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知恬相养 ·</p><p>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p><p><br></p> <p> 知道多了,未知更多。这个世界很“可怕”,大部分人都在昏迷状态,你造么?</p><p> 你的气色、气质、对称度会影响周围事物成功率的概率分布。这世界以外还有什么世界?即使是这个世界,也是完全不一样的!</p> <p> 古来修道的人,以恬淡颐养智慧。活着无须靠智慧行事,只是用智慧颐养恬淡。智慧和恬淡互相颐养,道德也就从中产生出来。所谓德,就是和;所谓有道,就是理,德无所不包,就是仁;道无所不合,就是义;义理明白和与物相亲,就是忠;心中朴实又返归到情,就是乐;行为忠信宽容仁爱又合站自然文理,就是礼。礼乐盛行,天下就大乱了。那纯正还要加上自己的德性,有了德性就不受蒙蔽,蒙蔽的事物就必然失去它本性。在这个时代里,阴阳之气和顺宁静,鬼神从不干扰,四季按节令运行,万物都不受伤害,各类生物不会夭折,人虽然有智慧,却毫无用处,这就是最纯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毫无作为却永远合乎自然。</p> <p> 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世说新语小故事 ·</p><p><br></p><p> 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日:“直是暗当故耳!”</p><p><br></p><p> </p><p> </p><p><br></p><p> </p><p><br></p> <p>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p> <p>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p><p><br></p> <p> 今日一得:彼以悭吝狡伪之心待我,吾以正大光明之体待之。</p><p> 深悟、静虚、动直。</p> <p>泽峻·8.14第十三讲作业帖</p><p>1.背诵《高中文言文完全解读》“84个文言实词”第65-74个,明天课上进行小测试</p><p>2.继续准备辩论资料,明晚8:00准时进行模拟辩论,请明晚上课时根据今晚最后的座位分配落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