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幼小衔接”,给孩子正确的爱!

如虎添易

<p>  宝贝们马上就要上大班啦,“幼小衔接”是家长们都很关心的热门话题。如何帮助大班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 </p><p>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给孩子科学施爱。</p><p><br></p><p><br></p><p><br></p> <p>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p> <p>  孩子过早进入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可能会因为年龄太小而无法适应难度过高的课程和要求更严格的环境,在课堂中因为能力发展不及适龄孩子而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最后导致厌学。</p><p> 家长们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合理分配体力。孩子的成长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p><p> 也许你还会问:既然整个幼儿园阶段都在为孩子适应小学做准备,那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吗?</p><p> 答案是:当然需要!未雨绸缪,怎么准备都不会嫌多。</p><p> 今天我们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幼小衔接攻略和家人们一起分享。</p> <p>方法一:👣<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多聊聊小学,让孩子认识小学</span></p> <p>  小学长什么样子?小学里也有好玩的游戏吗?孩子们对小学充满好奇,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们多介绍小学,讲讲小学生的事情。</p><p> 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小学参观、了解未来的学校周围环境,鼓励孩子以小学生为榜样。</p> <p>方法二:👣多种亲子活动养成时间观念 </p> <p> 幼儿和家长一起开展完成“我是时间小主人”活动。首先家长和幼儿一同商量并制定“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并相互提醒遵守约定的时间,按时完成相应的活动内容。 </p><p> 其次幼儿和家长针对作息时间表中,不同的内容制作不同时长的沙漏或倒计时器,将无形的时间具体化,便于幼儿感知时间的流逝,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不拖沓的好习惯。</p> <p>  幼儿园的时间和小学的时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除了在幼儿园老师会增加上课时间之外,家长在家也要做好工作。</p><p>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小学生作息,尝试按照小学作息生活、学习,有意识地缩短孩子午睡时间。</p> <p>方法三:👣仪式感强化幼儿正向期许</p><p><br></p><p><br></p> <p> 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题为“我是小学生”的活动,活动可以通过充满仪式感的聚会、谈话,还可以是父母的一封成长祝贺信或心愿卡,抑或是记录着幼儿成长的小视频和照片……</p><p> 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目的是让幼儿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被祝福,感受到家人的爱意和支持,明白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激起幼儿对小学的生活产生向往。</p> <p>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幼儿园有很大不同,比如小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课桌,不同学科的书本等,孩子们提前认识了解,一方面可以引起孩子对小学不同的学习用品、环境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学会独立整理自己东西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p><p>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整理书包、文具,鼓励孩子尝试练习握笔。</p> <p>方法四:👣让孩子多与小学生相处、沟通</p> <p>  平时让孩子多认识些已经上了小学的伙伴,消除孩子易胆怯、易畏惧的心理、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p><p> 孩子也会通过哥哥姐姐对小学生活的描述逐渐对小学环境有所了解,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应对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小学集体生活同时也很期待小学生的生活。</p><p>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认识小学生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和兄长伙伴一起游戏、交流,让孩子多参加和小学生的互动合作游戏活动。</p> <p>方法五:👣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p> <p>  ①培养幼儿的专注力</p> <p>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幼儿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家长可以通过和幼儿一起玩一些游戏来训练幼儿的专注力。如拼图、串珠子、剪纸、折纸、棋类游戏等,这都需要幼儿平心静气、手脑并用,幼儿不知不觉练习掌控如何调用注意力完成游戏,专注力也便得到了锻炼。</p> <p>②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p> <p>  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学习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动力来源。教师和家长要时刻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当他们提出各种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幼儿乐于思考、动脑、探究的精神。之后我们需要尽可能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和时间。我们还需根据幼儿的能力调整活动的难度,使孩子能完成同时又有挑战性。我们还要巧妙地抓住幼儿兴趣发展的阶段性,培养其对于学习具有浓郁的兴趣。</p> <p>③培养幼儿的计划性</p> <p>  计划性作为重要的学习品质应该从小培养,从小事做起。在家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计划中来。例如一家人一起讨论如何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去超市购物前可以做些什么准备,帮助孩子养成事事做计划的习惯。引导孩子逐渐掌握科学规划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自己生活的小主人。</p> <p>方法六:👣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p> <p>①养成专心倾听的习惯</p><p><br></p><p>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心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每天要有固定的时间读书给孩子听,并进行提问与交流。和孩子交谈时,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并积极进行回应和互动。</p><p><br></p><p>②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p><p><br></p><p> 家长应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按时作息,正确的坐姿站姿、卫生习惯,礼貌习惯、做好交通规则,讲公共道德和秩序等。当然在此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p><p><br></p><p>③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责任感</p><p><br></p><p> 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记住具体任务的方法,例如列出任务清单后逐一完成。引导孩子按时认真完成任务,鼓励孩子不怕困难,尝试自己解决困难。从而逐渐养成责任感。</p><p><br></p><p>④养成阅读的好习惯</p><p><br></p><p> 在小学的学习中,孩子常常需要理解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用连贯的语言回答问题和阐述自己观点,这就要求孩子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了解并熟悉一套文字符号系统。阅读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从和谐、温馨、有爱、有积极互动的亲子阅读入手。</p> <p>  幼儿园不仅仅是学龄前儿童玩乐的场所,平时的课程都是经过老师科学设计、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幼儿园从一开始就是在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基础。</p><p> 家长们无需过度焦虑,多与老师沟通、了解相关知识,关注孩子习惯的养成、心理思维的变化,帮助孩子全方面地过渡到小学阶段。</p> <p> </p><p> 唐山市第二幼儿园</p><p> </p><p> 2020年8月18日</p>

幼儿

孩子

家长

小学

小学生

养成

培养

幼儿园

学习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