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德音雅乐”:指可以涵养德行、长养正气的经典、诗词和音乐,这些内容贯穿了我们的中华人文精神。我们中国人有自己流传了三千多年的读书方式,我们现在称之为——吟诵,由于现在知道和运用吟诵这种学习方式的人们太少了,吟诵被列入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是春秋以后 礼乐文化 的核心,吟诵的声音、文字相互结合,音乐性很强,艺术性也很强。中国字有平上去入四声,抑扬顿挫的吟咏,运用四声的变化就可以成乐。<br><br> 我们的国画作品中,有《屈子行吟图》《太白行吟图》,历史上有很多诗词都是诗人先吟诵出来之后,再以文字的形式记载。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杜荀鹤说:难教一日不吟诗。所以吟诵是中国人学习和创作的一种方式。<br><br> 古人读书还常以古琴相和,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被称为“圣人之器”“国乐之父”。“琴棋书画”所说的琴,特指古琴。所以古人云:君子以琴书自娱,抚琴读书就是中国读书人的娱乐,是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br> 学诗是教育的重要部分,谓之诗教。</h3> <h3>雅言、诗教与文化担当<br> 古代社会标榜礼乐文化,礼乐的表达是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内外交融的方式;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也有礼敬、敬畏之意,乐是和谐中道的社会心理情绪,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己的身心和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特别强调“雅言”的正声意义,“雅”或以地训“夏”、或以时训“周”,因所处时代而赋予时义,对社会有风化、导向作用。《孝经》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br> 雅言作为官方交流语言,其中兼语音和语义两方面。授之以政,使于四方,登高能赋,赋诗言志,这是先秦时,诸夏君子在外交、会盟、飨宴上应对的本领。孔子诗、书、执礼皆雅言。《尔雅》一书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方言,使之近于规范。汉·扬雄创作《方言》的内容是以通语释方言,中原汉语雅言即称为“通语”或称“凡语”。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有一类比:后世人作诗用官韵,又居官临民必说官话,即雅言矣。由此,有一条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文读方式,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即称为雅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之标准音,是现代汉语之语音代表,是国家推广使用的国家官方语言,他引领一个社会方向,它是国家文化战略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保障。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政策和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是当代的雅言。从语义方面看:孔子曰:修辞以立诚。强调言要慎出、要无所苟且、要顺以出之。曾子曰:出辞气,斯远必倍矣。雅言主文,不可通于俗,雅言是斯文的一部分,孔子在兹,忧心斯文之沦丧,雅言于人是一种垂范,一种导向,雅言的背后有着一个君子儒庄严的历史使命感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是对于文明的自觉和自律。雅言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语音问题,而具有深度的社会性意义及社会审美的意义。</h3> <h3> 《群书治要·礼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br> 治世的音乐安详而愉快,因政事祥和;乱世的音乐哀怨而愤怒,因为政治不和谐;亡国的音乐哀痛而愁思,因为人民过着流离痛苦的生活。音乐和政事相通,礼乐可调治人的性情,也起到了宣讲道德仁义的作用,并非娱乐至上。</h3> <h3>《周礼·春官·宗伯》篇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郑玄注云:“兴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剀(摩也)今也;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在孔子之前,《诗》《书》已在官学中作为雅言之教材,孔子创办私学,将教育推广到民间,所谓“有教无类”。不论世子王孙还是民之俊秀都有接受教育,成为社会精英的渠道。《论语》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又《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是孔子所言诗对于社会的功能概括,作为诗的表达方式,也是朗诵推己及人,反应人们内在的心声的社会功能。</h3> <h3> 追根溯源,文化二字是指什么:<br>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曲调、鼓乐。<br>化:人受教而变化,本义作“教行”解。<br> 《说文解字》把“化”作教行解,就是说人接受道业,变化气质,远过迁善。<br> “文化”二字合用,即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br> 圣人并不是高高在上,供人顶礼膜拜的,而是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大禹说:人皆可以成尧舜,王阳明说:人皆可以成圣贤。圣人的教化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以文化人,以善铸心。</h3> <h3> 慕贤当慕其心,我们诵读经典,学习古圣先贤的著作,便要以古为师,要读懂古人的心声,理解古人的感情,继承古人的志向,成为古人的化身。如此这般,才算真正的古为今用,才算真正的雅乐新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