形成了大大小小连贯的水潭,清澈见底。 大龙潭之上是银苍峡,有一段很长的栈道,大龙潭里还有竹筏可以游玩。栈道上游人如织,当年也是热门的旅游地。 潭口由于落差的原因,形成了小型的瀑布,如今整个大龙潭都被掩埋。 沿着银苍峡的栈道一路上行可以到达山顶。 银苍峡内也有一座铁索桥,飞跨于两山之间,头顶是矗立的高山,脚下是深幽的河谷。 由于滑坡,银苍阁以上封了去路,于是银苍阁成了登山的最高点,银苍阁之后原本还有百丈瀑布,无缘一见。站在山顶俯瞰沟底,两块似翡翠般的水池就是之前提到的人工筑坝栏水的位置。 第二次前往银厂沟是2007年1月,原本计划是去九峰山赏雪,并登顶九峰山看云海,可是无奈何九峰山上雪太厚,于是转到银厂沟继续游玩。 大龙潭下那个清浅冷冽的平缓水池。 快要到大龙潭人工筑坝拦截的大大小小的几个水池,水是极美的靛青色。 即使是冬季,也还是有游客,山脚下雪已经融化,只有远处的屋顶可以看到雪的痕迹。 水流冲刷出一个一个小水潭,碧水清波,婉转清扬。 这是银厂沟最长的铁索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再次来到大龙潭,冬天的游客明显要少很多,山谷显得分外幽静。 冬季的水流也明显小很多,大龙潭这样看起来似乎并不出色。 大龙潭的潭口,水底铺满了小石子,堤坝之下就是刚才看到的小型瀑布。 潭中的水则碧油油,清幽幽。 继续前行雪又纷纷落下,路面湿滑难行。 雪越下越大,给水面蒙上了一层细纱。 沟谷中的雪已经厚厚的覆盖着山石和道路。 有幸观赏到山水雪景,内心自然是喜不自胜。 继续前行山高雪厚路滑,行至此处决定折回。 水至清则无鱼,这水中确实没有看到鱼虾。 退至沟口雪又消失了,没有人的山谷冷清而幽静。 <p>最后回头,不舍离去。</p> 在农家乐密集的地方偶遇一只狼狗,性格极好,温顺可爱。 第三次前往银厂沟依然是为了赏雪,遭遇了建国以来银厂沟最大的一场雪。还是筑坝栏水的位置,满眼都是白雪。 还是这座吊桥,从两边的石头上厚厚的积雪可以看出这次50年一遇的雪名副其实。 连山上的大王都忍不住下山寻找吃的。 大龙潭的石碑已经带上了白色的帽子,大龙潭里早已是银装素裹。 由于积雪太厚,放弃大龙潭银苍峡一线,只能留下一个大大的正面影像。 此次决定前往小龙潭,过了海汇桥有一片较大的水域,是人工筑坝形成的五龙湖。 沟谷中一片童话世界,远处的一片冰挂吸引了我。 冰天雪地的时候,小型的瀑布很容易形成冰挂的景观。 晶莹剔透,锋利无比。 继续在白茫茫的世界前行,对于身处十年才能看到一次小雪的地方来的人,这里简直就是乐园。 前往小龙潭的路全程都是这样的公路,由于老天爷的赏赐原本枯燥的旅程变得充满了乐趣。 终于到了小龙潭,潭下有一巨石,巨石上有一个亭子,一座铁索桥连接了巨石和岸边。 第一次来小龙潭,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小龙潭也在地震中垮塌了。 沿着山崖边的小路,可以近距离欣赏小龙潭。 冬天的小龙潭瀑布成了一道冰瀑,表面是晶莹剔透的冰,里面依然是淌泄的水流。 只有最寒冷的时节,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瀑布,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晓得有多美妙。 虽然寒冷冰封了瀑布,潭水依然流动着,在冰瀑后面仍然不断的有流水冲刷的小龙潭。 连续三年游览了银厂沟,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验,距离汶川大地震十二年过去了,虽然曾经的银厂沟再也回不去了,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银厂沟一定会逐渐恢复,再生,形成更多的美景期待着人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