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庙~2020年8月15日

百川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四人约好了十点在地铁十三号线南海神庙站集合同游南海神庙。天不作美刚走出地铁站不远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就这样我们在雨中☔️打着雨伞,开始了南海神庙的游览。还好下了一会雨就停了。</p><p class="ql-block">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东庙,坐落于广州黄埔区庙头村。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庙宇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和昭灵宮,两侧有廊庑,西南章丘岗上有浴日亭,是古代观望海上观日出之地,宋元时期即为“羊城八景”的首景“扶胥浴日”。</p><p class="ql-block"> 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是对外贸易交往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史迹,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古庙地处珠江出海口,中外海船出入广州按例都要到庙中祭拜南海神,祈求出入平安,一帆风顺。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南海神庙举行祭奠。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称。</p><p class="ql-block"> 庙内东复廊有一座达奚司空塑像,举左手于额前遥望大海状,俗称“番鬼望波罗”,相传他从古波罗国乘海船到广州,携来菠萝树种植于庙内,后化为神,南海神庙因此又称为波罗庙。每年“波罗诞”是南海神庙的诞辰,诞期为农历的二月十一日到十三日。在此举行祭祀南海神的传统民间信俗“波罗诞”,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南海神庙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在南海神庙码头附近打捞上来的古船陈列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菠萝蜜广东人也叫它树菠萝。在南海神庙外景区里,不知道这是不是那位因在这里载种两颗菠萝蜜,而没有赶上回国的船留在这里度过一生的“达奚司空”所栽种的?</p> <p>扶胥古埗牌坊</p> <p class="ql-block">“海不扬波”石牌坊为清代建筑,三间四柱。冲天式,花岗岩石建造。清道光年间广东巡抚叶名琛修缮南海神庙宇,将红砂岩石牌坊改为花岗岩石牌坊,上刻“海不扬波”四字。海不扬波寓意大海风平浪静,象征一帆风顺,满载而归之意。“海不扬波”就是千多年来,帝王大臣、商贾旅客、舵手船工在走出这繁华古港之时,对平安吉祥最真切的祈望!</p> <p>南海神庙的头门</p> <p class="ql-block">头门建于清代,面宽三间,结构为分心槽前后用三柱形式,梁头、柁墩、托脚等均有雕刻不同图案。屋顶采用绿色琉璃瓦面,陶塑瓦脊上有二龙争珠、鳌鱼等纹饰。</p><p class="ql-block"> 头门东西两侧均设塾台,前面两个是外塾台,里面两个是内塾台,。这种建筑形式是周朝建筑特有的,故南海神庙堪称中国古建筑的活化石。门楣上悬挂着“南海神庙”牌匾,牌匾下方左右两侧挂有一副对联:“白浪起是浪花拍天 山骨折 呼吸雷风;黑云去后 云芽拂渚 海怀开 吐吞星月”。这幅对联由明末清初增城才子林子觉所撰,对联形容的是大海白天与黑夜不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南海神庙的仪门,仪门又称礼仪之门,上方悬挂“圣徳咸沾”牌匾,意为圣上的恩德普罗大众均可沾得。牌匾下方左右两侧挂有一副对联:“镇海神庥永;司南庙貌崇”。意思是镇海护航的南海神永远庇护南海神庙,让航船顺风顺水地跨海越洋;司职于南方的赤帝神宫,恢宏壮丽,水殿楼台,让人崇敬。中门两侧有大石鼓一对,鼓下两侧分别有蜜蜂、猴子、喜鹊和梅花鹿四种动物,寓意“封侯爵禄”。</p> <p class="ql-block">达奚司空雕塑</p><p class="ql-block"> 达奚司空与菠萝树,相传唐朝时候,古菠萝国有一位朝贡使叫达奚,到京华朝贡后,来到南海神庙游览拜祭,把携带的两颗菠萝树苗种在庙前,不料海舶忽举,其人望船远去而泣,后逝于庙。后人按其生前举左手于额前望船归状,塑像祀于庙内,还给他加上中国的衣冠服饰并封为“达奚司空”,俗称“番鬼望菠萝”,是中外友好历史见证,南海神庙也因此被民间成为“菠萝庙”。</p><p class="ql-block"> 菠萝树是常绿高大乔木,它的枝可结果,茎可结果,埋在地的根也能结果,果熟地裂,特别香甜。用刀砍菠萝树茎,流出的白乳凝者可以结果,因此叫一刀果。果实碳白,软刺,果肉香甜,果仁像板栗,煮熟吃,味美香甜。</p> <p>南海神庙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古船模展</p> <p>珍贵的碑刻</p> <p>珍贵的碑刻</p> <p>南海神庙的礼亭</p> <p class="ql-block">万里波澄碑俗称清碑或康熙碑,碑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朝初年,朝廷实行海禁政策。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派兵收复台湾,解除海禁,设立了江、浙、闽、粤四大海关,开展对外贸易。康熙四十二年适逢康熙皇帝五十大寿,雅兴大发,御笔亲书“万里波澄”四个大字,制成金色牌匾,派户部右侍郎范承烈送到南海神庙,并立碑记事。</p> <p>南海神庙的大殿</p> <p>南海神庙的昭灵宮</p> <p>龙床</p> <p>龙床的说明</p> <p>南海神庙里的关帝庙</p> <p>南海神庙墙外边的古建筑墙</p> <p>朱雀台</p> <p>浴日亭的上山楼梯</p> <p>浴日亭山下</p> <p>这个是浴日亭,国家重点保护的立碑,打卡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浴日亭的前面</p><p class="ql-block">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绍圣初年,苏轼被贬至岭南惠州途中,在广州停留慕名拜祭南海神。他登上浴日亭,惊叹着大海的壮阔、太阳的辉煌、天地的浩渺、庙宇的古朴,便感怀身世地写下了《南海浴日亭》一诗;</p><p class="ql-block">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p><p class="ql-block">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p><p class="ql-block">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p><p class="ql-block">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p><p class="ql-block"> 苏轼写完诗后对海光寺的主持说,看海亭太俗气了,配不上“扶胥浴日”的美景,将看海亭改名为“浴日亭”吧!于是在提笔写下“浴日亭”三字,诗因景作,景因诗名,从此“浴日亭”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浴日亭背面</p> <p>我们在浴日亭里避雨吃了带来的食品</p> <p>樱桃做的鸭掌鸭翼</p> <p>浴日亭打卡</p> <p>浴日亭打卡</p> <p>浴日亭山下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海红豆</p><p class="ql-block"> 红豆称相思子,晶莹红亮,久而不蛀,不变色、不变坏,人们称其假宝石。红豆树一般生长在热带南方,是常绿植物,江苏亚热带生长此树,而且千年不衰,实属罕见。在浴日亭有相思树,树龄300多年,此红豆树是我国纬度最北的一颗红豆树,是红豆树中唯一非常绿的乔木,冬季落叶树种,其豆硕大无二,此树已列入世界植物大辞典。唐代诗人王维写下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才撷,此物最相思”。</p> <p>游玩了南海神庙出来和南海神庙的牌坊打个卡</p> <p>这是南海神庙前的:“浴日桥”</p> <p class="ql-block">南海神庙集我国古建筑、书法、雕刻、诸种文学艺术于一体,且集古海丝路文化、中外交流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在各类神庙中独占鳌头,享誉四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旅游价值。</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南海神庙,是全国的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广州现存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之一。在宣传古代海丝文化、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