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陈雷

<p>一张黑白有点发黄的照片映衬出我爸爸当年的帅气于儒雅,这是摄于七十年代初期苏州的一张照片,照片的尺寸在当时来讲是相当奢华的,那个时候我还小,只记得同学的羡慕于敬仰(因为好多同学的父母都知道我的父亲)做过飞机,做过软卧,那个年代,能做过飞机,坐上软卧都应该是大人物,,,,,,,。</p><p>我记忆初始就是当时在家里窗户的两侧有两张伟人像,一张是毛主席,一张是刘主席(刘少奇),当时我在幼儿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街上开始乱了,我们楼门洞做上了铁皮门,说武斗开始了,,,家里的晚饭后,我坐在父亲的怀里,问父亲刘主席的像怎么没有了??父亲对我说,,,,,这是我记忆当中最初我爸爸给与我的启蒙教育(现在回忆起来都有感慨,我父亲会对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讲路线斗争),,,,,,。</p><p>我已经坐上了回宁波的338次列车,躺在卧铺上,没有倦色与困意,却在问自己,爸爸的一生给了我们什么??????</p><p>一,学习</p><p>我父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国家用自己的能力培养的第一代仪表工程师,五十年代,我爸爸学的是俄语,孜孜不倦的看外文资料,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六十年代,抚顺石油二厂盛开的五朵金花(催化裂化,热裂化,延迟焦化,铂重整,烷基化)留下了父亲的汗水和不可磨灭的功绩,七十年代,我国支援阿尔班尼亚建设炼厂,我父亲作为仪表专家常驻上海,每一台仪表设备,每一个仪表元件都经过我父亲的检验确认才能从上海上船发往东欧(阿尔班尼亚),整整四年,上万台仪表,几十万仪表元件送到东欧口岸,全部合格,这里包含了我父亲辛勤的劳动,在上海驻外期间,我父亲开始自学日语,仅仅一年时间,就能翻看日文资料,为以后抚顺石化建设腈纶厂使用日本R系列电动仪表奠定了基础,七十年代中期(七五年),国家上马建设辽河油田(盘锦油田),我父亲又作为第一批技术骨干,来到了当时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的盘锦兴隆台(先是在设计院后来到了渤海供应处),因为工作需要,我父亲又开始在电视大学学习英语,全班86人学习(我父亲在班里年龄最大)毕业合格仅有8人,我父亲一第一名的成绩站在了8人之首。</p> <p>我的父亲除了在自己本职工作本职专业上学习,业余时间还学习了中医,张仲景的伤寒杂论,孙思邈的药剂方论,黄帝内经等很多中医著作都有研读,还学习气功,当时风靡一时的“鹤翔庄”“空劲气功”,,最后又学习最为深奥的佛学,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我不知道我父亲学习的是哪一种,但是我却知道,我父亲戒酒戒烟戒荤腥(三十多年未吃一口肉,直至命终),父亲的学习态度与能力无不让我敬佩,父亲强大的自制力(戒烟酒荤食)让我惊愕赞叹,!!!!</p><p><br></p> <p>爸爸走了,走的很安详,无有痛苦,</p><p>爸爸倒肠后(一般倒肠后当天人必去世),但是爸爸坚持了三天,直到我见到爸爸,握着爸爸的手,和爸爸说话,给爸爸助念阿弥陀佛,一小时后,爸爸走了,我不知道爸爸是否有未完的心愿,也不知道爸爸是否如愿往生净土极乐,只能祝愿爸爸愿随念力,彼岸花开!</p><p>不知道如何祭奠老父,只能随笔留字,以拜爸爸的在天之灵——阿弥陀佛!</p><p>爸爸一路走好!!!</p><p>儿泣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