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特色文化

黎禾

<p>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或延边, 1952年9月3日成立,首府为延吉市。其面积约42,7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p> <p>延边文化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十分突出,是以中国朝鲜族文化为鲜明特色的、多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多国文化相交汇的多元融合文化。其中朝鲜族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崇文尚礼,纳新喜乐。当地文化资源、旅游极其丰富,可以归纳为山水风光、边境风貌、古迹风韵和民俗风情等“四风”。</p> <p>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延边的山山水水养育着各族人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催生了延边文化。驰名中外的三江之源长白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延边文化的灵魂。它挺拔峻秀,层次分明,变幻莫测,体现的是复杂多样性,属于多元的状态。极负盛誉的图们江,一路奔腾,汇聚了布尔哈通河、海兰江、嘎呀河、珲春河等支流,流入大海,是延边文化的源泉。</p> <p>最具特点的是,人们传唱热度比较高的延边歌曲当中,都要提及长白山和海兰江、图们江。如《红太阳照边疆》唱到“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唱到“长白千里歌声嘹亮,海兰江畔红旗飞扬”等。充分体现了延边的山水是承载着人们向往寄托的精神家园,是延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状况。延边地区相继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一些古代文化遗址。古渤海国、东夏国在延边兴盛,满清皇族在这里发祥。</p><p>特别是2016年5月在延吉市发现恐龙化石后,把延边的文物古迹又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2017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多名专家初步认定,在延吉市发现的恐龙化石为早白垩纪晚期至晚白垩纪早期过渡类型,距今约8000至9000万年。根据现场地貌研判,初步发现了如禽龙、甲龙、角龙等9种恐龙及龟、鳄类化石。</p> <p>延边的文物古迹,分古代遗存和近现代遗存。古代遗存方面:遗址主要有“安图人”洞穴、一松亭遗址、永胜遗址、江东“二十四块石”址、渤海旧国等。城址主要有敖东城、西古城“中京显德府”、八连城“东京龙原府”、城子山山城、东古城等。墓葬主要有金城墓群、六顶山墓群、龙头山墓群、贞孝公主墓等。长城、交通道、驿站主要有古“长城”、古城墙、边壕、渤海交通道、清代官道、驿站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