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彼岸 归于彼岸——木心作品《豹变》代序节选

小雅木兰

<p>  人类会遭遇不可预知的灾难,但在符合文明的人性中,博爱(爱他人、爱生命)和生命意志力不会泯灭。——《豹变》代序</p> <p>  可以说我是从《豹变》的代序初识木心先生的,从来没有见过长达37页的序,童明先生的代序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豹变》这本书和木心先生文学艺术的纲领大旨。今天分享给大家代序里的一段,让我们品读两位好友惺惺相惜的君子之交,和童明先生对木心先生的深切怀念。当然文中所提及的“另一个维度”和“来自彼岸,归于彼岸的红胸鸟”也深深吸引了我。</p> <p>  《豹变》代序作者童明,原名刘军,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是木心作品的第一个英译者,和木心一生为友。</p> <p>  以下为代序节选正文。</p> <p>  </p><p> 我和木心相遇相知,在艺术代表的精神中加深友谊,于是彼此都感受到了:命运,可以是精致而美妙的。</p><p><br></p><p> 1993年8月的一天,我从美国西岸飞到纽约,兴冲冲前去拜访木心。他已经搬过好几次家,那时租居在杰克逊高地的一栋连体屋里,门口正对路口交叉处。我下午到达,他早就站在门前的楼梯上眺望,见我到了,快步下来,我们热烈拥抱。</p><p><br></p><p> 木心兴奋时,眼里闪光;沉思时,眼睛会像午后的日光暗下来。接下来的两天,我们不停地谈话,大小话题,东西南北。</p><p> 木心住的屋子成横置的“山”字,中间的厨房间餐厅较小,“山”字中间的一横短了下去。进了门,前面很小很小的一间算做客厅,一张桌,两把椅,右面墙上是红字体的王羲之《兰亭序》拓片;穿过通道,经中间的厨房间兼餐厅,后面一间是卧室。我们一会儿在前厅,一会儿在中间的厨房,晚上在后面卧室就寝,他睡床上,我睡地铺,继续说话,直到睡着。到了第三天晚上,木心半开玩笑地说:“童明呀,你再不回洛杉矶,我要虚脱了。”</p><p><br></p><p> 第二天傍晚,在街上散步,我向他重复我们谈话的一些亮点,木心突然说:“人还没有离开,就开始写回忆录了。”两人都不再说了,沉默。这句话我一直记着,一直在心里写回忆录,久了,反而不知如何落笔。</p><p><br></p><p> 谈话平缓时如溪水,遇到大石头,水会转弯儿,语言旋转起舞,激荡出浪花。第三天晚上,十一点半左右,坐在前面小厅里,话题进入平日不会涉及的险境,话语浓烈起来,氛围已经微醺。这时,街对面的树上一只不寻常的鸟开始鸣唱。木心打开门查看,我也看到了,是一只红胸鸟。我顺口说:“是不是红衣主教(redcardinal)啊?”后来,我向熟知鸟类的美国朋友请教,他们说应该不是,而是某种模仿鸟。</p><p><br></p><p> 通常的模仿鸟无非是模仿两三种曲调,而这只红胸鸟可以鸣唱五六中曲调,居然有solo的独唱,还有duet的和声。是天才的羽衣歌手,还是天外之音?最不寻常的是,它叫的如醉如痴,一直激昂到凌晨三点,等到我们躺下了,他才转入低吟。梦里还能听到它。</p><p><br></p><p> 木心说,我们的谈话触及了人类的险境,或许就触动另一个维度。这样解释有点神秘,有点儿暗恐,但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解释了。</p><p><br></p><p> 木心很在意这只红胸鸟,诗句里几次提到。我和木心一起亲历了那晚,知道整件事的不寻常,但无法转述。木心向丹青他们转述,再传出的叙述已经走样。比较准确的叙述应该是:那不是一只鸟,而是来自神秘世界的信使。</p><p><br></p><p> 我写这篇“序”,断断续续的,难免想到那个夏天,想起我对木心的承诺,似乎又听到了红胸鸟如醉如狂的鸣唱,不舍地把它留在记忆里,反复聆听,慢慢回味,突然间我意识到:木心先生已经不在了。心里,一片空白。</p><p><br></p><p> 翻开书,又能听见他谈笑风生,激昂时就像那只红胸鸟,来自彼岸,归于彼岸,一个和我们的时空交集的时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