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我与摄影

乌兰纳嘎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现代的人真幸福,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摄影器材随处可见。数码相机的发明,更给人们摄影提供了一个简便而快捷的摄影途径。在手机上,MP4上等人们常用的现代工具上都设置了照相的功能。因此,对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和美丽的景色我们便可以信手拈来。而且用电脑制作打印成照片也十分的方便。照相对现代人来说,真的不是什么稀罕事。</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时候,十个月时才照过第一张照片,怀里抱着个大苹果笑容满面。妈妈从照相馆拿回来照片后,都被亲戚朋友们抢光。后来又去洗了十几张,分给了大家。十二岁时,读大学的哥哥的一位同学到我家串门,拿来了一台照相机,我才照了人生中的第二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很调皮,每天放学后就和小伙伴们满山遍野的跑。跳格子、攻调堡、打王八、上房上树掏鸟窝、下河下沟摸鱼捉蟹,童年的时光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山上玩耍,从山上向远处眺望,绿色的菜田、金色的麦浪、红色的高梁,五颜六色映入眼帘。秋天的原野十分壮观,非常的美丽。当时我想:如果我要有一台照相机多好呀,我就可以用它拍摄春天的绿柳;拍摄夏日的繁花;拍摄金秋的红叶;拍摄清冬的瑞雪。纪录很多很多生活的美好和乐趣。</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时代,我家非常贫穷。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一家八张嘴,全靠父亲每月几十块钱的微薄工资来维持生计。还要供大哥读大学,每月还要给在吉林乡下的外婆提供一定的生活费用。我们家的生活每个月都是东挪西借,在这种窘迫的家境中。别说买一台奢侈的照相机,能吃上几顿饱饭就很不错了。像我这样能敢想一想,就已经是够大胆的了。拥有一台照相机,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p><p class="ql-block"> 上中学时,我们学校的校长与我同姓,他儿子小我一岁,叫天化,我们很要好。他每次见到我时都亲切的叫我三哥,我也经常去他家玩。郑校长是位摄影爱好者,每每看到他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我都非常的羡慕。在他家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冲洗制作黑白照片的全过程。也可以说郑校长是我摄影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还有一位蒋姓的同学加工友,是我的铁哥们。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他经常借来照相机,我们一起四处拍照。然后在家中用被子把门窗的光挡住,点亮红色的灯光,用药水自己冲胶卷,自己洗印放大照片。这期间使我对摄影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已参加了工作多年,并娶妻生子,但家庭经济仍很拮据。我与妻子商量,用家中仅有的89元积蓄买了一台“傻瓜”照相机。从此真正玩起了摄影,圆了我的摄影梦。</p><p class="ql-block"> 现而今,我算起来为了学习摄影,这一生共购置了照相机近20台,各种长短镜头和三角架等等摄影配件不计其数。正像人们形容摄影人是”败家子”,“玩单反相机穷三代”一样,这话说的真正是不算太夸张。</p><p class="ql-block"> 刚学摄影时,由于摄影水平和技术都不行,出去后见什么都感觉挺好就拍摄下来,结果回来后一冲洗,根本选不出真正象样的片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摄影技艺和有较多的资金玩摄影,我不抽烟,也不喝酒。把节省下来的资金订阅了《大众摄影》和《中国摄影报》等多种报刊,还把许多报刊上发表的摄影作品也剪下,收藏起来。一有时间就把这些剪报拿出来欣赏。看上面的文章和别人发表的优秀摄影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摄影技艺和审美水平,以此为摄影广积而薄发。并在1988年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举办的解放军摄影函授学校为期一年的函授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摄影的同时,我利用业余时间到工厂、去农村进行创作。并到农村的村落和学校为村民和学生拍照,赚点钱以艺养艺和添补家里的生活费用。在这一时期,我经历了很多艰辛,吃了很多的苦。</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春节,下了一场大雪,我利用休息时间去农村拍雪景。当我正在聚精会神取景拍照时,从后面不知何处窜出来一条大狼狗,朝着我的右腿肚就狠狠地咬了一口,给我吓了个半死,幸好是冬天,穿的多才没有受到大的伤害。</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也是春节期间,我去农村创作。由于过于集中精力拍摄照片,差一点就错过了返程的班车。为了赶时间,我便操近路奔向车站。当在冰上穿越一条小河时,冰面突然坍塌,我整个人掉进冰窟窿中,幸好河水不是太深,才没丢掉性命。</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 我还经常把拍摄的照片,拿到报社和群众艺术馆让摄影记者和摄影专家给予指点,使我的摄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1989年5月31日我拍摄的作品《铁甲之春》发表在了《丹东日报》。我十分的高兴,就象生了个儿子那样的喜悦。我买了很多份这天的报纸分发给朋友们,让他们一起与我分享此时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1991年5月我拍摄的作品《金龙狂舞》在由丹东市摄影家协会、《丹东日报》社和丹东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二等奖。同年我被丹东市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p><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更激发了我的摄影创作的积极性,也成为单位的宣传骨干。我先后为单位的宣传、工会、共青团等部门拍摄了多个专题的展览。</p><p class="ql-block"> 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家中的大事小情,也请我为他们拍照。我都有求必应,非常愿意为大家服务。我还把单位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拍摄成新闻照片发表在报刊上。</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在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艺术摄影作品,新闻稿件几百幅。有的摄影作品还被杂志社用做了封面、封二和封底。并有许多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展赛中入选和获奖。先后被《丹东日报》、《摄影导报》、《现代摄影报》及《人民摄影报》、《书法报》等报刊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和特约摄影。并被辽宁省职工摄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和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等艺术团体吸收为会员。个人传略和作品还分别被编入《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国摄影家作品选集》等艺术典籍中。</p><p class="ql-block"> 2004年2月,丹东电视台以《工人艺术家郑顺安》为题对我的事迹做了报道。2009年3月《鸭绿江晚报》的【文化人物】栏目和《丹东民间组织》杂志又以《郑顺安把梦想照进现实》为题目再次分别对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2009年6月《郑顺安摄影作品展》在丹东电视台展播。</p><p class="ql-block"> 2005年,我学会了电脑的应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已经能够熟练的在电脑上制作和处理照片了。我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平台,把我拍摄的摄影作品展示给世界。我的博客访问人次已经达到40多万人次,我的美篇访问数已经超过了75万人次。</p><p class="ql-block"> 2016年8月,我退休回家了,有朋友找我到平面媒体业余从事摄影和编辑工作,被我婉言谢绝了。我要利用退休后的大好时光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现而今,我已经在退休后的时间里,出访了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这七个国家。见证和记录了异国的风光和风情。我的足迹还踏遍了祖国的十几个省,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记录着我们美好祖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面貌,和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p><p class="ql-block"> 我在一首小诗中这样写到 : 我们寄情山水,我们快意人生。把梦装进行囊,潇潇洒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心不羁,早已踏上征程。走马天下,品味河山,为岁月留痕。</p><p class="ql-block"> 我执著地热爱摄影,它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强健了体魄,丰富了我的业余文化生活。</p><p class="ql-block"> 生命不息,摄影不止。</p><p class="ql-block"> 摄影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郑顺安初稿于2008年1月20日,2020年8月修改于鸭绿江畔。)</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感谢光临 谢谢转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