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游记

随遇而安

<p>  曾经有人把大运河与长城比喻成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写下的一个巨大的人字,如果说,长城以屏障功能保卫着农耕文明的平安,那么运河则以其交通功能为这个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 </p><p><br></p><p> 来到杭州,自然要看看古运河了。</p><p><br></p><p> 炎炎夏日,难得一凉爽周末,于是驱车向大运河出发,好在距运河文化广场仅9公里,很快就到达目的地。</p><p><br></p><p> 导航将我们引入拱墅区运河广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广场的南侧,与拱墅区政府大楼遥遥相对,广场有大型灯光音乐喷泉,购物超市,又与古运河紧紧相连……</p> <p>  从外观看,博物馆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普通里透着大气,给人以“传统而不复古”的感觉。一阵预约验码之后顺利进馆……</p><p><br></p><p> 馆内分五个厅……</p><p><br></p><p> 迈入序厅,一艘古朴沧桑的漕运船摆在正中, 脚下是玻璃钢铺设的仿真水面,给人一种在运河上徜徉而行的感觉。迎面一艘帆船在缓缓驶来,两侧是古老的桥墩模型,天花板设计成灿烂星空,置身其中,如泛舟河上。</p><p><br></p><p> 走进第一展厅,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完整地展现在眼前。通过人物雕像、历史图片展现运河连接中国五省四市、贯通五大水系,波澜起伏的历史故事。突出开凿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p><p><br></p><p> 第二展厅主要讲述了大运河的利用。通过文献资料以及保留下来的图片,阐述了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大运河的功能发生的变化……</p><p><br></p><p> 第三展厅主要是大运河(浙江段)申遗陈列厅。这里可以看到申遗宣传片与沙盘模型,详细介绍了浙江段运河的地理位置分布。展厅的一个亮点是用微缩模型做出了大运河及两岸的九座城市,放在玻璃地面下,形成地上一条流动的运河,闪闪发光……</p><p><br></p><p> 跨入第四展厅,大运河孕育出丰富的两岸运河文化活跃在这里……</p> <p>  走出博物馆,穿过书有“利在千秋”的牌楼便踏上了京杭大运河杭州终点的标志建筑——拱宸桥。</p><p><br></p><p> 拱宸桥始建于明宗祯四年(1631年),重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中间几经兴废。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和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p> <p>  站在高高的拱宸桥上,一艘艘货船“嘟嘟哒哒”从容地穿梭于桥下,眺望悠悠荡荡的古运河,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p><p><br></p><p> 三千年前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伐齐,开凿邗沟时,是否想到这一举动将为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吴王夫差的这条邗沟,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通江南运河夯实了基础,实现了秦帝国对江南的有效控制……</p><p><br></p><p> 汉武大帝时的汉帝国,由于连年与匈奴作战,国库异常空虚,狭小的关中平原虽土地肥沃,也无法支撑皇室与军队的巨大开支,为了把各地的贡赋运往京都,开凿了由长安运往黄河的漕渠……</p><p><br></p><p> 朦胧中隐约可见东汉末年的混乱状况,战乱将秦汉时开凿的漕渠毁于一旦,统一中原以后的曹操气势磅礴大手一挥,开通了华北平原的多条运河……</p><p><br></p><p> 忽然间又看见了隋炀帝杨广动用350万民众,大刀阔斧开通了以洛阳为起点,以北京为北方终点的永济渠,以杭州为南方终点的通济渠,打通了全长2700多公里的南北运河。通济渠工程浩大,却在半年内全部完成,成为中外工程史上的奇迹,但代价及其高昂,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不到一年使250万民众命丧运河……也因此隋炀帝一直被后人诟病……</p><p><br></p><p> 隋炀帝杨广开通的两条运河,对隋朝是个灾难,但对之后的唐朝与宋朝却是极大的利好。唐朝与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都与之有巨大的关系,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关于运河功过所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p><p><br></p><p> 恍惚间,似乎又看到跃马而来的成吉思汗,策马扬鞭不可一世……,他的孙子忽必烈紧随其后,挥斥方遒定大都于北京,自此,元朝政治中心北移,为了使江南漕粮顺利运往北京,将大运河的走向作了截弯取直的处理改造,改造后运河经过山东直接南下,不再经过洛阳,大大缩短了路程。眼前这条“京杭大运河”就此落成。这条运河以最短的距离,纵贯富庶的沿海区域,实现了国家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融合……</p> <p>  稍稍整理思绪,从桥顶端缓缓走下来,便步入了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这个L型的街区保存了完整的明末清初的沿河民居,这里博物馆群立,老字号琳瑯满目……,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剪刀剑博物馆……,财神庙、张大仙庙以及河畔的书店都为古运河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p> <p>  走出街区继续前行,古运河旁的石板小路在苍翠挺拔的树木遮掩下显得那样的狭长幽静,置身其中犹如走进了闲适惬意的洞天福地……,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微风下泛起层层涟漪,我在想:三千年前的吴王夫差只为军事目的运输粮草人马,但秦统一六国之后,各王朝开凿、修复运河的目的都是为了漕运。隋朝,唐朝,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清两朝,建都在北方的中央政府都需要江南地区的漕粮供应。大运河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一个庞大的漕运帝国……</p><p><br></p><p> 一条古运河,半部中国史…………</p> <p>  突然想起博物馆第二展厅清朝末年的这张船票,上面除了“顺风快利”四字以外,还有收款的一些项目清单以及提醒顾客保存好随身所带行李的提示等,一张小小的船票,既有商家希望一帆风顺早日获利的美好希望,又体现了明白消费温馨提醒,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当年运河的繁华景象……</p><p><br></p><p> 货船依旧缓缓从眼前驶过……</p><p><br></p><p> 2020年8月12日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