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东蓝鸲又称东部蓝鸟,英文名Eastern Bluebird,学名Sialia sialis。今年居家抗疫期间,有幸能够仔细观察东蓝鸲的孵化过程,现在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愿更多的人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p> <p>随着华府地区疫情日益加重,三月中旬开始在家上班。办公室,公园,动物园等等常去的地方陆陆续续关门了。呆在家里,不如找点事儿做。我接连做了图中的两个鸟屋,树枝顶鸟屋开口直径约1.75英寸,右边那个豪宅开口为1.25英寸。希望能够吸引两种不同的鸟。第一次养鸟,边学边干吧!</p> <p>这是本篇的女主角,即将成为妈妈的母鸟。母鸟整体比较白,胸部和颈部两侧呈浅灰色,腹部为白色。</p> <p>这是本篇的男主角。成年雄鸟背上成漂亮的皇家蓝,脖子及胸部为明亮的橘黄色。</p> <p>自打三月底立好两个鸟屋后,几乎天天有不同的鸟来驻足观看,喝水,吃东西。但还不见哪个鸟对我的鸟屋感兴趣,在它们眼里,两个不同的鸟屋,以及普通的树洞大概都是一样的。也许正是因为鸟类不在呼豪宅与否,所以它们才活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p> <p>五四青年节当天,运势开始走高。早晨来了位美丽的树燕子姑娘,反反复复,犹犹豫豫,小心翼翼,进进出出地查看树枝屋,不知她内心在挣扎着什么?下午时分,图中这位霸道的青年才俊登场了,双方战斗了几个回合,树燕子落荒而逃。于是呼,这两个鸟屋就成他的领地了。他会毫不犹豫地赶走任何想在阳台上歇息的小鸟。蓝鸟开始每天唱着动人的歌…</p> <p>歌声响了三天,很快引来了女主角。瞧,房子找好了,做我老婆吧🥰</p> <p>蓝鸟毕竟是有来头的,它们漂亮、霸气、行事果断。很快就决定搬入新家。</p><p><br></p><p><br></p> 筑巢篇 <p>五月七号开始第一次筑巢。蓝鸟夫妇分工明确,筑巢基本由母鸟承担,公鸟偶尔会做个样子,他的主要职责是保安,驱赶一切来犯之敌。看到蓝鸟夫妇开始筑巢,我赶快撤下了自己DIY出来的喂食器,减少麻雀、红衣主教、美洲黑鸟等等对它们的干扰。</p> <p>鸟夫妻配合默契,分工明确。筑巢的艰巨任务基本上由母鸟扛,而公鸟基本上负责守护爱巢不受其他鸟类侵入。偶尔也会为母鸟搭把手。没看明白的是,它们把草叼进洞里,有时又把里面的草叼出送往别处。我一度以为它们要搬家。</p> <p>比较长的草枝,它也能带进鸟屋,方法就是简单地往里冲,草枝自然弯曲,它就进去了。有时它一嘴夹过多草枝,鸟爸会来帮忙。蓝鸟是家庭观念比较强的种类。</p> <p>筑巢工作接近尾声时,麻雀开始骚扰了。据说麻雀喜欢坐享其成,常常抢夺蓝鸟建好巢穴。有时麻雀甚至会杀死正在发育的蓝鸟宝宝。麻雀是蓝鸟的主要天敌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双方都喜欢在洞里筑巢,并且双方大小尺寸相近,无法通过鸟屋开口大小来择优。</p> <p>当母鸟忙着筑巢的时候,鸟爸又开始尝试进入豪宅。终于有鸟好奇我的豪宅鸟屋了,激动了三两下,立马扩大开口,从1.25英寸扩大至1.75英寸。说心里话,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制作这个鸟屋,真心希望它能被利用。</p> <p>五月十三号,天气真好,小鸟早晨来到已经做好的巢,立刻发现不对劲儿,因为昨晚有麻雀来捣乱了。它俩商量了一下,开始做新巢。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屋里收拾一下不行吗?第一次做得树枝顶鸟屋有缺陷,没有留下门窗,不太方便检查屋内的状况,也许是麻雀在里面下蛋了?开始也不曾想到受法律保护的蓝鸟来入住,如今责任大了。美国蓝鸟保护协会网站上说,你要支起鸟屋,那就要认真负责起来。通过学习,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蓝鸟比较霸气,它们认为周边10米范围都是它们的领地,不允许别的鸟,甚至是别的蓝鸟在附近建巢。如果附近有鸟屋,它们会在里面筑巢,但不一定用。</p> <p>说干就干,这对蓝鸟雷厉风行,丝毫没有片刻犹豫,立即开始在豪宅里筑巢。以上这些飞翔版的照片都是在当天拍的。也许是找到了草枝的来源,第二次筑巢进展神速。</p> <p>这一次,鸟爸不甘示弱,贡献了好多干草枝。</p> <p>分别在两个鸟屋建好巢后,问题就来了,鸟妈会在哪个屋里下蛋呢?如我所愿,这对儿蓝鸟最终还是选择了“豪宅”。每天下一个蛋,蓝鸟一般会攒5-7个蛋。也许本周就要开始孵化了。</p> <p>七月一日,第三次筑巢。蓝鸟夫妇成功地养育出了四只小鸟,前前后后三十多天,它们最后带着小鸟飞走了。按照蓝鸟的习性,如果它们在我家阳台成功地养育出下一代,那么它们一定会再回来,而且今后年年都会来。每年从三月分开始,它们大概会在当年连续哺育三窩小鸟。每一波的老大,会帮助父母养育后续的弟弟妹妹们。</p> <p>接受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对鸟屋进行了改造。开始设计制作鸟屋根本没有想到会有鸟来居住,也没想到应该设计出方便观察的屋子。把屋顶改成了可移动试,里外清洁消毒。刚刚把鸟巢清理干净,它们就回来准备养育下一窩小鸟。为了防水,用家里剩下的漆刷了一下,大家都说难看。小鸟也不喜欢,它们迷茫了一阵后离开。也许是对家园的留恋?七月一号,它们又回来了,而且马上就开始筑巢。蓝鸟儿子也来了,据说上一窩的老大会帮助父母养育下一窩小鸟,咱拭目以待。</p><p><br></p><p>一个意外的收获是,自打刷了漆,麻雀就再也没有登台。网上查到理论根据,鸟不喜欢红色。</p><p><br></p><p><br></p><p><br></p> 哺育篇 <p>七月六号,开始下蛋了,每天一个蛋。</p> <p>蓝鸟每窩一搬会有五个蛋左右。最多能到达七个。大概因为天气太热了,下了三个蛋,鸟妈就开始孵化🐣程序。</p> <p>七月二十三日,三只幼鸟全部出壳。你可能会问,里面怎么没有蛋壳?蛋壳应该是被鸟妈吞吃了。蓝鸟非常干净,窩里面没有任何杂质、垃圾,鸟父母及时清理小鸟的粪便。在后续照片中你会看到。</p> <p>七月二十五号,能看出区别吗?</p> <p>八月一号</p> <p>八月三号</p> <p>八月五号</p> <p>八月六号晚,在家的最后一只,最后一天。</p> <p>蓝鸟夫妇非常敬业,辛勤哺育下一代。每天从早到晚隔段时间就来喂鸟宝宝。最近刚刚查到一项研究,鸟爸会搞性别歧视!研究者们发现,鸟妈自始至终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幼鸟,但鸟爸会偏向雌性,它们喂女儿的次数是喂儿子次数的三四倍!原因不知。</p> <p>鸟妈清理幼鸟粪便。比较有意思的是,幼鸟粪便被包在白色的粪囊中,而这些白色的粪囊是幼鸟自然产生的。许多候鸟都有这本事。鸟父母每次一定是要把这些粪囊扔到远离鸟巢的树林里。</p><p><br></p><p><br></p> 雏鸟放飞 <p>父亲节的礼物!</p><p>最后一只小baby蓝鸟两天里从开始探头张望,到展翅而飞。父亲节早晨,先是鸟爸来喂,接着鸟妈来喂,吃饱喝足——飞!小试牛刀,先飞上房顶,然后就消失了…</p> <p>这是第二窩,第三只离巢的雏鸟。头一天下午,探头张望。</p> <p>第二天,父母轮流来喂小鸟。吃饱喝足,飞呀!</p> <p>离开了鸟巢,就只有飞翔。</p> <p>这是第二只离巢的雏鸟。</p> <p>小蓝们只要走出鸟屋,就义无反顾,再也不会回到里面。</p> <p>第二窩蓝鸟孵化成功,以上十张照片记录了最后两只小鸟放飞过程。第一只应该在我没注意时溜走了。</p><p><br></p><p><br></p> 回归 <p>第一窩的老大跟随父亲回访。非常欣慰地看到幼鸟已经长大,开始自如地翱翔了。</p><p><br></p> <p>父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