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8)

奔跑的土豆

DAY7.關鍵詞:崩潰 都蘭-東河-成功-長濱-豐濱-磯崎-芭崎-鹽寮-花蓮 再牛逼的夢想,也抵不過傻逼似的堅持! 早上5點30分出發,下午7點到達,創下單日最長騎行距離-155公里。 大雨- 暴曬-陰天-小雨中騎行,感謝熱情好客的南投牧師夫婦,感謝美麗大方的台北女騎友,感謝給我拍照的阿美族導遊,感謝一路上為我加油的人們⋯⋯[抱拳][抱拳][抱拳] 一夜的暴雨⛈️,早上五點起床,發現大雨根本沒有停止的跡象,腦中閃過兩個想法,一冒雨繼續上路,今天走到哪兒算哪,二回臺東,坐火車到花蓮,反正大雨,加上今天的路又那麼遠,雨那麼大,肯定騎不到花蓮了。 一時間第二種方案佔據了主導。後來思前想後,想想不能留下遺憾,大不了只走一半,把一天的路程分成兩天走,反正還有一天預留的時間,最多台北少玩一天。還是那句話,除了蘇花公路,其他一定要騎下來👍。於是調整心態,整裝出發。 為什麼說奔潰,原因有好幾個,一是出門時的大雨,下了兩個小時才漸漸停了下來,二是路程本來就很遠,一般的環島這段路程是分兩天走的,為了趕時間,壓縮成了一天。三是補給,台11線沿線,人口不多,便利店也不多,到最後補給出了問題,沒水,沒食物,還好台北女騎友給的那根香蕉。四是芭崎頂,攻略上就說快到花蓮了有幾個上坡,沒想到這個上坡會是這麼的難,大概7公里左右的急上坡,海拔最高點大概250左右,後面緊跟著一座150左右的牛山,在騎了一天120公里以後翻著個山,真的崩潰,絕對的崩潰。 大雨,還是大雨,小心翼翼的前行。公路胎最怕雨水,易滑易破。 沒有大雨,在這裡應該能看個日出。 漸漸的雨停了,太陽試圖掙脫厚厚的雲層。 左面是大海,右面是大山,下面是稻田,很美 台灣的油價比大陸低多了⋯⋯ 遠處是台灣台東三仙台,位於台東縣成功鎮,相傳古時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曾於島上停憩,故名三仙台。三仙台的八拱跨海步橋,以波浪造型呈現,遠遠望去,十分壯觀 一路沿著海邊前進,遠遠就看到了前面的路,可騎起來卻是那麼辛苦,加之陣雨,體力消耗極大。 騎著騎著,豁然開朗。 山的後面就是花東縱谷,台9線。 心曠神怡 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東臨太平洋,一柱擎天,頗為壯觀 中午在豐濱鄉的711午餐,遇到了順時針環島的台北女騎友,相互交換了過來的路況,聊起了騎行,聊起了環島,最後臨走時還送了我一根香蕉,沒想到這根香蕉在芭崎頂的時候是那麼的珍貴。 炮台坡,無盡的炮台坡 寂靜的小漁港,盛產飛魚。路邊有很多原住民的小店,寫著薰飛魚乾。 走到這裡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騎著騎著,忽然前面一輛老款的佳美在我前面停了下來,當我還在想要幹什麼的時候,車上下來一個老太太和一個老先生,老太太手裡拿著兩瓶礦泉水,上前和我說:“先生,前面路還很長,這兩瓶水你拿好,你騎車要多喝水”整個人瞬間被感動。 從後面的交談中得知,夫妻二人來自南投,老先生是牧師,帶著夫人,自駕環島,很幸福的老兩口。 人生就像骑单车,有上坡就有下坡,有雨天就有晴天。 一顆被海風吹歪了的🌳 路边的树叶,被海风吹得轻轻沙沙作响,公路在这一刻无人走过。抬头就望见碧海藍天。温热的海风悄悄略过皮肤,闭上眼睛,却发现午后直射的阳光,一直照进了心里。 在这一刻,就在这一刻,幸福感,爆表了~~~ 我,風景,單車,組成一個穩定的三角,以一個穩定的速度前行,感受著身體與旅程不斷的內心對話,機械的運動醞釀著必然的高潮,強化了所有的感官~~~ 大雨又再次來臨 芭崎瞭望塔,绝佳的观海景点,地理位置極佳好,可以一眼暸望宽阔的太平洋美景,四周种满了各种遮荫的树木及鲜艳的花圃景观,只是上來的路,過於艱辛,掛小齒,以每小時5,8公里的時速前進,體力在前面早已消耗殆盡,後面的路程是一步一步熬過來的 這是一個熱心阿美族導遊幫我拍的一張剪影。這個導遊當時正好在帶團,幫團裡的遊客拍照片,見我是一個人騎車上來的,就走到我邊上說:“我來幫你拍張剪影吧,這裡的風景很美,不留個紀念就可惜了。”於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長下坡,沒想到下坡下好,後面又是一座山。 隧道,才剛過開始⋯⋯ 總算到了花蓮,花蓮大概是台灣東部沿海最有名的城市,想象中應該是個城市化的地方。實際一路過來才知道,東部就是台灣的鄉村。即便聞名如花蓮,因為處於地震帶上,又經常有颱風光顧,城市沒有高樓,感覺就像大陸的一個小縣城。 有時間可以進山去看一下太魯閣,可以入海去看一下海豚鯨魚。這次環島因為時間緊張,多少有點是作為一個儀式,為了環島而環島,所以捨棄了一些⋯⋯下次有機會,一定慢慢走。 待續,下一站:宜蘭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