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游记……走进古村落《钱大湾》

子木眼镜

<p>纵是夏天的骄阳似火,也阻挡不住我们进山的脚步。8月10日,仲夏里的一天,说走就走的旅行。</p> <p>进山的小路,弯弯曲曲,远处的山峦郁郁葱葱,一股清新扑面而来,驱赶着骄阳下的燥热。</p> <p>一只白鹭鸟翩然飞过,像是迎接我们的到来。</p> <p>钱大湾的山。</p> <p>时而怪石错叠,像大山里的汉子,粗放豪爽。</p> <p>时而层层叠叠,像乖顺的青年,温良恭俭。</p> <p>阳光下熠熠生辉,像初生之犊,朝气蓬勃。</p> <p>钱大湾的水。</p> <p>曲曲折折,委婉流转,像山里的女人。温柔善良,哺育着生生不息的香火。</p> <p>路两旁满是耸立的水杉树和清脆的竹子。</p> <p>进村第一眼,远远望见一颗高大的“百年之树”。</p> <p>原来是棵银杏树,纵有百尺高,三四人合臂围不拢。</p> <p>古村落的建筑颇有特色,一顺儿的青砖兰瓦。</p> <p>雕梁画栋,寓意美好的生活。</p> <p>院墙的材料是就地取材,这地方石头多。</p> <p>烧火做饭用的柴,很是原生态。</p> <p>这地方应该是目前村里的聚会点,从椅子的数量上看,人并不多。</p> <p>每个院落都有“铁将军”把门。</p> <p>不大的田边还扎着木围栏,这是怕山上的野猪糟蹋庄稼吧!</p> <p>唯有苍翠的柏树,显示着年代的久远。</p> <p>一口古井,比路基还低,不知道做何用途。</p> <p>唯一的古桥,藤蔓满生,缠绕着逝去的曾经。</p> <p>村中央一池水塘,还在不停的咕咕冒着泉水。</p> <p>修葺一新的院落,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p> <p>树林深处,绿色环绕,一座别致的庭院,此时也是人去楼空。</p> <p>唯有遗弃在路边的石窝和长着青苔的青砖还残留着生活的记忆。</p> <p>一只“度娘”在阴凉里歇息。</p> <p>两只蝴蝶在嬉戏。</p> <p>黄牛和白鹭也能相处的很和谐。</p> <p>村边古树下的老人在谈论着邻里长短。</p> <p>恐怕也只有在此处才能见到的“母女”图。</p> <p>只有河里的鸭子和大白鹅才预示着古村落的生命在延续。</p> <p>钱大湾的奇花异果。</p> <p>叫不上名字的果实,到处都是。</p> <p>书本里读到的彼岸花,今天算是见到了真面目。</p> <p>成片成片的,煞是好看。</p> <p>猜猜这是什么果。</p> <p>看看这是什么花。</p> <p>香甜可口的板栗,原来长这样啊。</p> <p>院墙外长的就是,而且满枝头都是。</p> <p>回来的时候,特地看了一下求神祈福的土地爷。保佑这方水土不管年代多么久远,都郁郁葱葱,山水依旧,情怀依然。</p> <p>随行的俩姐妹。</p> <p>很有特色的石板墙,留下足迹。</p> <p>再见了悠然的青砖兰瓦。</p> <p>图文 子木</p> <p>后记:钱大湾地处新县与光山南向店交界之南,明末一支姓钱族人从湖北大悟四姑迁住此处,因姓氏而命名,古称钱家大湾,至今约800多年。钱大湾古村落始建于清朝初期,盛于清顺治年间,距今近500年历史,坐西向东,依山傍水,南北长500米,东西长100米,占地约90亩,共有房屋300余间。民居多为二进院三进房间,石刻、砖雕极具保护开发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目前古村落保持较好,整个村落前后共六排,呈井字形布局,周围奇山怪石环抱千年古树(千年银杏2米直径)、空肚柳等与山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和人居思想,文化底蕴丰富,是豫南民居村落的典型代表。2015年经传统保护村落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