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第二十一中学我永远怀念的语文老师——孙颖 。师生情第四集

兰凝秋色

<p class="ql-block">  我是班级语文科代表,初中三年级时,孙颖老师教我们语文。他皮肤有些黑、有些瘦,虽然个不太高但说话声音响亮带有磁性,节奏感还很强,每当他朗读课文时,声音有高有低、情绪有悲有喜的语调变化,都令我陶醉其中。一到上课,我就凝视着老师,看到他那抽烟过后留下的深紫青色嘴唇,灵巧得翻动,吸引着我专心倾听老师所发出的悠扬声音,仿佛观看一场精彩的音乐会,体会到那真是一种艺术享受。</p><p class="ql-block"> 在一次语文课上,也记不得是哪篇课文哪段话了。只记得我读到“老嫂子”时带上了地方音把(“老”读成二声)老师让我重读两遍才合格,真要感谢老师的严格要求,至今我对“老师”二字读得很认真很正规。</p><p class="ql-block"> 孙颖老师是一位忠厚老实人,诚挚教书育人的态度感人至深。讲课深入浅出干净利索,语言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掌握要点,老师的教学水平在校也是首屈一指,我班同学语文水平相对也是很高。</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名老师能上一节市级公开课,说明了他的教学实力,是很荣耀的。对于一名学生的作文能被老师拿到此课堂上作为范文来讲,是幸运的。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我写的一篇作文《换了人间》当做课文分析讲解。</p><p class="ql-block"> 那是两星期前,随着教学进度的发展和当时形势需要,遵循好的文章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来自工农兵大众。孙颖老师留的一个作业,要求走进工人农民家庭走访那些经历旧社会苦难的老人,讲述新旧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现实情况,记录下来写一篇感受。</p><p class="ql-block"> 在那特殊时期,新闻联播、各级报纸深入宣传不忘阶级苦民族恨,广泛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永远牢记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理念,霎时间有关这方面的文章铺天盖地涌来甚至题目都相同。</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组访问了同班同学赵连富的爸爸,他老人家苦大仇深,在旧社会吃了很多苦。同学们坐在他家的炕上,围着老人,听完他讲述旧社会亲身遭遇和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平时写个作文挺费劲,这回想写的话挺多,很快就写完了。没想到就这篇作文《换了人间》作为公开课的课文教材,面对全市各校优秀语文老师听课。课上孙颖老师提问我,“邱舒兰同学你是怎么写出这篇文章的?”当时我吓得哆嗦了,我的座位从前往后数第三排靠窗户,多亏靠窗户,不然站起来时,腿打飇好悬倒了,声音颤抖地说;“就是听了赵连富他爸讲述家史写出来的..…”哼……没话说了。多么没见过世面的学生,多么诚实的老师啊!孙老师你要事先透漏这事,让我提前准备一下也不会就说这一点吧。我总觉得没配合好老师的课,丢了老师的脸,到现在想起这事一直感到内疚。</p><p class="ql-block"> 但是老师的诚实,教书不搞花架子不作假的态度,育人不伪装的坦荡,却教会了我为人师表,怎么为人做事!问心无愧,敢于面对学生。老师的举止言行给我作出了表帅,是我一生的楷模,做人做事诚实始终鞭策着我在教育工作中不断砥砺前行!我所付出心血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在此谢谢尊敬的孙颖老师!我永远怀念您!教师节快乐!</p> <p class="ql-block">  谢谢九年三班同学、谢谢季玉森同学的协助,提供此珍贵的照片。前排左起第三位是孙颖老师。</p><p class="ql-block"> 在此感谢学弟李铁修正照片。</p>

老师

孙颖

公开课

语文

作文

同学

课文

诚实

旧社会

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