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之汉方纯

谭亚红

<p class="ql-block">中国故事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 方 纯</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汉方在那?来自何方?</p> <p><br></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 <p class="ql-block">  我是古代赢姓始祖伯益的后裔,他的父亲是 “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皋陶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姓为赢。大禹继位后,他们父子仍深受器重。大禹原本打算禅位于皋陶,可皋陶又过早离世,于是晚年就授政于伯益。禹殁三年,伯益让政于启。从此,自尧舜以来,传位于贤能的禅位制度终结;从此,中国社会的“公天下”变成了天下为家。这便有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这便有了中国四千多年世袭王权的历史,也有了伯益“避居箕山”、“汉方养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治未病,黄帝的上工之术,中国的古圣之言。</p> <p class="ql-block">  也是祖训,也是家传!</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元年,居云阳,后徙衡山鹤岭葫芦坪船形湾的开衡始祖景璋,秉承华祖神龙遗训,常饮汉方,防病增寿,有传。</p> <p>  我则出生在四千多年之后戊申年丙辰月丁巳日的那一天,父亲看我生于那红色的年代,就取名红,还加字,唤叫湘斌。有了天然的颜值,仍需后天的修为。于是,我悬一壶于肆头,再把红贯和银花串在一起,又将夏草缠上野性的冬藤,搓成一条长长的历史线索。绝不服从今日之世俗,也要俯身傾耳已请,前去追寻古圣先贤遗留的道路,终容丹青与写作,也集百草于一身。</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 <p><br></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 <p class="ql-block">  相传有句古话: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说到是人体内湿气。首先会侵犯脾胃,然后停留在肾,继而侵犯心肺,同时,下侵肝,胆,膀胱等,不可避免。</p> <p class="ql-block">  如不及时排出,就会困在你的身体里,从而造成隐患。</p> <p class="ql-block">  汉方,祖上传承下来的秘方。药材,当然是野生的,按季采收,春夏枝叶,秋冬藤根,全手工泡制,纯清植物,不添加任何添加剂。</p> <p class="ql-block">  其汤,润,甘,醇厚!喝上几口,即便不在深山,也能飘然若仙。</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今中国千年的汉方纯!</p> <p class="ql-block">题目:中国故事之汉方纯</p><p class="ql-block">作者:谭亚红</p><p class="ql-block">职业:湘潭市作协会员</p><p class="ql-block"> 湘潭市岳塘区作协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专栏作家 </p><p class="ql-block">地域:湖湘文化发源地 </p><p class="ql-block">电话:18373215122</p><p class="ql-block"> 微信:tyh680320</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谭亚红,衡东人,多年来,容丹青与文学创作、集百草于一身。现为湖南省老干书画家协会会员、湘潭市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市岳塘区作协副主席。2024年,他的《汉方纯古方中药制作技艺》进入株洲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名录。在湘钢工作三十多年,他炼过焦,出过铁,看过皮带,轧过钢。也在车间、班组,厂、公司机关工作过。正是这些工作和经历,让他进入企业生活和工业文学的语境。就有了他的丁字说系列故事,就有了情感真挚的《旮旯》、《英雄联盟》、《铁军》,就有了有感而发的《蹴鞠》、《像雾像雨又像风》、《铁血》、《浮渣》和他的《挑战无极限》。那篇都是,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他的语言去尝试当下工业生产生活的“视界融合”,是他的情怀!更多的还是他的感恩!</p><p class="ql-block"> 几年来,他笔耕不辍,在《湘钢报》、《湘钢文艺》、《君子莲文艺》、《湘潭书艺》 、《湖南工人报》、《当代作家》均有作品发表,《湘钢文艺》也为他本人开辟了个人专栏《钢城星语》,他的丁字说系列故事在《湘潭作家网》</p><p class="ql-block">、《江山文学网》、《短文学网》、《中国散文网》发表后,许多作品即被《中国炼铁网》收录。2020年作品又相继在《华声在线》、《新浪》、《今日头条》、《凤凰网》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