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荣昌情缘】我见证了荣昌城乡交通的变迁

🌇韩桥

<p>  &nbsp;荣昌,我的第二故乡,我已扎根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工作和生活35年。</p><p> 1985年8月,从重庆一所建设工程学校毕业分配到荣昌工作,从那时起,我注定与荣昌的桥和路结下情缘。三十余载,我参与了荣昌城乡交通的建设,见证了荣昌发展的变迁。</p> <p>  20世纪80年代初,荣昌县城的面貌大多是旧城形态,城外穿城而过的是省道老成渝公路,每天数千过往车辆代表着荣昌的繁华。城内一条从外西尾街火车站到城东头的杨兴庙,可谓十里长街,11米宽的石板街巷供人车混行,人力板车、牛拉车、拖拉机亦穿行其间,街道两旁都是低矮的木质穿斗(逗)房屋,街旁的绿化多以梧桐树为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城区的桥梁和道路渐渐拆除改造或新建。</p><p> 县城里池水河同步进行着综合整治,我当时在城建部门工作,参与了河道上10余座桥梁的规划和建设,先后有矮桥子桥、莲花桥、南门桥、西门桥、海螺桥、警民桥、东门桥、红旗桥、海棠广场车行桥和人行桥等桥梁架设在池水河上,这些桥梁的建成投用,促进了荣昌城市改造的步伐。城区道路改造在同一时期迅速推进,莲花街、莲花广场、人民路、广场路、滨河路、宝城路等城市道路,畅通了城区交通。</p> <p>  在城建部门工作这20余年里,我见证了荣昌城区完成旧城改造到新区建设渐渐发展。城区从石板街巷到水泥混凝土街道,再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城市交通便捷发达,现代化气息日渐浓厚,特别是重庆直辖后的十年间,荣昌城市交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区新的规划建设将旧城拓展了3倍,由7、8平方公里建设到25平方公里,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荣昌城区的桥梁更多了、道路更宽了,海棠桥、香国桥等架设在濑溪河上,不但连通了两岸交通,使车辆收费过桥成为历史,更是成为城市的一道道风景线。迎宾大道、昌龙大道、香国大道等城市主要交通道路的建成,为北部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城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荣昌城市的发展变化不仅因幢幢高楼大厦兴起而发达,更在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呈现魅力、展示文明。说起城市交通发展的变化,还得说一下近几年实施棠城绿道建设的故事。荣昌城区共有四条河流环绕或穿城而过,城中的池水河位于老城区,连贯旧城与新区,规划建设河道主要是泄洪及渠化作用,硬质档墙、等宽河道中规中矩,始建于八十年代;濑溪河是城区最宽的一条河流,平均宽度70-80米,是荣昌人民的母亲河,整治工程既有河道治理功能,又有提升城市景观作用,二十一世纪初期为盛建时段;荣峰河是城区的第三条河流,随着城市进程,河道更多从环保、宜居及景观功能来规划建设;第四条河是玉带河,是城市黄金坡新区的一条小河流,也是新拓展的一条自然与人工整治的小河。棠城绿道就是把这四条河流两岸道路串连起来,最终形成全长约140公里长的慢行系统,城市建设者们按照这个规划思路建设的步道,将融山水自然风光、城市公园、环境保护、综合整治、休闲慢步为一体,真是一道行走的风景线。</p> <p>  无论是城区段荣峰河,还是城区至万灵古镇濑溪河两岸的棠城绿道,道路上铺设的色彩带十分耀眼,蓝黄绿三条色带,将3.5米至宽6.5米的棠城绿道分为两边,步行骑行或车行,彩色路面,质地轻柔,富有弹性,带你漫步或骑行其间,在康健身心的同时,可把河道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水清、岸绿、草茂、花红……</p> <p>  看到我曾参与建设的荣峰河现在变得水清岸绿、生态环保,更坚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荣峰河承担着吸纳雨水功能,还要保证污水不直接进入城区,这就是建设者们思考谋划的课题。为保证水清岸绿,设计上采用软质斜坡护岸,再种植适宜的水生和绿色植物,草坡入水,生态又环保,固土护岸实为佳法。</p> <p>  离开建设部门,我先后到两个镇街和交通部门工作,虽然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我与荣昌的交通情却更浓了。在交通部门工作的三年多时间,主要参与荣昌境内潼荣高速公路前期规划设计相关工作,这条荣昌人多年深情盼望的南北走向高速公路已于2019年12月正式通车。在交通部门工作期间,我主要承担辖区国道、省县道的新改扩建,以及镇街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指导。让我感触最深的要数清流、远觉、铜鼓等边远镇的百姓修路积极性持续高涨的行动,他们主动让出土地、家家户户筹集资金,不等不靠,完成了一条又一条难度极高的公路路基建设,以便农村公路项目下达后能够顺利实施路面硬化。如今,全区各类等级公路总里程已接近3000公里,每年新改扩建的公路里程都在200公里以上,改变着荣昌城乡居民的交通出行条件。</p> <p> 我与城乡交通结下情缘更深刻还在万灵古镇。四年前,我从交通部门调到万灵工作,所从事的工作仍然与城乡交通建设有关。古镇的城乡交通建设与旅游发展联系紧密,濑溪河顺古寨外流淌,大荣桥能连通两岸人们通行,但不能解决车辆过往,还是后来新架了一座横跨濑溪河的百米大桥,打通了古镇对岸环线公路,提档升级两岸沿河景观,激发了古镇的勃勃生机。现在,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万灵百姓,都感受到万灵辖区交通变化特别大,濑溪河上新桥架通、两岸马拉松赛道、乡村“四好农村路”联网建设等等,这些变化要要得益于全市开展的“三年交通建设行动计划”,从2018年开始,全市用三年的时间,把省县乡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及联网建设。万灵镇用两年半的时间投入资金2000万元,实施了约30公里“四好农村路”,解决了群众多年盼望修建的村社公路,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其中的扶贫公路就有7条建成投用,彻底解决脱贫户通行难的问题。</p> <p>  提起三、四年前的大荣寨社区,虽然处于古镇核心区域,一河相望,由于濑溪河的阻隔,两岸没有车行桥连接,没有公路贯通,群众出行极为不便。2016年,区水利局利用濑溪河堤防整治工程的机会,加上向市级相关部门争取补助,历时两年建成路孔大桥,连通了古镇两岸,镇政府组织实施的4公里 “四好农村路”,畅通了社道,连通了群众的院落。大荣寨3社1公里多的大湾路跨越大足区珠溪镇熊家坪村、和平村而建的农村公路通畅了,八旬老人胡荣华感言,盼了几辈人通公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天晴下雨走路、骑车、驾车都安全了,今年3月赶紧修一修自家房子,晚年享享福,住上放心屋。自从去年公路修通到3社院落,这个小山间里,掀起了建房热潮,八、九户人家都先后修建新房,这里的环境不比城里差,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百姓迈开大步奔小康。 </p> <p>  玉鼎村是万灵镇北部的一个边远村,前几年,村里大部分社都只有泥结石公路,有的地方甚至没有通路,当地百姓在多年前就称玉鼎村叫“光棍村”,因为路不通,房屋都很落后,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无法运到外面去卖,养大的肥猪都得请人高价抬出去。三年前,区交通局投资超亿元,建设里程达10公里的万灵古镇景区连接线工程的实施,首先打通了玉鼎村对外交通要道,解决了大部分群众的出行问题。去年,通过努力,玉鼎村争取到区交通局三年交通行动计划最后一批项目指标,今年6月,一条长约四公里的玉古路水泥路畅通了社道及院落。夏天来临,已有多台收割机通行于玉古路进入田间作业。在荣昌城里打工多年的玉鼎村村民刘大华说,群众真心感谢党的政策好,自己回到老家翻修老屋,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p> <p>  光阴转瞬即逝,年过半百的我无悔来到荣昌工作,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第二故乡,我会深情把荣昌作为终身工作和生活的热土。荣昌已列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渝两地的“桥头堡”,是重庆都市区深化与成都都市区、川南城镇密集区合作的重要结合点。荣昌需要对全区城乡交通发展制定更高标准、更长远规划,我愿继续参与和见证荣昌美好的变迁行动。</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b></p><p> 陈三富,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人大主席,重庆市荣昌区人大常委会城环委委员。曾先后在区住房城乡建委、峰高街道办事处、区城管局、区交通局工作。喜欢文学、摄影,对城市规划、城乡交通、环境保护等工作有较深研究,多次参与城乡交通重大项目可行性项目论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