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供老客</span></p><p><br></p><p> 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衡阳人供老客,是要一日三餐供奉饭菜的,时间是从七月十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共计五天时间。</p><p><br></p><p> 月半节供老客,是对逝去亲人和长辈的吊念的节日。据说,月半的那几天,是鬼魂们走亲访友的盛大节日,相当于阳世人的过年。此期间,我们的祖先会来到人间看望自己的子孙晚辈,有福赐福,有灾挡灾。因此,人们特别重视供奉老客,将那几天的饭菜力求做到丰盛。</p><p><br></p><p> 衡阳供老客的天数,依据宗姓祖传的习惯不同而有差异,一般的是从十一起到十五日晚供五天,少数的则是从十一到十四日供四天。供老客时,是由在世后代中的不同分支轮流供奉,倘若屋场大,后代支脉的人数又多,有时可能两三年才能轮值一回,但一般小姓或单庵独寺的人家则要五天全由一家值供。</p><p><br></p><p> 供奉老客用餐的地点主要在堂屋里进行,分早中晚三餐招待老客,其过程也是十分讲究,首先,要将神龛上的主盒子全部打开,再点燃一对大红蜡烛。供奉的食品摆在八仙桌上,与平时活人就餐的入座形式不同,供老客的八仙桌只能三方摆櫈子,朝门口一方闲空。三方共摆十三副碗筷,靠神龛一方五副,左右各四副。象征祖宗十三代。</p><p><br></p><p>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人过去特别讲究“寿终正寝”,即人在自己家中落气,最后在堂屋里入棺。只有这样的人每年七月半才有资格进入堂屋里接受供奉;反之,则进不了堂屋。因此,在供老客时,有些家中有先人是在外面去世的,必须另外置一方桌于阶基之上,摆三副碗筷,额外行礼供奉。</p><p><br></p><p> 供老客上菜的道数,与平时亦有重大区别,一般情况下,我们平素招待客人,上菜必须是双数,即六八十等;而供老客莱的道数必须是单数,即五七九等。供老客用餐的饭菜必须是新做的,不能用上一餐的剩饭剩菜,否则会认为是大逆不孝,会遭到老客们的报复。装饭的碗也不是平常我们吃饭用的那种型号,是那种比酒杯大,比饭碗小的专用盅子。</p><p><br></p><p> 供饭时,轮值户主先在大门外燃烧钱纸,三揖后,喊一声“列祖列宗,请你们现在入座用餐”,然后点燃蜡烛和线香,在八仙桌前三揖行礼。此刻值勤人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让小孩在饭桌前后来回窜动,更不能动桌上所有物品,这是人们认为,老客们正在用餐,不能轻易去打扰他们。待过了一袋烟的功夫,估摸老客们吃好了,轮值人便会在桌子前烧些线纸,招呼老客们去休息,此刻要注意的细节是,先将櫈子略为移动一下,再吹熄蜡烛,供饭便算结束。</p><p><br></p><p> 衡阳人在老客的同时,也顺便改善一下自已的生活,过去有句土话叫做“死人通下气,活人胀出屁”,意思是供老客的根本目的还是活着的人在改善自己的生活,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供老客也是活着的人们相互联络感情,亲戚间相互走动的重大节日,过去,衡阳人常常会利用轮值供客的机会,大宴亲朋好友,衡阳人将这种饭局叫“盅子饭”,把到亲戚家中赴局称之为“赶盅子饭”。</p><p><br></p><p> 现在,衡阳人们在七月半仍在供老客,但赶盅子饭的人们己不多见。</p><p> </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