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心灵的净土----2020/8西藏游(1)

仙落凡尘 lhj

<h5 style="text-align: left;">经过11天的来回颠簸,我们淮北一行同去西藏的78人终于安全返回到家中,在去与回以及在藏区的途中,万幸无一人因高反而影响行程;虽然在海拔4900米以上有几个旅友头部晕眩,但她们都挺过来了,此次组团的游客们大都年事巳高,但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在去之前还有人担心地说,敢让这么多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大去西藏。这个旅行社的胆子可真够大的。哈哈!是的,这个老板真是可着肚子长个胆啊,哈!</h5> <h5>去年三月报名今年八月成行,新冠疫情拖延了我们的行程,虽然林芝的三月桃花看不到了,机遇巧合地使我们却意外遇到去西藏最佳的八月旺季,嘿嘿!而且旅行费用不变,高兴不。这得感谢一下东南旅行社的努力啊。</h5><p><br></p> <h5>有人说人的一生一定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一个是西藏布达拉宫。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去西藏一直使我魂牵梦绕,可由于惧怕高原反应却始终望而却步。随着时光的流失逐渐使我认识到,再犹豫不决可能就会坐失梦想,一咬牙便和老伴及好友们踏上了西行列车,直奔拉萨而去。而这次西藏之行也可能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神密的雪域高原有着:白雪藏山顶,云朵漂山间的美景,西藏也是我心灵中的净土;好多年的思慕,今天终于实现。--------西藏,我来了!</h5> <h5>此次乘Z164/165次列车去西藏,途径江苏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可可西里等地。图片为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景观,河西走廊是一片沿祁连山脉分布的水草丰美的天然绿洲,是古代中国通向中亚、甚至欧洲的主要通道;它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北山(马鬃山)之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走在这里,仿佛还能感觉到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战马嘶鸣的和古代战士们的呐喊声。</h5> <h5>青海可可西里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占地面积非常广阔,生态环境非常完好,堪称是全世界最纯天然的生态自然区,在那里生活着许多凶猛的野兽、和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等。但去那里徒步旅行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没有手机信号,因为到处都是咸水没有淡水喝,生存条件相当恶劣,正常人只要一到达那里,就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引发肺部疾病,迅速失去生命,因此,自驾游客选择直接穿过它才是最安全的。</h5> <h5>可可西里无人区有非常复杂的地貌环境,在那里充斥着众多的沼泽、泥潭以及各种各样的危险,每一项都足以致命,如果游客徒步进入无人区,很容易会陷入深不可测的沼泽之内。不夸张的说,只要进入了可可西里,想活着出来的希望不大,这也是国家严禁游客进入可可西里的根本原因。我们进藏是坐在有氧列车上,是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滴。</h5> <h5>这里是沱沱河。我国在2010年确定当曲是万里长江的正源,沱沱河是长江的西源,沱沱河源头海拔5820米,是万里长江的源头之一。</h5> <h5>  路过沱沱河掠影</h5> <h5>图为可可西里冻土带。在列车上能看到铁路的两侧埋了许多金属管,这就是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发明的重力式热管,也叫单向导热管,它的作用是在冬天地温高于气温的情况下导热。到了春天以后,气温高于地温,就不会再导热了,因此也就不会让冻土融化变软。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冻土溶化而导致路基沉降的世界难题。</h5> <h5>图中的这条青藏高原上的公路就是闻名于世的青藏线。青藏公路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出发,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西藏境内544公里。穿过藏北羌塘草原,在西藏拉萨市与川藏公路汇合。</h5> <h5>从火车上看青藏公路上的各种车辆很多,路况较好。青藏公路东起青海西宁,西止西藏拉萨。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沿途景观比较大气磅礴且丰富。可看到草原、盐湖、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观。一年四季通车,是5条进藏路线中最繁忙的公路。</h5> <h5>这里是铁路唐古拉车站。比起青海公路上的唐古拉山口可逊色多了,一是这里不让下车,再者这里的海拔高度也没有唐古拉山口高,这里更不是网红拍摄之地。另外这里距东边公路上的唐古拉山口大约有几十公里呢。</h5> <h5>8月6号中午12:56车停安多站,安多隶属于西藏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在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人生第一次站在这海拔4800米的位置,未感觉到丝毫不适,看来4800米还行,喘气均匀没有高反,嘿嘿!幸亏没吃红景天,估计吃了也没有啥用。</h5> <h5>错那自然保护区,错那湖,海拔4650米。位于唐古拉和昆仑山之间。这是进入藏区后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湖。碧水蓝天,一片清澈,美伦美涣。</h5> <h5>  美丽的错那湖景观</h5> <h5>波涛汹涌的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支流,水的流速很快,在内地极少能见到这么优质的河水。这可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圣水,白白流到国外太可惜啦。</h5> <h5>  蓝天白云,空气洁净,人迹罕至,天地清新。</h5> <h5>  无论是谁,随手一拍就是风景大片,美不胜收!</h5> <h5>  前方到站是那曲车站,那曲市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没有之一。</h5> <h5>这里是那曲市,那曲海拔高度4507米,那曲是地级市,处于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矿产资源丰富有锑、铅锌、硫、砂金、水晶、大理石、铜、铬铁、孔雀石、磁铁矿、石墨等,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后备资源库。</h5> <h5>火车在那曲停了20多分钟加水,许多旅友们都下车体验了一把海拔4513米。喂!请问一下:你是不是有点呼吸不畅的感觉?嗯,没有,嘿</h5> <h5>看到水流湍急的拉萨河,想必是冰山消融的速度加快了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世界屋脊上的冰雪消失,可不是什么好事。</h5> <h5>嗯!快到拉萨了,不信?你看远处的城区。这里是拉萨市的郊区<br>期盼中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就要到了哈!连续坐47个多小时的火车,既累又乏的我们终于要下车了。</h5> <h5>疫情原因,查的挺严,口罩不戴是不行的。接站的秩序有点乱,三个地导手忙脚乱的把我们几十个人分成了三个组,看来这几天我们24人暂时与我们同行的那几十个旅客暂时拜拜了。</h5> <h5>拉萨火车站。站前广场上空无一人,说是还不让拍照,嗯!为什么?思想是不是有点守旧,要知道,现在的卫星都可以从太空拍摄地面0.1CM的物体,这么大的车站,人家还不是早已是了如指掌。嘘!少说两句,小心祸从口出啊。</h5> <h5>拉萨城区一景。看起来还是挺好的,干净整洁,不知道城区里如何。</h5> <h5>拉萨,佛地,别称逻些、日光城,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海拔3650米,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h5> <h5>晚上住宿在布达拉宫附近,从酒店到布宫一快钱的公交车可到。说实话,团游西藏的酒店客房确实不太象样,脏兮兮的不说,还臭哄哄的,唉!好店不过一宿,只能忍耐一下了。</h5><h5> 第二天早早起床,一车24人人分成三组每组9人,上午9:20进入布达拉宫,我们有幸分到了第一组。另外两组分10点20和11点20入宫参观。</h5> <h5>布达拉宫的导游路线图,这是个平面图,没有标高,从图上中看不出高度。布达拉(意为普陀),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h5> <h5>布达拉宫主要功能示意图,布达拉宫外观13层,实为九层,总高110米,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和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组成。</h5> <h5>过了安检,入宫的大门还未打开,等呗。不管它了,到此一游,拍照是万万不可忘记滴!</h5> <h5>中间的人是布宫地导,刚刚与她见面就被告之,不要拍照,不要拍照,不要拍照。只可在外面拍摄几张风景照,室内?哼!就别奢望啦。</h5> <h5>就在导游喋喋不休地讲解注意事时,我转身拍下的这张布宫美照。来之前看这里的天气预报都是下雨,可今天真是菩萨显灵了,晴空万里哟</h5> <h5>  先给老伴来一张特写,戴口罩竞然成了习惯,忘记拿掉了。</h5> <h5>布宫前面的景观,方向由东向西,好多人在这里转向啊,要知道布达拉宫可是坐北向南的建筑。</h5> <h5>  伉俪情深,只是老李深藏不露,哈哈!</h5> <h5>前面介绍过,拉萨位于拉萨河谷中的一个盆地之中,四边山峰象一个巨大的莲花,将拉萨包围在其中,看来藏传佛教也是讲究风水的。</h5> <h5>进布宫就是先上山,图片为布宫东大门。这里虽然没有故宫华丽,但是内有乾坤,里面到处都是壁画,画着各种不动尊菩萨。处处金碧辉煌,所以有人说布宫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金啦。</h5> <h5><p>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的红山上,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了迎娶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当时称红山宫,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吐蕃王朝灭亡后经历代堆建,直到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才逐渐形成现在这个规模。</p></h5><h5><br></h5> <h5>这里是专门学习经文、礼仪的僧官学校,学习内容主要是官场礼仪、藏文文法、诗镜论、书法等,不过具说这里的入学门槛很高。</h5> <h5>这里是白宫。布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务,红宫内安放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两旁的是白宫,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在白宫。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这里有限制观赏时间,必须在一小时内离开,还是不能拍照</h5> <h5>有关白宫的正史野史多的数不清,这里就不细说了,还是到此一游吧</h5> <h5>不知道你是否去过这间世界最高的厕所,有没有尝试过一泻千里、飞流直下的感觉,哈哈!具说这个厕所,落差达60米,相当于一幢二十层的高楼,曾多达三百多年都没有清理过。</h5> <h5>  进入白宫,还是不让拍照, 这张偷拍的壁画是文成公主的入藏图。</h5> <h5>  这里是永固福德宫,是达赖喇嘛的会客室。</h5> <h5>  走到白宫的顶层有个通道可以通往红宫, 这里是可以拍照的。</h5> <h5>站在布达拉宫东侧的最高点俯瞰整个拉萨城区美景,从这里可以看到红宫。我们通过白宫顶层的通道到达红宫内继续参观。</h5><p><br></p> <h5>  供奉在红宫内的胜乐本尊坛城</h5> <h5>  大威德本尊坛城</h5> <h5>  弥勒佛殿主尊弥勒佛像</h5> <h5>银质千手千眼观世音像 具说这个观世像当时花了上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500万人民币。</h5> <h5>在殊胜三界殿里还供奉着乾隆皇帝的牌位。据说当时乾隆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达赖喇嘛为了谢皇恩设的。</h5> <h5>  这里是圣观音殿,是布达拉宫的中心,也是最早的建筑。</h5> <h5>  圣观音殿内供奉的是松赞干布所依本尊观音像。</h5> <h5>栩栩如生的神明,令人心生敬畏。 余下还有许多供奉不同佛像的大殿,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拍照,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h5> <h5>布达拉宫的墙 白色的宫墙可不是一般的涂料,其中含有牛奶白糖等,它不是涂刷或喷上去的而是用人工泼洒上去的。千年如此哇。</h5> <h5>闲话少叙,还是上美人照,请各位观赏一下她们各自的风采吧,哈哈!</h5> <h5>我们这一组9人,其中有不知从哪里插进来两个年轻女士不愿和我们一路,另外两个同行旅友也执意单飞,最后参与拍照的只剩下五个人啦。人少、无论是拍照或观景转场真的是很利索滴。</h5> <h5>  摆好姿势,排队拍照,轮流入镜,一展美姿。</h5> <h5>  嘿嘿!三个蒙面“侠女”。</h5><p><br></p> <h5>在布达拉宫东侧远眺白宫一角。在布达拉宫内呆了近二个小时,把从外面看十三层实为九层的所有殿堂都看了一遍,地导的简单介绍,使我们了解了部分藏传佛教的精华,但多数都是走个过程,想记住,难!</h5> <h5>  布达拉宫南侧山脚下的北京路</h5> <h5>  去对面的布达拉宫广场,得从北京路的右侧向东绕行才行。</h5> <h5>拉萨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红山原为一体,公元8世纪,赤德祖赞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迎请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养祭祀仪式,在红山和药王山之间修造了称为“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两山之间的谷口为一座底部带通道的白塔,形成进入拉萨城的门户。20世纪60年代拉萨扩建,拆掉了佛塔,几十米宽的交通干道在此通过,从此拉开了两山的距离。一些虔诚的信仰者虑及神脉被阻断,便用长长的经幡将两山牵连在一起,五彩纷飞在城市高空中飞扬,成了拉萨一道亮丽的风景。</h5> <h5>1995年修建布达拉宫广场,恢复“巴嘎噶林”三座古老白塔(近景为药王山白塔,中间是过街塔,远处是红山白塔)。昔日的过门塔又被复建在原址,既方便交通又维系了神山的脉络,也成为布达拉宫雄伟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h5> <h5>  过了药王山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最东侧,换了个角度看布宫。</h5> <h5>  今天终于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上啦,这可是到西藏必来的打卡之地哟</h5> <h5>  美景、美照、美人!到此一游,有了这些照片,足矣!</h5> <h5>  大场面下,人物肖像较小,唉,为了全景,只的有所得所失啦。</h5><p><br></p> <h5>  遗憾的是忘记拍个特写,不过点击可以放大,也可以任意裁剪。</h5> <h5>  这张是为了补救无集体合影而拍摄的背影,准备来个PS后期制作。</h5> <h5>  李大师的舞姿今天没有完全展开啊</h5> <h5>  广场舞吗?不太象啊。</h5> <h5>三姐妹难得到此拍照,下次?这次来的都很不容易,恐怕来西藏这是唯一的一次啦。</h5> <h5>  好姊妹合影 这里可是网红打卡最佳之地。</h5> <h5>  喂喂!这个是啥子动作哟?</h5> <h5>  激动过后的小憩</h5> <h5>  与藏家女孩合影 邀请她们时,她俩还略显羞涩呢。</h5> <h5>再见了布达拉宫,再见也可能是不见。由于11:20的一组入宫较晚,午餐拖延到下午14:20,午餐后下一站:观赏扎基寺。</h5> <h5>  这里是扎基寺也叫财神庙。在拉萨众多的寺院中,扎基寺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该寺却有特殊的发展历史,其中扎基寺的一块藏汉文木匾就显示出历史上,藏汉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关帝庙有点关联。现在寺庙里堆放的都是酒,卖酒给香客,把酒敬财神,周尔复始,感觉这就是一个收钱的套路,真不愧为财神庙。转了一转大家都对此好象没有兴趣,出来等车去大昭寺。</h5> <h5>这里是大昭寺 由于寺庙门前广场正在维修,未能见到那些人山人海叩等身长头的教徒们,真是有点遗憾。</h5> <h5>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 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h5> <h5>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至于金顶是不是真正的黄金,不知道,就当是吧,反正金碧辉煌的。</h5> <h5>  </h5> <h5>这里是八廓街或八角街,它是沿着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h5> <h5>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感人,可惜的是这次我们没能看到这番盛景。</h5> <h5>  在八廓街遇到摆拍藏装的汉族女孩。很美吧?</h5> <h5>  四个大美女(老李拍摄)</h5><h5> 离开八廓街回到酒店休息,准备明天去林芝。</h5><div><br></div><h5> 走向心灵的净土----2020/8西藏游(1)到此结束,敬请各位看官观看下一集,谢谢!</h5><h5> 背景音乐:《人间最美》</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