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数学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学科,是一个‘有趣’、‘好玩’的学科”。暑假里,同学们都行动了起来,“玩”出了智慧,“读”出了启示,“写”出了精彩,“绘”出了创意。</p> 玩 <p>玩:玩益智学具,炼手脑能力。</p><p>有趣的数学游戏,训练思维,开发智力。七巧板,数字华容道等益智学具同学们已玩的非常熟练,这个假期里同学们玩起了“索玛立方体”。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掌握了游戏规则,学会了方法,玩出了精彩,玩出了智慧。</p> <p>流传了千年的古典数学玩具,渗透着神奇智慧。这些看似简单的玩具,集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益智学具的科学融入,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让数学学习变的更加的有趣、好玩。</p> 读 <p>读:读数学书籍,悟数学道理。</p><p>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爱上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学生因为阅读,了解了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小故事、数学幽默笑话、数学名题等,就会融入其中,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喜欢上数学。</p> <p>数学阅读可以加强对题目的理解,迅速捕捉到题目中重点信息,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可以加强深层次思考,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养成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p> 写 <p>写: 写数学日记,享数学魅力。</p><p>让学生能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身边事物,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发现、疑问等。写的过程就是总结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的过程。通过写数学日记能更好地整理数学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长久地保持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p> 绘 <p>绘:灵性创编,培养兴趣。</p><p>《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学习中,我们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p><p>绘制数学绘本某些地方可留给同学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抓住绘本中的这些资源,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或课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创编或续写。孩子在创编或续写的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又有了新一次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回顾与巩固,重新构建与创新。</p> <p>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对待学习并非像成人那样有明晰和高远的目标,好玩、有趣的事他们乐意为之,艰深、枯燥的东西他们会本能的排斥。要想孩子们喜欢乐学,老师应该把课变得“好玩”一些、“有趣”一些:少一些繁琐分析,多一些情感体验;少一些成人面孔,多一些童心童趣;少一些机械训练,多一些趣味活动……</p><p>真正的“好玩”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