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大埕湾拉网捕鱼

朱旭升

<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大埕湾东起福建省诏安县宫口头,西至广东省饶平县鸡笼角,因为北邻饶平县大埕镇而得名。</span></p> <p>  我们一行20多人早晨5点多就来到大埕湾现场,看海上日出,更主要是观赏古老的拉网捕鱼劳动生产场景。</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这段海湾上,我们有幸见到了最古老的拉网捕鱼的劳作方式,据了解一般是每年的夏季开始,秋季结束。现在这种在海滩上拉网捕鱼作业者大多已是上了年纪,他们不分男女,干起活一点也不逊色,即使是烈日当空,也没有却 步,依然头戴斗笠,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劳作,只为期盼着起网时能有更多的渔获。</span></p> <p> 铰(盘)车的工具,固定渔网的一头。</p> <p>  整理绳索。</p> <p>  这个铁梨深插在沙里,联接并固定铰盘,起着类似船锚的作用,渔民正直接在上面的铁盘装沙子压实固定。</p> <p>  将渔网用小船搬运到机动船上去。</p> <p>  最后<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海湾里响起了“突、突”的小艇机器声,机动小船载着渔网驶向海面,边兜着孤线边将渔网撒入大海,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后将渔网的另一头带回到原来出发的岸边。</span></p> <p>  其它岸边<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等待着的渔民们就开始了沙滩边的拉网捕鱼劳作。</span></p> <p>  拉着绳头往沙滩上铰车牵,</p> <p>  <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渔民们拉网了,脚踏着清凉透明的海水,手拽着长长的网绳,拉呀拉。</span></p> <p>  收网时,两行人各一字排开,就像拔河一样,扯着一根连在海里的大麻绳一步一步从海水里往沙滩上退。</p> <p>  只见每个拉网的人身子一致往后倾,一步一步后退。排在最后的一个人拉到尽头,便松开浮标,又走到最前面接力,如此循环,网也渐渐收到沙滩上。拉网靠的是腰力,如果只是手出力,坚持不了多久,这都是渔民们长久拉网积累下的经验。</p> <p>  合网,可以看到渔获情况。</p> <p> 发现鱼网破损,一位老渔民马上现场进行补网,以防止下一网跑鱼。</p> <p>  <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一担担的渔获直接摊在沙滩彩色布上,渔民会快速的分选,直接在现场出售给游客,或拿到市场出售。</span></p> <p>  </p> <p>这筐小带鱼被我们买下了,250元。</p> <p> 沙滩捡贝</p> <p>  刚打捞上来杂鱼直接用盐水煮一下,大家轮流随便吃点鱼和白粥充当早餐,基本都没有休息,马上又进行下一网的相关准备工作。</p> <p>  当游客挑鱼的时候,渔民们则返回海边,男人们坐上小渔船,进行新一轮的撒网,大概20分钟后,近两个钟头的拉网将再一次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