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上海老绞圈房的特殊细节

徐大纬

<p>上海绞圈房是上海冈身以东地区存在的一种三面或四面双坡绞接屋顶的一类合院民居的总称,历史悠久,从目前掌握的现有资源看,时间可以最溯到明清时期。</p><p>近期对高行镇曹家宅和老城厢历史风貌区古民居的群体探索后,加深了对绞圈房一些细节的认识,其实,任何形式的民居在其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局部的调整,而这些细节为我们传递了这些古民居建造年代的信息,却长期被忽略。如今,我们可以依赖无人机低空拍摄一些鸟瞰照片,正是获得这些资料的最好手段。</p><p>本文根据拍摄到的明清时期的一些老绞圈房鸟瞰照片,发掘出它们厢房结构的共同细节,作一个汇编,把这一重要的特征分享给大家。</p> <p>从大团古镇的绞圈房古民居聚落的鸟瞰照片中,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即所有厢房与前埭或者后埭房屋的屋顶之间并没有全部绞接,而是只有一半绞接,<font color="#ed2308"><b>呈现半个厢房屋顶的现象</b></font>,很有规律,也就是说并不具有随意性。那么,这仅仅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的特殊现象吗?答案是否定的,下面的9个实例可以说明问题。</p> 大团古镇绞圈房民居的半个厢房屋顶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下面将按照表格内所列出的绞圈房顺序,一一呈现它门的鸟瞰照片,这些明清时期绞圈房的厢房屋顶,无一例外地呈现出半个厢房屋顶的这一细节特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 高行镇曹家宅</b></p><p><br></p> <p>位于高行镇的曹家宅,是历史悠久的明代或更早年代的上海民居,体量颇大,东起高行街,西至复兴路,南邻万安街,北至卢九沟。二层四进走马楼互通,明瓦蠡壳、缕窗、砖雕和灰塑仪门齐全。</p> <p>半个厢房屋顶的下面通常是二层厢房和正厅之间的一个连接通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 艾可久居</b></p><p><br></p> <p>老城厢有一条短窄的马路,叫艾家弄,明代艾氏家族居住在此而得名。艾家弄66号是艾氏家族艾可居的旧宅,后来造了新宅艾家弄80号。</p><p>艾家弄80号分别有二进,均有仪门。第一进是一正两厢平房,第二进是一正两厢两层楼房。</p><p>艾可久,明代上海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历官太常寺傅、御史、衡州知州、山东副使、江西和陕西参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等,为官刚正清廉。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 最乐堂</b></p><p><br></p> <p>最乐堂为明嘉靖44年(1565年)进士乔一琦将军的故居,遗址就在乔家浜药局弄口,现在是乔家路143号。故居最乐堂至乾隆二年由侄孙乔光烈居住。光绪四年(1878年)归海外归来郭家所有。最乐堂与巡道街近在咫尺,因此投身革命的郭家把最乐堂作为起义据点。革命志士与商团人员潜入集合,以小南门钟楼鸣钟为号,一举占领道台衙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 书隐楼</b></p><p><br></p> <p>书隐楼位于黄浦区天灯弄77号。传为清乾隆时(1736一1795)江西学政沈初建,后为郭万丰船号主人购得,其后裔居住至今。 书隐楼是上海市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大型清代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p><p>书隐楼是二层双绞圈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5 宜稼堂</b></p><p><br></p> <p>偶然走进上海乔家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入口墙上赫然挂着“宜稼堂遗址”的牌子,原来这就是上海船王郁泰峰的老宅——郁家大院。</p><p>郁松年(1799-1865年),字万枝,号泰峰。他经营的“郁森盛号”拥有沙船二百余艘,是当时24家沙船业之最。除了运输,他还是金融业领袖和著名的藏书家,慈善家,以及“宜稼堂藏书楼”主人。</p><p>小刀会起义失败后,郁泰峰帮助设在其郁家大院内的“南门义军指挥部”将领,巧妙避开清军转移到浦东,使得义军安全脱险。清军入城后第三天,即至郁家责泰峰资敌,勒令捐银20万两,修葺在战争中被破坏的上海城墙以及道、县衙署和学宫(文庙)。据《黎阳郁氏家谱》里记载,因“又值国家多事之秋,国库空虚”,呈请抚台再“输银20万两,举国钦仰,朝廷议加以殊恩,郁泰峰辞而不受,惟请增府县学额,以广文化而开贤路,奉旨准如所请,特加盐运使衔,立牌坊于学宫棂星门,并立传邑志。”此举让郁泰峰得到“从二品盐运使”的衔头,成为红顶商人。因为郁泰峰捐了这笔钱,皇帝准两江总督和江苏学政奏,准许上海县每年多取“文童”10名,“武童”9名;松江府也每年多取文、武童各10名,总计新增39名。府、县居民称这新增的39名文、武童为“郁家秀才”。</p><p>宜稼堂为三埭六庭心二层绞圈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6 新场镇叶氏花行</b></p><p><br></p> <p>叶氏花行位于上海新场古镇洪西街120号,建于清光绪年间,传统江南四合院绞圈房平房,保存完好。叶氏为新场望族,明(万历)、清(顺治)两代父子进士。康熙南巡至此时有御书“忠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7 高桥镇民居</b></p><p><br></p> <p>上海高桥古镇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域不大,然名人辈出文化古迹众。高桥西街现存大量的二层三合院的绞圈房,且保存完好。</p><p>高桥镇石桥街69号是一个完整的两进绞圈房,第一进为三合院平房,第二进为二层楼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8 上海市进贤路钱宅</b></p><p><br></p> <p>进贤路是上海市中心的一段小马路,钱氏在此购地置房三座,称为钱氏东宅、中宅和西宅。东宅已经被拆,中宅、西宅保留至今。本照片是钱氏西宅,一个完整的一正两厢绞圈房平房(假两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9 老城厢民居</b></p><p><br></p> <p>艾家弄上一家普通的老城厢民居。</p> <p>清代末年开始至近代,上海的绞圈房厢房屋顶与正厅的屋顶之间有了完整的绞接了,从航拍鸟瞰照片看,几乎与由它脱胎而出的一正两厢石库门屋面形态,如出一辙。下图呈现上海市北京西路142弄1一6号名医张骧云的<b>两进绞圈房</b>,建于清朝末年。</p><p><br></p><p><br></p> 张骧云旧居是两个庭心的绞圈房 <p>近代的绞圈房,在厢房屋顶的营建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很少再留出空隙,而是全部封闭绞接的,从航拍图中看,张骧云故居这座老绞圈房和周边的石库门已经难以区分了。</p><p>上述9个实例有的是明代初年和明代末年建造的,有的则是清代建造的,分布在上海不同的地域,有的在浦东地区的大团镇、高桥镇和高行镇,有的在西区,更多的是在老城厢里。为何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出现了半个厢房屋顶的现象呢?</p> 半个厢房屋顶下有一个小天井 <p class="ql-block">经过对老城厢几个明清一层和二层绞圈房的实地勘察,终于发现,其实这半个厢房屋顶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天井,很像上海一度流行的六层楼老公房的采光通风竖井,一层绞圈房在此处正好是走道和侧门的位置,而二层绞圈房在此处正好是厢房通往正厅的走道,因楼顶标高较矮,又无需宽大的走道,所以,一般把此宽度留出一半来,作一个竖直通天的天井之用,有利于一、二两层的通风和采光,一般在小天井里可以见到厢房和正厅都有几个朝小天井方向开启的窗户呢。</p><p class="ql-block">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厢房和正厅的窗户不直接朝外墙开启呢?其实,明清时期海盗湖匪猖獗,早期的绞圈房都首先要考虑防盗的问题,基本上门窗尽量朝庭心和天井里开启,可保证内部的安全。</p> 半个厢房屋顶里隐藏的小天井 <p class="ql-block">由于近代的绞圈房厢房屋顶和正厅之间不留缝隙,全部封闭绞接起来,所以,从航拍图中看,张骧云故居这座老绞圈房和周边的石库门,完全“融合”在一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