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伟人]毛主席称赞的民国总理、慈善家、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熊希龄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祭

亚高原/经历网

<p>民国总理熊希龄[1870.7.23(清同治九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今天8月14日即为农历庚子年六月二十五日,熊凤凰离开我们一百五十周年了!)一1937.12.25],祖籍凤凰,生长于芷江,沈从文写有熊公馆,在芷江。芷江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沅州,岸芷汀兰,又是抗战胜利国际和平城。毛主席称赞他说过:“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熊希龄最大的好事是创办了香山慈幼院,为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在1949年提供了办公决策指挥地点香山,指挥渡江战役的胜利。从学从戎从政从实业从教育从慈善从救亡,逝世于香港,享年68岁,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他的一生所创造的人和物及风范精神思想文章对凤凰对芷江对湘西对湖南对中国对世界对历史有很大影响,至今他是湘籍总理第一人,朱镕基系湘籍总理又一人。周总理曾中肯评价他:“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198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凤凰视察时也说:“凤凰出人才,熊希龄当过国务总理,做过许多好事”。三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袖称赞中华民国总理熊希龄先生,不愧是此君一出天下暖,充分证明熊希龄先生所作所为是一个大写的伟人。</p><p>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骨灰归葬于香山墓园。在归葬仪式上,雷洁琼代表中央讲话,充分肯定了熊希龄的历史功绩:“熊希龄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在旧中国奋斗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忠于慈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追求光明与进步的一生。”</p><p>文/亚高原</p><p><br></p><p>本文刊于2016年《香山文化论坛》第八辑:《香山——熊希龄未了情》,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p><p> 熊希龄年谱</p><p>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周清华</p><p>熊希龄——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中华红十字会会长、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中国慈善之父、民国总理。</p><p>1869年7月23日(清同治九年庚午六月二十五日),熊希龄出生在湘西凤凰古城一个军人家庭,故人称熊凤凰。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晚年学佛,佛号妙通。</p><p>1884年,熊希龄年仅14岁,秀才中试,被誉为湘西“神童”。自幼禀赋聪颖,发奋攻读四书五经,不数年诵背烂熟,并能开笔作文。</p><p>1888年,年满18岁,按旧时习俗,父母为他娶妻成家,娶元配廖氏。</p><p>1889年2月,熊希龄考入沅州知府朱其懿创办的新型书院——沅水校经堂,习读经史、词章等课程,对舆地与史学尤感兴趣。开始树立经国济世的抱负,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p><p>1889年夏,沅州府举行岁科连试,熊希龄在全郡名列第一,旋补优廪生,深为朱其懿所器重。</p><p>1890年湖南学政张亨嘉按试沅州,熊希龄又列第一,故又为张亨嘉所激赏,特地将他抽调到长沙湘水校经堂深造。</p><p>1891年秋,应本省乡试,熊希龄即以第19名中试办举人。评阅官评价熊希龄是“三湘有为之士”。</p><p>1892年春闱,入京会试,以第65名中试贡士,按清代典制,例当举行殿试,时张亨嘉在京,见熊希龄书法欠佳,恐不合殿试格局而致挂误,劝他暂告终养,留京先练书法再试。</p><p>1894年,补应殿试,熊希龄高中二甲进士,朝考后钦点翰林院庶吉士。</p><p>1895年,熊希龄元配廖氏突然患肺病而亡,所生一女宝贞亦殇。</p><p>1896年春,业师朱其懿认为“秉三前程远大,岂但玉堂之选,必为开国重臣,名满天下”。遂将同父异母幼妹朱其慧许配给他,昔日师生从此结为郎舅,传为美谈。</p><p>1896年,熊希龄上书两湖总督张之洞,强烈要求变法维新,随后正式投笔从戎,被张之洞委为两湖营务处总办。</p><p>1897年,熊希龄积极推行湖南新政。下见熊希龄年谱。<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3MzO8_jpbeYnY5f20IbAPQ"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北京实验学校周清华:熊希龄年谱</a></p> <p>毛主席语录。</p><p><br></p><p>熊希龄——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诗人、书法家,民国总理、中华红十字会会长、中国慈善之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p><p>纪念熊希龄总理诞辰150周年!</p><p>熊凤凰诞辰一百五十周年。</p><p>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p><p>向熊希龄总理学习致敬!</p><p>熊公馆,何时看见你的真实容颜?</p><p>熊希龄,何时看到你的电影电视?</p><p>熊凤凰,何时看到你的凤凰传奇?</p><p><br></p><p>客观讲,对熊希龄先生的评价还很不到位。</p><p>他的治国理念、维新思想、做人高度、理财手法以及在教育、实业、报业、慈善等等方面的建树都还远远没有得到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肯定。</p><p>这样一位人物出在湘西本身就值得研究。光绪帝、张之洞、陈宝箴、袁世凯、毛泽东等都欣赏他,谭嗣同、梁启超都与之为伍。</p><p>玩政治,走维新之路;</p><p>玩教育,开风气之先;</p><p>办报纸,成时代先声;</p><p>玩实业,开一代先河;</p><p>玩慈善,成中流砥柱……</p><p>说他是一代先师不为过。</p><p>他创办的时务学堂走出了蔡锷、林伯渠、范旭东;</p><p>他创办的《湘报》成为当时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喉舌。</p><p>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瓷校—— 湖南瓷业学堂,开辟了瓷业专业……</p><p>熊希龄以一己之力,做了无数宏博大业,毁家纾难,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慈善学校—— 香山慈幼院,这种理念、能力、干才和德行世所罕见。</p><p>一一吉首大学督学张建永教授点评。<a href="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009/202009150643203925.html?from=timeline"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革命理想大于天,杜家豪,湖南日报20200915</a></p> <p>熊希龄:投身慈善教育的民国总理 </p><p> ■ 曾军良 周清华</p><p>“清代翰林,北洋总理,离归作庶民,熊氏宦途难展志;幼园稚子,社会遗孤,教养成英杰,香山慈善永留芳。”这是后人纪念近代慈善教育之父熊希龄的一副对联。上联所说的正是熊希龄的前半生经历:因支持维新变法,被清廷革职“永不受用”,后成为民国总理;下联中提到的香山慈善,指的就是熊希龄为京畿一带的水灾孤儿而办的香山慈幼院。他的后半生,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p><p>  香山慈幼院是熊希龄的一个理想国:孩子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完成从幼儿园到中学、大学的生活。他的这个理想家园,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熊希龄为了这个家园,捐出了全部家产,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p><p>  不与袁世凯为谋</p><p>  辞去总理之职</p><p>  熊希龄(1869年——1937年),字秉三,自号“双清居士”,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据传,熊希龄六岁时便“闻一知十”,《三字经》只用了三四天便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禀赋出众、好学深思且勤奋过人,他被誉为“湖南神童”。湖南的书院较多,而改变熊希龄一生的,是一所名为沅水校经堂的新型书院。该书院以经史为治学之根本,对词章、舆地、农政、河渠、兵谋兼而习之。在这所书院,熊希龄眼界大开,除了经史学问有长足进步之外,他特别钟情于历史与舆地,这种修养最终成为他建功立业的基础。</p><p>  1894年,熊希龄中二甲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最终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这一惨痛的失败,让熊希龄从信赖清政府的迷梦中惊醒,他很快转入了要求改革政治的阵营。1896年,熊希龄给当时的洋务派首领、两湖总督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他本人随后也正式投笔从戎,被张之洞委为两湖营务处总办。</p><p>  1897年,熊希龄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他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樊锥等为撰述。宣传“爱国之理”、“救亡之法”,倡导变法维新,尤其注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改革的历史和社会学说。</p><p>  《湘报》的新闻取向直接引发了包括张之洞等大员与湖南守旧派对熊希龄的不满。戊戌政变后,《湘报》被迫停刊,熊希龄也被革职。后来,熊希龄被湖南巡抚赵尔巽提携,并在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经赵尔巽之推荐出任参赞。</p><p>  辛亥革命前,熊希龄到东三省主管财政。辛亥革命后,他由奉赴沪,渐次拥护共和并加入联合会。1912年4月,熊希龄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7月辞职,旋任热河都统,次年被举为进步党名誉理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希龄任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p><p>  但是,文人熊希龄在权术争斗上哪里比得上袁世凯。1914年2月,袁世凯策动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希龄担任过热河都统,当时修缮行宫需要资金,而辛亥革命后政府缺钱,熊希龄呈文申请变卖古物修缮行宫,于是,熊希龄因有嫌疑,而在国会解散后不久,也被迫辞职下台。事后,熊希龄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弟以庸才,躬丁乱世……虽明知项城权诈,然因时势所趋,百端迁就,冀其统一环区、存此社稷,不料竟为所卖!”</p><p> 1920年香山慈幼院的东宫门</p><p>  为办香山慈幼院</p><p>  捐出全部家产办</p><p>  在民国六年九月(1917年)的时候,顺直省区(包括直隶、京兆两省区,即现在的河北、北京地区)发生大水灾,淹没了103县,19045村。受灾的百姓有630多万;成灾的田亩有25万多顷。</p><p>  面对这场巨大的浩劫,从总理任上辞职后在天津当“寓公”的熊希龄迅速行动起来。他天津的寓所也被河水吞没,身为灾民的熊希龄通过财政总长梁启超和外交总长汪大燮,向当局极力主张筹款,赈济灾区的饥民。国会讨论的结果是,如果他出来主持赈灾,此事才可议。于是,熊希龄奉命督办水灾善后事宜,他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向全国各省发出请赈通电,希望全国各地诸君子“胞与为怀,本其己饥己溺之心,为披发缨冠之救”。赈电发出,熊希龄以身作则,先捐现洋500元,又命家中女眷缝纫棉衣100套,捐给难民。在他的呼吁带动下,团体、个人捐衣、捐洋者不断,外国的慈善团体也有帮助。</p><p>  熊希龄见到有的灾民因为生活困难,甚至把儿女标价出售,就在北京设立了慈幼局两所,收养灾民的儿女。一所专收男孩,一所专收女孩,总共收了男女儿童差不多有千余人。水灾平息以后,这些儿童先后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可是到了后来,还有200多儿童没有人认领。水灾督办处不得不设一个永久的机关,来教育这些儿童。熊希龄看到城内外困苦的儿童很多,就与水灾处坐办陈汉第、罗振方商议,决定建一大规模的慈幼院,可以容的下千多人。把城内外贫苦的孩子招进来一同教育,免的这些孩子受苦。但是,建校又面临地皮的问题。时任大总统徐世昌同前清皇室的内务府商量,将香山静宜园的地方拨出,建筑慈幼院男女两校。</p><p>  1920年10月,香山慈幼院正式开院。这一年,熊希龄51岁,他给自己的后半生选择了慈善事业。他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帮助更多的人,但是在动荡的年代,想办一所规模颇大的慈善性质的学校,所面临的资金困难也可想而知。</p><p>  因此,尽管熊希龄曾是民国总理,又担任过财政总长,但自香山慈幼院从成立开始,就长期受“缺钱”的困扰。到了1932年,为了解决香山慈幼院的资金困难,熊希龄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共计大洋27.5万余元,白银6.2万两。</p><p>熊希龄自己制作的新年贺卡</p><p>  组织义勇军和救护队</p><p>  奔赴抗战前线</p><p>  熊希龄曾经多次指责当时的教育制度极不合理,教育为富人独占,穷人子弟只能向隅。这种现状持续下去,国家将永无和平之望,大乱则无有巳时,因此他要使贫富儿童“同居教育,泯其阶级之分”。因此,他秉持的是一种慈善观与教育观相结合的慈善教育思想。其目标在于教养孤贫,使孤苦儿童与富家子弟同享教育之幸福,以培养孤贫儿童能够自食其力和成为健全国民为其特征。</p><p>  在熊希龄的努力下,香山慈幼院的确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前进,香山慈幼院在当时成为一所新式教育的实验园地。别的学校办中学的只有中学,办小学的只有小学。而香山慈幼院收录的儿童,如果从1岁入婴儿园开始,依次读到高中毕业为止,在慈幼院至少可以整整呆上17年之久。慈幼院有一个纵、横办学的教育体系,“纵”指的是婴儿、幼儿、小学、中学教育以及大学教育;“横”指的是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所有这些教育,都是以当时最新、最先进的方式进行的。当时美国记者参观后谓其“较之美国所办幼稚学校有过之而无不及”。</p><p>  慈幼院的学生来自全国,熊希龄对他们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全面培育,意图是使他们成为“健全爱国之国民”。</p><p>  香山“森玉笏”有一处石刻,题写着熊希龄的两首七绝。其中一首这样写道:“远看塔影漾湖波,又听群儿唱晚歌。为念众生无量苦,万山深处一维摩。”诗中“群儿”指的就是香山慈幼院的童子军。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生活能力,香山慈幼院在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中组织了“童子军”,这首诗就是熊希龄带领童子军爬山露营于森玉笏时题写的。</p><p>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在熊希龄的组织领导下,香山慈幼院组成200人的义勇军,开赴上海战区,女生则加入红十字救护队,前往战区医院帮助工作。1933年爆发了“长城抗战”,熊希龄又带长女熊芷和部分慈幼院师生,组成救护队奔赴前线救护伤员。</p><p>  1937年夏,熊希龄偕夫人毛彦文赴青岛,未及返回北京,就发生了七七事变,熊希龄夫妇无法北返,于7月21日乘船赴上海。8月13日,淞沪会战又起。熊希龄会同上海红十字会同仁,偕毛彦文日夜穿行于伤兵和难民之间,从事救护工作。</p><p>  1937年12月25日,熊希龄赴香港为抗战募捐,因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蔡元培先生当时也在香港,他亲笔为熊希龄书写墓碑:“宦海倦游,还山小试慈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 熊希龄早年曾将“棉花”入画,并题款为:“此君一出天下暖”——这既是他政治理想的表达,也可当作其致力慈善的人生写照。</p><p>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骨灰归葬于香山墓园。</p><p>本文已于2016年3月29日在《北京晚报》发布。原载北京实验学校百年校庆公众号</p> <p>———记爱国慈善教育家熊希龄</p><p><br></p><p><br></p><p><br></p><p>“燕京三千年古事,香山春秋永留芳”。北京香山公园,是一座具有近900年历史的元明清三代皇家园林,地势险峻,苍翠连绵,京西著名的“三山五园”中,香山公园就占其中的一山(香山)一园(静宜园)。而香山红叶更是驰名中外,1986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成为京城最浓郁的秋色。每一个到香山观赏红叶的人,都会记住100年前,曾在静宜园创办香山慈幼院的熊希龄。熊希龄故居有一幅门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对联写出了熊希龄忧国忧民、披肝沥胆投身慈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培养栋梁之才的伟大功绩。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做过许多好事”,充分肯定了熊希龄的办学成就。</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p><p><br></p><p><br></p><p><br></p><p><br></p><p>湘西“凤凰”赛神童</p><p><br></p><p>熊希龄先生(1869—1937年),湘西凤凰人,人称“熊凤凰”,自幼聪慧好学,15岁考取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35岁出洋考察,40岁出任民国首任财政部长,43岁成为民国总理。熊希龄自幼聪颖过人,文采斐然。吟诗作对,大气浩然,因为禀赋出众且勤奋过人,在少年时代就闻名遐迩,被誉为“湖南神童”。老师惊叹其才气,以“希龄”二字嵌头,用一副对联写道:“希有奇才,凿水窥天成妙句;龄虽幼小,登科及第占鳌头”,老师在此处巧妙自然地颂扬了他的天资。在私塾求学时,老师曾以“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熊希龄稍作思索,即对以“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先生惊赞:“经纶之才也!”“欲脱儒冠随李广,短衣匹马射匈奴。”从这些早期的对联与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少年熊希龄便有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与远大的报国之志。</p><p><br></p><p>险成“戊戌七君子”</p><p><br></p><p>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惊醒了中国人,二十几岁的熊希龄心怀家国,热血沸腾,似乎在一夜之间,从一个传统士子转变为一个以御侮经国为人生大义的维新志士。</p><p><br></p><p>熊希龄与梁启超致力维新,他还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办《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在百日维新期间,他提出“朝廷变法,首在兴学;兴学之本,先重师范”的主张,以适应新法之需要。他还给湖南巡抚吴大徵上书,力求从学习西方的角度寻求经国济世的良方。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捕杀了维新志士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作为清末维新运动的重要成员,熊希龄险些成为血洒长街的“戊戌七君子”。幸运的是,他因病不在京,再加上有直隶总督荣禄等朝中大员说情,最终躲过一劫,但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后来熊希龄谈及此事时说:“向非一病,当与六君子同命成七贤矣。”</p><p><br></p><p>香山慈善永留芳</p><p><br></p><p>“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1913年,熊希龄当选为民国第一位正式内阁总理。然而,他不屑与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伍,不久便毅然辞职,选择教育作为他最重要的奋斗目标。“远看塔影漾湖波,又听群儿唱晚歌。为念众生无量苦,万山深处一维摩。”他投身慈善教育,继续书写着自己爱国的诗行,其心之诚,其行之洁,天地可鉴。面对中国“输币割地,刳肉饲虎”的危机,熊希龄带着拯救中华的使命,考察西方列强的兴国之道,确立了“大为强国保种之谋,小为育子克家之计”的教育立国理念,增加了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强国,志在凭借培养人才以改变中国备受欺凌的状况;保种,志在借助教育维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精神。</p><p><br></p><p><br></p><p>1920年的香慈蒙养园</p><p><br></p><p><br></p><p>“五四”运动前后,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熊希龄又率先于1918年在北京筹办香山慈幼院,并于1920年开学,首推平民教育和慈善教育,这是香山自金朝大定26年(1186年)以来破天荒的事情。在此之前,这里是专供王公贵族赏玩的皇家园林。香山慈幼院不同于一般的育婴堂、孤儿院,而是融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实验学园。最有特色的是院里实行“小家庭制”,由十余位年龄不同的学生组成,互称兄弟姐妹,由一位“母亲”(生活管理员)照顾,这些孤儿重又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天伦之乐,使一颗颗孤寂的心得到感情的慰藉。这些孤儿从入院起,直到毕业工作,院里都负责到底。那些考上大学的,院里还负责他们的生活费、学杂费。当时,熊希龄在慈幼院还收养了不少朝鲜共产党烈士的遗孤和中国死难烈士的后代。现在不少健在的香慈学生,每每忆及熊希龄的这种宽宏与达观之举,总是充满了敬佩之情。1927年,李大钊不幸遇害时,熊希龄不计个人安危将李夫人及两个子女接到香山保护,后转送中共地方党组织。</p><p><br></p><p><br></p><p><br></p><p><br></p><p>镇芳楼——熊希龄院长办公室</p><p><br></p><p><br></p><p>香慈在全盛时期,成为有一个总院和六个分院的完善的教育机构,分院包括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师范、职业教育等。熊希龄自任院长,同时担任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他提出了“德、智、技、群”的四育办院方针和“培养健全爱国之国民”的目标。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完善的设施,使香山慈幼院很快成为誉满全国的最优秀的慈善教育机构,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世所公认,称颂之声,遍于环宇”。到1948年,该院共招收6000余名孤贫子女,在1937年以前的毕业生中,就有80多名考入燕大、清华、南开、北师大等高等学府进行深造,许多人学有所成,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后来悉数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其中还有一批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1930年3月,教育部派科长戴应观到香山慈幼院视察。他称香山慈幼院,“这样伟大的规模和这样完美的组织,在中国教育界开了一个新纪元,这样的学校,就是在全世界,也不多见”,连当时来访的美国记者参观团都称赞它“较之美国所办幼稚学校有过之无不及”。这种家庭教育模式比1949年奥地利的世界第一所国际SOS儿童村还早了十几年。</p><p><br></p><p><br></p><p>熊希龄与慈幼院学生</p><p><br></p><p><br></p><p><br></p><p>熊希龄曾于1922年被推选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长,有力促进了“六三三”学制的创立,该学制一直沿用至今。香山慈幼院推行的“学—研—产”教学模式,与今天我国教育界实行的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理念高度一致,而香山慈幼院却早了近100年。熊希龄实施的“新教育”,走出了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新的办学之路,形成了一种“既救人之命,又救人之心”的慈善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慈善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先河,为成功推进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进入现代教育体系,建立了卓著功勋, 熊希龄因此被称为"近代慈善教育之父"。</p><p><br></p><p> 抗日救国成绝唱</p><p><br></p><p>中国“历史之父”司马迁有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在熊希龄的组织领导下,香山慈幼院组成200人的义勇军,开赴上海战区,女生则加入红十字救护队,前往战区医院帮助工作。1933年爆发了“长城抗战”,熊希龄又带长女熊芷和部分慈幼院师生,组成救护队奔赴前线救护伤员。熊希龄人生最后的日子,是率领师生在抗战前线浴血奋战中度过的,这是他生命光彩的升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熊希龄以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长身份与家人赶往前线救护伤员。领导红字会设临时医院4所,难民收容所8处,共救出伤兵千人,难民15万余人。在淞沪会战期间,熊希龄关心国事远远甚于关心自己的生命。他几乎天天盼着前方传来捷报。闻讯上海失守、南京沦陷后,他当场痛哭失声,决定立即离沪返湘,准备一边在长沙主持筹建香山慈幼院长沙分院,一边继续募集抗日救亡经费。那时,长江航运已断。熊希龄与毛彦文只得绕道香港,准备由香港转广州,再由广州坐火车返回长沙。谁知刚到香港不久,他因战事失利刺激太深,精神负担过重,不幸于1937年12月25日猝发脑溢血逝世,享年仅69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紧紧拉着夫人毛彦文的手说:“我死后,请将我的全部藏书捐给已迁到湖南的香山慈幼院。”熊希龄一生忧国爱民,一身正气,逝世时库无钱银,丧葬全凭毛夫人借贷,暂葬香港,1992年经中共中央统战部批准,迁厝北京香山熊氏墓园。</p><p><br></p><p>双清白云识宗风</p><p><br></p><p>在今香山公园内南麓的半山腰,因有两股清泉自石缝中冒出,金章宗命名为“梦感泉”,大清乾隆十年(1745年),此处修建为“松坞云庄”,乾隆皇帝感觉泉水清凉甘甜,便赐名“双清”。乾隆所题“双清”二字,至今还镌刻在院内石壁上。熊希龄创建香慈时将此处辟为私人别墅,命名为“双清别墅”。让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是,双清别墅曾为世纪伟人毛泽东居住工作过的地方。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随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进京住在香慈,在双清别墅指挥了渡江战役,筹建了新中国,写下了著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光辉诗篇,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著,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毛泽东住在双清别墅,盛赞熊希龄是“一个大好人”,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也说:“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 198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凤凰视察时也说:“凤凰出人才,熊希龄当过国务总理,做过许多好事”。</p><p><br></p><p><br></p><p><br></p><p><br></p><p>双清别墅</p><p><br></p><p><br></p><p><br></p><p>2019年,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包括双清别墅在内的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完成修缮布展,于9月1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纪念地旧址共八处,分别为:双清别墅——毛泽东同志办公居住地;来青轩——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办公居住地;双清别墅东侧平房——中央警卫处;思亲舍——中共中央宣传部;多云亭——中共中央宣传部;小白楼——中共中央图书馆;丽瞩楼——香山专用电话局;镇芳楼、镇南房——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p><p><br></p><p>大爱无痕天下暖</p><p><br></p><p>世人爱牡丹之富贵,陶渊明爱菊之隐逸,周敦颐爱莲之高洁,郑板桥画竹题诗表其意,惟熊希龄画棉花以言其志。22岁的青年熊希龄,在花朝之日,当地知府朱其懿邀集官吏和新科举人赏花之时,熊希龄独择一株为农家所亲的棉花入画,完画后挥毫题写:“此君一出天下暖”。回顾熊希龄的一生,这几个字何尝不是他经国济世的政治抱负与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p><p><br></p><p>大爱无痕,真爱无言。斯人已去,熊希龄的一生,是为国家前途奋斗的一生,是为民众生计忧患的一生。他那奋斗不息,爱国不渝的形象却将永远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永远,永远……他已化作人们心中永久的丰碑,连同他的光辉业绩一起被载入史册。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熊希龄就做了一辈子的好事” ,“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说的就是这位湖南老乡熊希龄。</p><p><br></p><p>在国难当头、民生凋敝的旧中国,熊希龄以国家的需要和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把自己的智慧、钱财、精力以至生命,都奉献给了香慈,奉献给了平民教育事业。这种为国、为民自觉奉献的崇高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校友,在香慈、立新、北实一代代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理想,熊希龄先生这种品质,正是今天北京精神的体现,正是我们共同创建和谐社会的精髓所在!而“爱祖国爱人民爱北实”也成了我校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p><p><br></p><p>近八年来,在教育家型校长曾军良同志的引领下,北实人与时俱进,协同创新,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魅力教育”为特色,全面探究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普适规律,推动了75项教育教学改革,其中有48项获得了全国、市、区一等奖。我们充分挖掘百年名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与弘扬熊希龄先生“面向社会,全面育人,追求高水平教育”的平民教育思想,促进北实魅力学子全面、自主、个性以及可持续发展,不断促进魅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新时代魅力教育工作的新跨越!进一步推动北京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取得新的更好、更多的成就,实现集团教育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p><p><br></p><p>供稿:周清华</p> <p>风雨话沧桑 辉煌誉京华</p><p><br></p><p>——记熊希龄先生和香山慈幼院</p><p><br></p><p>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吴伟</p><p><br></p><p><br></p><p><br></p><p>2020年,北京实验学校迎来百年华诞。此时此刻,作为北实人,我们更加怀念学校的创办者——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慈善家、平民教育家、抗日救国先驱熊希龄先生。</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p><p><br></p><p><br></p><p><br></p><p>熊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在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他积极投身维新变法、慈善教育与抗日救亡运动,“尽力于国家和社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和香山慈幼院的孩子们</p><p><br></p><p><br></p><p><br></p><p>为增进对熊先生及学校历史的了解,我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通过学习,让我对熊先生愈加崇敬,对香山慈幼院爱国育人、全面育人、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深刻领会,也为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办学成就倍感自豪。</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爱国利民,功不可灭</p><p><br></p><p><br></p><p><br></p><p>在熊希龄先生的一生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过许多非凡贡献。雷洁琼女士曾经说过:“熊希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慈善事业家,他早年参加维新变法,民国时期担任国务总理,晚年投身社会慈善,救灾办赈,收养灾童,创办驰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捐充儿童福利基金,同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生爱国利民,功不可灭。”</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进行抗日宣传</p><p><br></p><p><br></p><p><br></p><p>雷洁琼女士以她凝练的话语高度概括了熊希龄先生波澜壮阔的伟大人生,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拥护共和到抗日救亡,在每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都能看到熊先生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身影。熊先生的一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值得后人敬仰和赞颂。</p><p><br></p><p>毛泽东主席也曾评价他:“一个人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p><p><br></p><p><br></p><p><br></p><p><br></p><p>投身教育,矢志不渝</p><p><br></p><p><br></p><p><br></p><p>父母的言传身教及家庭美德的熏陶对熊希龄先生人格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深远影响。</p><p><br></p><p>熊希龄先生出身于清朝军官家庭,父亲虽为军人,但爱好诗文,知书善画,既重德才修养,又严于家教。母亲勤劳节俭,慈祥贤惠,乐善好施。父母从小就教育熊希龄要爱国爱民、勤奋学习、高尚做人。</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故居</p><p><br></p><p><br></p><p>导师朱其懿先生是熊先生敬仰的人生楷模。熊先生创办香山慈幼院的义举也是受朱其懿先生影响。</p><p><br></p><p>熊希龄先生青年时期就读于沅水校经堂,这是一所改革型的新型书院,这里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理想情操教育。熊先生在这里学习,获得很大教益。创建沅水校经堂的是朱其懿先生,他既是沅州知府,又是一位教育家。熊先生对朱其懿先生办学所倡导的宗旨理念和改革精神甚为称颂。</p><p><br></p><p><br></p><p><br></p><p>娴熟聪颖、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对他事业上的帮助功不可没。</p><p><br></p><p>熊希龄先生一生娶过三位妻子。1888年,由父母做主,按照旧习俗,他与廖氏结婚。1895年,廖氏患肺病身亡,令熊先生黯然神伤。</p><p><br></p><p>1896年,熊先生与恩师朱其懿同父异母的小妹朱其慧结婚。据记载,熊先生与朱其慧之间还有一段“征联招婿”的佳话。时任湖南常德知府朱其懿给同父异母的妹妹朱其慧搞拟联征对选婿,出其上联:“养数盆花,操春秋消息。”征联用大红纸贴出后,学校的男生个个欢喜若狂,绞尽脑汁拟联,但均未博得芳颜一笑。用功读书的熊希龄看了征联情景,随手写了个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朱知府拍案叫绝,熊希龄遂成佳婿。</p><p><br></p><p><br></p><p>熊希龄与夫人朱其慧、长女熊芷合影</p><p><br></p><p><br></p><p>朱其慧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女性,娴熟爽朗、道德高尚、受人尊敬。她全力支持熊先生的爱国事业,自己也是一位爱国爱民的教育家、慈善家和妇女领袖。当时社会上称她为中国女界奇才,而她和熊先生的婚姻也被赞为“龙凤配”。1931年,朱其慧女士在北京病逝。</p><p><br></p><p>1935年,熊先生与毛彦文女士在上海举行婚礼。毛彦文女士品貌俱佳、才华出众。她先后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金陵女大,1931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她洁身自爱,有着强烈的事业心,是一位现代女教育家。毛彦文女士与熊先生的婚姻,被人们称作“教育事业的结合”。</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与毛彦文女士</p><p><br></p><p><br></p><p>婚后,毛彦文女士协助熊先生办理香山慈幼院教育事业,并追随熊先生积极参加社会慈善公益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熊先生在香港病逝后,毛彦文女士继任香山慈幼院院长,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竭尽全力投身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毛彦文女士与孩子们在一起</p><p><br></p><p><br></p><p><br></p><p>教育思想,影响深远</p><p><br></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作为著名教育家,对教育的思考是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先进的。1913年,熊先生就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主张。由此可见,他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关注的。</p><p><br></p><p>1917年,直鲁豫三省遭遇大水灾,熊先生在北京设立慈幼局,收养受灾儿童。北京慈幼局共收养1000余名灾童。水患平息后,还有200余名灾童无人认养。熊先生考虑另建永久性机构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灾童。1920年10月,香山慈幼院举行开院式。</p><p><br></p><p><br></p><p><br></p><p><br></p><p>后人为纪念熊希龄先生,曾题写对联,赞颂他倾心慈善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与不朽精神——“清代翰林,北洋总理,离归作庶民,熊氏宦途难展志;幼园稚子,社会遗孤,教养成英杰,香山慈善永留芳。” </p><p><br></p><p><br></p><p>香山静宜园双清别墅</p><p><br></p><p><br></p><p><br></p><p>可以说,香山慈幼院将“素质教育引入慈善模式”的试验,开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先河。1929年7月,美国记者团赴香山蒙养院参观,称赞它“较之美国所办幼稚学校有过之无不及”,希望“以作将来世界幼稚教育之模范”。1930年,国民政府一位教育部长考察香山慈幼院后说:“这样的学校,在中国别的地方是不能再得到的;就是在全世界,也不见得很多”。</p><p><br></p><p><br></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认为:学校办得好坏,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素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严谨务实的教学风气。熊先生倡导的教师风尚与如今北实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一脉相承。作为北实教师,我们一定要让熊先生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p><p><br></p><p><br></p><p>学校定期召开熊希龄教育思想研讨会</p><p><br></p><p><br></p><p><br></p><p>作为教育家,熊希龄先生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还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对当今教师也有启迪。 </p><p><br></p><p>他指导教师,不要受教材的完全限制,教材中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可不讲授,可另选适合学生、更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材加以充实。他引导师生开展分团教学方法,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程度分成几个团,由教师指导,施以不同教育。他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诱导启发式教育,坚决贯彻教、学、做三结合的原则,同时采用多种新式教法。他高度重视养成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进取精神,开发聪明才智,养成良好品德,打下爱国育人、全面育人的基础。他带领老师们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充实学生生活,使学生兴趣广泛,寓教于乐。</p><p><br></p><p><br></p><p>小学部师生家长到香山给熊希龄先生扫墓</p><p><br></p><p><br></p><p>纵观香山慈幼院的办学历史,以其独特的办学方针和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改革与试验,其功绩彪炳史册。熊希龄先生的慈善教育思想,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p><p><br></p><p><br></p><p>1954年香山慈幼院迁入阜成路(白堆子)校址</p><p><br></p><p><br></p><p>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京华。熊希龄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热爱和做事持之以恒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传承。</p><p><br></p><p><br></p><p><br></p><p><br></p><p>值此百年校庆之际,作为北实人,我们要继承与发扬熊希龄先生的爱国精神与教育思想,“尽力于国家和社会”,在曾军良校长倡导的魅力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再立新功!</p><p><br></p><p><br></p><p>撰稿:吴伟</p> <p>救世惜无老子军</p><p> ——记熊希龄先生的爱国情怀</p><p>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廖向群</p><p> “宦海倦游,还山小试慈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这是熊希龄先生逝世后,蔡元培先生为他撰写的挽联。挽联形象地概括了熊希龄先生由“从政”到“从善”;再由“从善”到“救亡”的人生之路。</p><p>熊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在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他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投身于维新变法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尽力于国家和社会”, 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是啊,在熊希龄的人生字典中,“爱国为民”四个字最醒目,他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感天地,化万生。</p><p>香山慈幼院创办人熊希龄先生 </p><p>力推维新,盼中华振兴</p><p>甲午战败的惨痛国耻惊醒了众多有识之士,也惊醒了熊希龄,于是维新变法成了他奋斗的目标,他渴望清廷改变体制变法维新。他与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等在湖南发起和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他们创办主持了闻名全国的长沙时务学堂,熊希龄任总理(校长)。创办了湖南最早的报纸——《湘报》,熊希龄被董事会推为馆主。还创办了维新救亡的政治组织——南学会,该会由十位“品学兼著、名望孚洽”者为会董,熊希龄为其中之一,且为十会董中的实际操作者。</p><p>1898年9月,清廷顽固势力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熊希龄因病推迟赴京幸免一死,遭受“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处分。他身心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然而,这些并未使他意志消沉,却反而使他深刻反思,更加热爱祖国并奋发图强。</p><p> 出任总理,倡民主共和</p><p>民国初年熊希龄先后任财政总长、热河督统、国务总理等要职,他本欲为国家民族有所作为,奈因袁世凯蓄意谋国、专权枉法,其抱负无法付诸实现。他做了八个月的国务总理,期间袁世凯唆使人污蔑他“热河皇宫盗宝”,挟持他副署“解散国民党”“解散议会”,他组织的内阁被吹捧为“人才内阁”,被加以利用,直至无所作为。他毅然辞去了国务总理职务。此后他一度任全国煤油矿督办。 </p><p>1915年12月袁世凯窃国称帝。熊希龄洞悉其奸加以抵制,他协助自己的学生蔡锷潜逃天津,后举行云南起义。云南起义获全国响应,时人称“再造民国”。19l6年5月2日熊希龄致函袁世凯促其退位,至6月6日袁世凯气绝身亡。1917年张勋拥溥仪复辟,熊希龄深感痛恶。他听到传闻、即警觉起来,6月7日他率先发表“辟复辟邪说”全国通电,痛陈复辟的五大危险,这是反对复辟的先声。继之,7月2日他通电全国声讨张勋、康有为复辟清廷的罪恶行径。全国纷纷响应讨伐逆军,辫子军狼狈遣散,张勋、康有为逃入外国使馆。熊希龄始终坚持民初约法,维护民主共和。</p><p>1905年(清末)熊希龄随端方、戴鸿慈出洋考察合影。前排中左为端方,右为戴鸿慈,后立者左三为熊希龄。</p><p>他对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非常崇敬,衷心拥护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拥护“北上宣言”和中山先生一起北上。从1925年到1937年,他领导香山慈幼院师生每年开展纪念孙中山的活动,坚持弘扬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业绩始终不懈。他写下纪念孙中山诗词《醉桃园》,并让学生传唱,歌词写道:</p><p>中山家本出农村,儿时困苦深。</p><p>无衣无履有精神,天寒赤足行。</p><p>终革命、救平民,牺牲利己心。</p><p>只遗书屋和夫人,忠廉真可钦。</p><p>亲力亲为,赴抗日一线</p><p>1932年1月10日,由于民众的推举,熊希龄被聘为国民救国会指导委员。</p><p>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日军大举进犯上海,我19路军爱国将士奋起抗战。熊希龄当即致电19路军将士“为国家保领土,为民族争人格,奋勇杀敌,捐躯赴死,极深敬佩”。他要求将阵亡将士造册存表,随后即在上海组织起“卫国阵亡将士遗族抚恤会”,进行善后工作。“一·二八”事变后,他还在香山慈幼院进行抗日救国总动员,并于2月12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在香山慈幼院发布总动员之通告》,《通告》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他对自己一家和全院进行了总动员,又组织学生进行义勇军军训。这些都是香慈师生所亲历的,至今记忆犹新,感人至深。</p><p>1933年春,日军向长城进犯,我国军民奋起抵抗,与日本激战于古北口、石匣,喜峰口等地。熊希龄臂缠红卍字袖章,携长女熊芷及香慈师生代表王在湘等奔赴前线救死扶伤、宣慰抗日将士,并在长城向他们发表讲演,以意气风发之态、同仇敌忾之心深切鼓舞了士气。</p><p>1933年4月熊希龄(中)与其女熊芷(左)率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及香山慈幼院师生救护队奔赴抗日前线,摄于长城石匣。</p><p>“九·一八”以来,他多次提出要实施抗日救国总动员,全民抗日,并不顾年事已高奔走于祖国大地南北。1937年9月,他率先发表了《长期抗战》一文,这是一篇旨在思考如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文章(该文收集在他的《明志阁遗著》中),他预告国人:“长期抗战”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战略。他坚信长期抗战国人必胜,自己对长期抗战持乐观态度,渴望国人同他一样持乐观态度。</p><p>1937年9月熊希龄撰写《长期抗战》一文,该文收入他的《明志阁遗著》中。</p><p>熊希龄的一生,是为国家前途奋斗的一生,是为民众生计忧患的一生。他已化作人们心中永久的丰碑,连同他的光辉业绩一起被载入史册。熊希龄先生的一生,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实写照。</p><p>斯人虽已逝,而他那奋斗不息、爱国不渝的形象却永远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现今的北京实验学校,继承了熊希龄先生的爱国思想,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以“勇于担当、善于超越”为学校的精神,学校将把希龄先生的爱国思想,一代代永远地传承下去。</p><p>供稿:廖向群</p> <p>后排左三为熊希龄。</p><p>熊希龄的教育思想及办学成就</p><p>北京实验学校 曾军良</p><p>百年名校——北京实验学校,原名香山慈幼院,由民国总理、著名平民教育家熊希龄先生创办于香山静宜园,其将“素质教育引入慈善模式”的改革试验,开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先河,现已发展为北京市十五年一体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近八年来,北实人与时俱进,以“魅力教育”为特色,推动了75项教育教学改革,其中有四十八项获得全国、市、区一等奖。</p><p>一、熊希龄:由政治家到慈善教育家</p><p>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清光绪年间进士,主张维新立宪,民国初年任财政总长、内阁总理。熊先生以国家危难为已任,为平民教育奉献后半生,他一直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如何办好教育;创办香山慈幼院,捐出全部家产,教养六千余名灾童孤儿成才,功德无量。从办幼稚园到办各类教育,都是以国家需要和学生成长为出发点,这种为国为民、自觉奉献的崇高精神,正是今天北京精神的体现,熊希龄先生“面向社会,全面育人,追求高水平教育”的平民教育思想,始终是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p><p>二、熊希龄的办学成就</p><p>(一)</p><p>首创幼、小、中、职一体化</p><p>教育体系</p><p>香山慈幼院是一所新式教育的试验园地,几乎全部具备当时全国的各种教育体系。收录的儿童,从1岁入婴儿园,依次读到高中毕业,在慈幼院整整待上17年。香慈既有婴儿、幼儿、小学、中学与大学纵的教育体系;又有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横的办学体系。这些体系,都是以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方式进行的。当时美国记者谓其“较之美国幼稚学校有过之无不及”。</p><p>(二)</p><p>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p><p>的“慈教航母”</p><p>所谓“三合一”,既是打造一艘“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合一”的“慈善教育航母”。慈幼院收养的儿童大多无家可归,不仅要供给其衣食住及各种用品,还要聘请大批人员来照抚他们,并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立各类工场,让儿童各自学得一技之长,以便他们日后能够自谋生计,慈幼院培育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p><p>(三)</p><p>实施德智体群四育, 全面培育</p><p>爱国公民</p><p>慈幼院明确规定:“本院植立德、智、体、群四育之基础,而能独立生计,适应社会需要,以养成健全爱国之国民为宗旨”。师长们经常介绍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大事;“一·二八” 事变后,在熊希龄先生的领导下,香慈组成200人的义勇军,开赴上海战区;“长城抗战”时,先生又携长女熊芷和部分师生,组成救护队奔赴前线救护伤员;“七七事变”爆发后,先生赴香港为抗战募捐,因突发脑溢血逝世。香慈师生用生命实践了做一个健全爱国之国民的誓言。</p><p>(四)</p><p>倡导社会互助理念,培养自强</p><p>自立精神</p><p>熊希龄先生认为,儿童从小由别人教养,往往容易产生依赖思想。为此,加强对儿童进行社会互助和自立教育,培养儿童的“社会互助”精神。此外,通过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把他们培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p><p>(五)</p><p>最早推行职业教育,特别注重</p><p>学以致用</p><p>慈幼院最早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劳动和职业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劳动习惯。慈幼院从婴、幼两园以至于小学、中学、职业、师范,无论何种学科,都特别重视实际训练,重视教、学、做合一,尤其强调要从“做”字上下功夫。</p><p>(六)</p><p>重视社会群体教育,养成良好</p><p>生活习惯</p><p>慈幼院特别制定了《儿童习礼法》、《儿童劳动法》、《儿童治家法》,并以此作为儿童课外活动的标准。中国历史上不乏注重社会化教育的范例,但像香慈这样系统的成文却不多见,这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实属难能可贵。</p><p>(七)</p><p>大力实行因材施教,开创个性</p><p>教育模式 </p><p>慈幼院有培养儿童个性及开启智能的完备设施。原则上规定人人普及小学,兼习职业技能,但有学习用功者,则让他们升考中学、中职与中师。成绩优秀者又让他们投考大学。慈幼院之外的优秀贫苦儿童,甚至也可获得香山慈幼院的资助而升入中学、大学,这在当时实属罕见。</p><p>(八)</p><p>办成全国模范学校,造就国家</p><p>有用人才</p><p>熊先生立志把慈幼院办成全国第一流的学校,以最新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品学兼优、回报社会的学生。他创办各级幼师, 着重培养乡村教师,在当时独树一帜;建立了一所集农、工、商于一体的实验基地;曾拟定一个在京西发展文教区的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后来把西郊划为文教区。熊希龄先生的这些创新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职业教育来说,都具前瞻性,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典范。</p><p>三、魅力教育新主张</p><p>2015年6月,经市、区两级领导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并与平谷四校区组建成为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p><p>(一)魅力教育下的办学目标</p><p>孩子向往 教师幸福 社会满意。</p><p>(二)魅力教育的追求</p><p>为祖国伟大复兴做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做教育、为教师实现价值做教育、为师生幸福生活做教育。</p><p>(三)魅力教育的特点</p><p>面向个体、赏识激励、</p><p>开放创新、同生共长、</p><p>艺体特长、终身发展。</p><p>(四)魅力教育的内涵</p><p>魅力管理、魅力课程、魅力课堂、魅力教师、</p><p>魅力环境、魅力家长、魅力学生。</p><p>(五)教育教育的理念</p><p>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孩子“自然成长”;</p><p>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孩子“自己成长”;</p><p>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孩子“自由成长”;</p><p>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孩子“自觉成长”。</p><p>(六)魅力教育的方式</p><p>重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p><p>让每一位教师都受到尊重与激励;</p><p>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p><p>把学校建成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殿堂、心灵栖息的居所、幸福生活的家园。</p><p>重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p><p>每一个孩子都有导师;</p><p>每一个孩子都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发展;</p><p>每一个孩子都有担任干部和参加社团的体验;</p><p>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门体艺特长;</p><p>每一个孩子在一个学期内上一次以上宣传窗;</p><p>实行多元评价;</p><p>每一个学生都将获得最快速的成长。</p><p>(七)魅力教育下的学校文化</p><p>理念文化、奉献文化、廉政文化、生态文化、关爱文化、等距文化、激励文化、微笑文化、民主文化、包容文化、团队文化、创新文化、业绩文化。</p><p>(八)魅力教育下的办学理想</p><p>全心全意办教育;专家学者办教育;</p><p>开放创新办教育;依法民主办教育;</p><p>战略推进办教育;创建品牌办教育。</p><p>撰稿:曾军良</p> <p>本文已于今日(2020年6月8日),在北京晚报官方网络平台发布,更多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p><p><br></p><p>清思不断兴何穷</p><p><br></p><p>——熊希龄维新变法思想述评</p><p><br></p><p>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周清华</p><p><br></p><p><br></p><p>熊希龄先生</p><p><br></p><p><br></p><p><br></p><p>“花落纷纷又夕阳,山河大地几沧桑”。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西方列强掀起了侵略中国的狂潮,神州大地已呈豆剖瓜分之势;《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以及大量主权进—步丧失的厄运。甲午战争的惨败更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刚刚被点了翰林的青年熊希龄,看清了清政府的种种积弊,他怀抱经国济世之志,积极参加了 “维新变法”运动,并在湖南维新运动中崭露头角,经过不懈努力,湖南也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p><p><br></p><p><br></p><p><br></p><p>熊希龄出生在一个三代军人家庭,少有才名,弱冠年华,誉满三湘。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高中二甲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不折不扣的湘西“凤凰”。1897年,二十八岁的熊希龄,以在籍翰林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维新新政,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后经赵尔巽保举,重被起用。主要从事练兵、办学、办报、办实业和立宪活动。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五个月后辞职,隐居天津,后从事慈善事业,创办香山慈幼院。1928年后,熊希龄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长、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p><p><br></p><p><br></p><p>改革军制 编练新军</p><p><br></p><p>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湖南巡抚吴大电奏朝廷,请统率湘军入朝作战,熊希龄立即计划投笔从戎。不久,湘军对日作战一败涂地,让熊希龄从迷梦中惊醒,他很快加入了要求改革政治的阵营。1896年,熊希龄给当时的洋务派首领、两湖总督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随后他正式投笔从戎,被张之洞委以两湖营务处总办。熊希龄认识到了清军的各种积弊,撰写《军制篇》一书,强烈要求改革军制,切实增强清军的战斗力。这一军事名著,被时人认为是“于古今中外军事融会贯通”,堪称“中国改革新军的嚆失”。</p><p><br></p><p><br></p><p><br></p><p>此时,熊希龄的家乡湖南已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湖南维新运动的重点是“兴利”“致富”,而熊希龄认为“兴利”固然重要,但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强军”为第一重要保障。因此,他建议在湖南设立枪械厂,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高度重视,他认为熊希龄是懂得新政难得的人才,于是设法把熊希龄招到湖南效力。1896年秋,熊希龄加入了维新运动的阵营,并被陈宝箴委以筹建枪械厂的重任。当时湖南财政吃紧,当务之急是要改善湘军陈旧的装备,此时熊希龄便想到了任两江总督的湘军大员刘坤一,经过熊希龄等人的反复交涉,刘坤一两度拨给湘省枪支弹药,折合银价达20万两,为湖南编练新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br></p><p><br></p><p>位于湘西凤凰古城的熊希龄故居</p><p><br></p><p><br></p><p><br></p><p>开矿修路 发展实业</p><p><br></p><p>就在改革军制后不久,熊希龄又敏锐地把自己工作的重心转向实业,并确定把开办机器制造业和筹办湖南内河航运作为突破口。他先是成立了“宝成善制造公司”,但是自从西方列强迫使我国内河开埠之后,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担心一旦开启内河航运,西方势力就会如鬼魅般迅速跟进,此外,内河航运还涉及湖北省的利权问题,但熊希龄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张之洞等大员,让湖南实际开通内河航运,并成功地抵制了西方势力的侵入。</p><p><br></p><p><br></p><p><br></p><p>其后,熊希龄积极筹划湖南省矿产资源勘察和开采工作,同时,为争取粤汉铁路改道湖南作出了巨大努力。至此,熊希龄在军事和实业方面的才华,以及纵横捭阖的手段,得到了朝廷的认可。</p><p><br></p><p><br></p><p><br></p><p>兴建西学 创办湘报</p><p><br></p><p>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为救亡图存,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在这种背景之下,湖南也开始筹办新式学堂。作为湖南籍的翰林学士,熊希龄在办学方面当然是义不容辞。1897年,熊希龄与谭嗣同等人创办湖南时务学堂,并担任时务学堂总理,这是湖南第一所近代化学校。此外,他还成立了“南学会”“延年会”“妇女不缠足会”等维新社团,促使“讲堂、工场林立”“各州府学校纷起”“民智骤开”,于是湖南维新变法独步一时,实为全国之先。</p><p><br></p><p><br></p><p>时务学堂总理及教习合影,左五为熊希龄</p><p><br></p><p><br></p><p><br></p><p>熊希龄后来毅然辞去两湖营务处总办职务,全力投入维新运动,创办了湖南最早的报纸《湘报》,并主持《湘报》事务,宣传“维新救国”思想,使得湖南成为当时全国最活跃的省份,这也是熊希龄对湖南新政的最大的贡献。</p><p><br></p><p><br></p><p><br></p><p>《湘报》于1898年3月7日正式创刊,当时各界名流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外,陈宝箴、皮锡瑞、黄遵宪等人,以及当时部分时务学堂的学生,都曾在报纸上刊登文章。《湘报》先后发表了《发锢篇》《开诚篇》《中国宜以弱为强说》等言辞甚为激烈的文章,提出“革从前,搜索无剩,唯泰西是效”,“改整朔,易服饰,一切制度悉从泰西”等主张。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有关团体的章程、朝廷谕旨等在报上也有所反映。</p><p><br></p><p><br></p><p><br></p><p>1898年,熊希龄订立了《湘报馆章程》,规定宗旨为“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并强调“首重知己”,“重在纪实摘要”。此外,熊希龄还为报馆制定了严格具体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办事效率,这一时期的报纸办得有声有色。1898年3月29日,陈宝箴读了《中国宜以弱为强说》后,当即转告熊希龄,“该文过于偏激,惊世骇俗,非处士所宜言”,要熊希龄立即收回修正。然而熊希龄不仅没有照办,反而于4月1日在《湘报》上刊文指出:“虽然易君偏激之言,诚不能为之曲护,而其哀哀长鸣,冀我朝毅然变更,以力持于存亡呼吸之间,实有忠君爱国之忱。” 由此可窥见熊希龄推行维新变法的勇气和决心。1898年,戊戌政变前,朝廷电传他“迅速来京,预备召见”,他因急病未能北上,政变中谭嗣同等“六君子”罹难,而他幸免一死。事后朝廷降旨,对熊希龄处以“革职永不叙用,交由地方严加管束”。</p><p><br></p><p><br></p><p><br></p><p>筹措瓷业 誉满全球</p><p><br></p><p>1904年,熊希龄东渡日本,考察实业和工艺。回湘后,熊希龄两次上书湖南巡抚端方,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四项措施,还积极创办了湖南瓷业公司,得到端方的支持。1905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正式开办,熊希龄任校长,由省府拨银12万两作开办费。为了加快人才培养,熊希龄对熟练工人进行速成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他又特地开设了 “瓷器陈列室”,将从各国购买的新式瓷器一一陈列,供学员模仿学习。熊希龄还在学堂前筹建“湖南瓷业制造公司”,自任经理,建立生产性窑场,实行机械制瓷。它使学员既有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学校还规定,毕业成绩优秀的学员可以留在瓷业公司工作,这就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p><p><br></p><p><br></p><p><br></p><p>1906至1907年,熊希龄“专以实业韬晦”,经过数年的研发,湖南瓷业公司发明釉下五彩瓷器。这种瓷器以其色彩艳丽,看得见,摸不着,不含铅、镉,耐腐和永不褪色等优点而领先世界,多次获得美国旧金山世博会等世界级金奖,特别是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其公司制作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获得国际金奖,一时誉满全球。</p><p><br></p><p><br></p><p><br></p><p>仿行宪政 坚持共和</p><p><br></p><p>1902年,朱其懿调任常德知府,熊希龄为其策划创办了西路师范学堂和常德中学。新任湖南巡抚赵尔巽上报朝廷,请撤其“严加管束”的处分。他力助赵尔巽在湖南推行新政,实现其以“教育救国”的理想。及至赵尔巽继任东三省总督,任熊希龄为屯垦局总办。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熊希龄经赵尔巽之推荐出任参赞,返国后任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奉天盐法道、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其时就有理财能手之称。</p><p><br></p><p><br></p><p><br></p><p>1904年,熊希龄捐出沅州住宅,设立务实学堂,培养实业人才,此外,他还创办了醴陵瓷业公司。1905年由赵尔巽再度保奏解除其“永不叙用”的枷锁,恢复原官。同年由湘抚端方奏保,以二等参赞身份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随五大臣出洋期间,熊希龄曾请梁启超、杨度撰写宪政文章,沟通了梁启超与五大臣间的关系,以图立宪救国。在梁启超等人开展的立宪运动中,从制订计划、筹措经费到设立宪政会,熊希龄都是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决策者。后来又他被戴鸿慈、端方奏保,以道员衔外省补用,熊希龄的杰出才干已广为人知,一时间成为内外大臣竞相延揽的对象。</p><p><br></p><p><br></p><p><br></p><p>1906年,适赵尔巽改任川督,由署江苏巡抚陈启泰奏调,任江苏农工商局总办兼充苏属咨议局筹办处会办。旋被两江总督端方委为督署文案,兼宁属咨议局筹办处总办,又任南洋印刷官厂监督。其时,还在民间筹办宝应长湖垦殖股份有限公司,并兼顾湖南醴陵瓷业公司, 一年四季,辛苦操劳,他的那种兴利除弊、创实业的抱负,敢于任事,通权达变的才识,深为时人所折服。故当时任安徽学勇政的沈曾植与梁启超谈论当世人物时,“推秉三并时无两”,其功绩广为时人称道。 </p><p><br></p><p><br></p><p><br></p><p>1909年4月,户部尚书载泽收到熊希龄给他的《论财政书》呈折,深为叹服熊希龄所陈述的8条理财意见,适清廷清理财政,遂奏请赏给熊希龄四品卿衔,派充东三省清理财政正监理官。1909年7月,熊希龄到奉天履任,次年,载泽兼任督办全国盐务大臣,又奏保熊任奉天盐运使。1911年4月,赵尔巽回任东三省总督,委任熊兼任东三省屯垦局会办和奉天造币厂总办。三年间,熊希龄经历了财政、盐运、制币等多方面的锻炼,从一个引入瞩目的实业家,又成了名重一时的盐政专家和理财能手。</p><p><br></p><p><br></p><p><br></p><p>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熊希龄认识到只有识时务、顺民心,才是保全大节的爱国义举。于是他顺应历史潮流拥戴共和,由于他的学识和实干精神,在孙中山组建南京临时政府时,被任命为“顾问”,1913年,熊希龄当选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他以“不问党不党,只问才不才”的原则组阁,其内阁“有第一流人才内阁”之称。他发布了《就任国务总理布告》以及《政府大政方针宣言》。《宣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上层希望健全法制,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真正共和国”的愿望。1914年2月,他因不满袁世凯复辟帝制,辞去财政总长和总理职位。袁世凯死后,他力陈恢复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表明其坚持共和的立场。</p><p><br></p><p><br></p><p><br></p><p>“为念众生无量普,万山深处一维摩”,在旧中国兵燹迭起、灾荒连年、民不聊生的艰难岁月里,熊希龄从改良社会出发,以爱国爱民之心,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后来他又投身于慈善教育事业,创建了驰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教养孤贫。后因日寇侵华事起,他又舍生忘死地奔走呼号,救死扶伤,为抗日救亡历尽辛劳,并为此奋斗到最后一息。综其一生,熊希龄先生不失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怀有经国济世抱负的政治家,造福大众的著名慈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p><p>撰稿:周清华</p> <p>熊希龄与回家节</p><p><br></p><p>北京实验学校 王军</p><p><br></p><p>香山慈幼院老校友杨永欣曾在《忆白云亭》一文这样写道:“每次游香山,都要到白云亭去看一看。站在亭前,凝视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色,望一望天空中漂浮着的白云,回忆往事,不觉心潮起伏,感慨万千。”</p><p><br></p><p><br></p><p><br></p><p>今天的香山公园,原是明清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中香山静宜园的一部分。在距今100年前的1920年,香山静宜园内有一所颇具特色、规模宏大的著名慈善学校——香山慈幼院。它收育了千余名孤贫儿童,孩子们在慈幼院抚育下长大,慈幼院就成了他们的家。创建这个“家”的人,就是平民教育家熊希龄,近年熊希龄先生被评为为海淀区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5位名人之一。</p><p><br></p><p><br></p><p><br></p><p>熊希龄,字秉三,今湖南省凤凰人。早年从政,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他以国家危难为已任,为平民教育奉献后半生,为国、为民自觉奉献的崇高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个校友。</p><p><br></p><p><br></p><p><br></p><p>在静宜园内办了28年的香山慈幼院,在解放后搬迁到了阜成门外白堆子,开始了它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3年慈幼院改名为北京市立新学校,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但熊希龄先生“面向社会,全面育人,追求高水平教育”的平民教育思想,始终成为立新学校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p><p><br></p><p><br></p><p><br></p><p>香山慈幼院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回家节”,这个节日凝聚团结着从香山慈幼院走出的人们,“回家节”与学校特殊的性质、教育体制和校风密切相关。</p><p><br></p><p>一</p><p><br></p><p>香山慈幼院生源</p><p><br></p><p>100年多前的中国,由于天灾和人祸,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到处哀鸿遍野,失去亲人的儿童在苦难和饥饿中挣扎。历经沧桑的熊希龄先生,目睹此状,悲痛万分,因此他晚年投身慈善事业,为苦难儿童开辟一块绿洲,不但为他们争得生存权利,而且给他们创造了受教育的机会。</p><p><br></p><p><br></p><p><br></p><p>从1920建院到1948年,香山慈幼院共招收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孤贫儿童6000余人,这些来自南北各省的儿童,其出身各不相同,大多都是因水旱各灾受难的士、农、工、商子弟,其中也有前清宗室与满族旗籍的贵族后裔、革命烈士的遗族、清廉官警的子孙、朝鲜亡国无依流落的贫儿和本校教职员或富裕家庭的儿女。</p><p><br></p><p><br></p><p><br></p><p>香山慈幼院对历年收录入院及其毕业升学以至出院的人数都有详尽的统计。</p><p><br></p><p><br></p><p><br></p><p>据1930年与1934年的统计:1930年收录入院的儿童为1670人,1934年统计收录达3813人,即在4年之中,收录了2143人,平均每年增收536人。历年的毕业人数,从1922年7月有初级小学科毕业生2班77人开始,至1930年底止,在香山慈幼院小学、中学、师范、中职等各班毕业的男女学员共计是2397人,至1934年累积达3494人。这些毕业生中,除小学的可继续升入中学、中职或师范外,在中学、中职、师范毕业生中,考入大学及各专门学校的,1930年统计有68人,1934年累计为80名。凡不能升入大学的,在中学毕业之后,一般是回到原籍进入社会各界服务工作。</p><p><br></p><p><br></p><p><br></p><p>据1930年统计的455位从香山慈幼院毕业进入社会服务的学生情况:在教育界供职的有187人,在农业部门的有35人,在工业部门的有108人,经商的有25人,行医的有35人,服务政界的有16人,走向军界的有49人。他们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自立于社会,就像校歌中所唱的那样:“好好读书,好好劳动,好好图自立。重职业,自食其力,进取莫荒嬉,好兄弟、好姊妹,少年须爱惜。”</p><p><br></p><p>二</p><p><br></p><p>教育方针</p><p><br></p><p><br></p><p><br></p><p> 静宜园</p><p><br></p><p><br></p><p>香山慈幼院开办之初,纯属慈善教育性质,其教育方针是:除了给予儿童以适当的文化教育之外,主要是让儿童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能自立于社会。后来 “觉儿童之资禀不齐,家族之遗传各异;论设教则须根于个性之调查;论择业则须本于智慧之测量。学科由蒙养、国高、中等以至大学,职业由各项手工以至机械,儿童由4岁以至22岁,在院有18年之久,足以供教育家之次第试验,以为教育之标准。因此种种经历,于是由慈善性质之学校,进而为教育试验之学校。” 于是在 1926年,慈幼院对教育方针进行了调整:</p><p><br></p><p><br></p><p><br></p><p>其一,以农业教育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熊希龄说:香山慈幼院“位置于乡村之中,自应以农业教育为本位。一方面使儿童于幼稚时代养成农事之观念与兴趣;一方面使本校附近之各村农民得有自然之感化,以改良其旧日之种植。”</p><p><br></p><p><br></p><p><br></p><p>其二,以乡村教育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熊希龄说:“吾国国民教育之不发达,固为遗恨,然尤以乡村为最甚”。</p><p><br></p><p><br></p><p><br></p><p>其三,以酬报与服务社会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因为香山慈幼院的学生大都来自孤贫,都是由于社会慈善家的帮助,方免于贫困并享受教育,所以熊希龄认为慈幼院的学生饮水思源,不能“忘本”。无论在求学期间还是毕业之后,都应“帮助社会,为种种救济之事业,以酬报社会慈善之德意”。香山慈幼院自成立后,一直坚持发扬这种宗旨。</p><p><br></p><p><br></p><p><br></p><p>熊希龄认为,香山慈幼院就是要在学生中提倡和养成这种服务社会的精神和习惯,“使将来毕业后藉以为酬报社会之具”。这与今天所提倡的感恩教育相一致,它为回家节这一特殊节日的诞生奠定了基础。</p><p><br></p><p><br></p><p><br></p><p>香山慈幼院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连为一体,它的各项工作及其设施,都是在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下展开的。</p><p><br></p><p><br></p><p><br></p><p>谈到三合一教育体制,就需提到家庭总部,它是1934年4月19年成立的。熊希龄发现没有受过家庭教育的儿童往往性情孤僻,行为粗野,不懂礼节,与有家庭的孩子比较差异较大。他深恐香山慈幼院失去家庭的孤儿,长大以后会变得“无情感,无国家民族思想”;同时他认为“家庭教育实造育人材之基础”。因此希望能够补上这一缺陷,成立了家庭总部。家庭总部分作东、西两村。东曰“爱育村”, 西曰“乐育村”, 熊希龄还为家庭总部题写了一块大匾额,日“慈孝堂”,旁作小注云:“家庭总部以指导各家以母慈子孝为本,故名其堂”,揭示了设立家庭总部的宗旨。 </p><p><br></p><p><br></p><p>孩子自理自立,锻炼生存能力</p><p><br></p><p><br></p><p>总部之下就是各个分居的小家庭了。每个家庭设家长一人,家庭成员10人或12人。家长是从婴儿保姆训练班毕业的合格保姆中挑选的,挑选标准是:为人和蔼,头脑清晰,能吃苦耐劳。年龄在30至40岁左右。家长带领十名或十二名男女儿童(年龄大小不一)同居一宅,她们之间的称谓是:孩子称家长为娘,“事以母亲之礼”;孩子相互间均以兄、弟、姐、妹相称,“孝友之情,有逾骨肉”。每日下课回家或途中相遇,都应互相称呼,鞠躬为礼。</p><p><br></p><p><br></p><p><br></p><p>各个家庭都有住宅、客堂、饭厅、厨房、储藏室等,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房内随时扫除清洁。如购物、烹饪、衣服被褥的添制、缝补、洗涤以及记账等一切工作,均由家长督率儿童学习自做。例如煮饭做菜,是儿童必须学习的一种家事。不分男女,在下课回家时,由家长一一指导实地练习。年岁小的不能煮饭做菜,也要帮助择菜、洗碗、摆桌、扫地。每逢星期日或放假日,家长们要带领全家儿童到市场上学习采买,如蔬菜、零用器具、保育用品等等。一则使儿童们爱惜物品,二则使他们进入社会谋生时不致茫然。为了使孩子学会记录家庭日用账目,小家庭每日支出、结算等,都由家长指导年长的儿童轮流习做,此练习他们管理经费,认识物价,接触社会,知道物力维艰,从而养成俭省的美德。</p><p><br></p><p><br></p><p><br></p><p>家长是孩子生命的保护者,精神的安慰者,也是孩子品性和技能的陶冶者和培养者。因此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在生活上照料孩子,更主要的是和总部的导师(又称指导员)配合,加强孩子在人格、道德、艺术、礼节、家政、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训导。</p><p><br></p><p><br></p><p>慈幼院的女子篮球队</p><p><br></p><p><br></p><p>小家庭使儿童礼让和友爱意识增加了。“自成立之后,各家长因久经训练,均能尽职,各儿童亦颇受教训,虽分居各家,而彼此礼让亲爱,有逾骨肉,向无口角争闹之事,此亦可谓良好之现象也”。使儿童们通过家庭生活的训练,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也大大加强。例如煮饭做菜,凡年过十一二岁的男女儿童,几乎全部能够独立操作,“有时家长因事不在家,他们也能照常做早餐、午餐、晚餐,如同家长在家的一样”。一个个感情倍增,他们毕业离开香山慈幼院,也始终忘记不了自己的那个“小家”,忘不了香山慈幼院这个大家庭。</p><p><br></p><p><br></p><p><br></p><p>有特色的学校和教育体制也产生了特殊的节日,香山慈幼院收录的学生多属孤儿,大都无家可归,因此,它是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养兼施的特殊学校。三合一教育体制根深了家的观念,就使得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对学校有着特殊的感情。小家庭相似现在的SOS村,而早在几十年前香山慈幼院就意识到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p><p><br></p><p><br></p><p><br></p><p>三</p><p><br></p><p>回家节</p><p><br></p><p>香山慈幼院的学生们相继走出慈幼院,但对学校的情感却始终如家一样。1935年旧历7月7日,慈幼院建校十五周年的时候,也是在熊希龄先生与毛彦文女士结婚后不久,香山慈幼院的毕业生迎来了第一届“回家节”。</p><p><br></p><p><br></p><p><br></p><p>1935年2月熊希龄与毛彦文在沪结婚,4月回到北京,在香山慈幼院师生举行的盛大的欢迎会上,许多毕业出院的学生亦赶来庆贺,熊希龄既高兴又感动,于是取牛郎织女团聚之意,定这年旧历七月七日为“回家节”,开始组织筹备回家节的相关事宜。</p><p><br></p><p><br></p><p><br></p><p>筹备会做了充分准备,如在“多云亭”旁边建起一排朴素而别致的九间平房,取名“思亲舍”,作为回家节时校友的临时住所。并将原来的“多云亭”改为“白云亭”,取白云亲舍之意,作为校友聚会场地。为了办好第一届回家节,在校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参加义务劳动,为白云亭修路、植树,忙个不停。</p><p><br></p><p><br></p><p><br></p><p>1935年旧历7月7日,慈幼院举行了第一届回家节。毕业出院的同学陆续归来,有的携眷参加,盛况空前。</p><p><br></p><p><br></p><p><br></p><p>当天全院一派节日气氛,大门悬有巨大横幅“欢迎出院兄弟姐妹回家来!”,院内各处贴有标语如“大家笑嘻嘻,勿忘国家危”“饮水思源”等。回家节会期两天,参加者十分踊跃,大会组织工作周密有序,办有各种展览,供大家参观,还举办体育比赛、游艺晚会,家庭总部开放日等活动。</p><p><br></p><p><br></p><p><br></p><p>熊希龄还写了“醉桃源”词一首,分赠毕业生,寄托他那殷切的叮嘱和情怀。其词云:</p><p><br></p><p><br></p><p><br></p><p>四围山拥白云亭,儿时路所经。</p><p><br></p><p>远离亲舍望云亭,云停心未停。</p><p><br></p><p>云出岫,数归程,朝朝亲倚门。</p><p><br></p><p>云来云去绕儿身,儿毋忘母身。</p><p><br></p><p><br></p><p><br></p><p>几十年过去了,回家节的那种美好的情景,丰富的内容,深厚的情谊,深深地留在老校友的心中,留在他们的笔墨记录中。</p><p><br></p><p><br></p><p>熊希龄全家福 </p><p><br></p><p><br></p><p>熊希龄所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对于当时的社会以及教育作了难得的救治和必要的补充。它使得众多本已沦落的孤贫儿童,获得了享受教育的机遇,同时,它独特的校风,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谱写了崭新的一页。</p><p><br></p><p>撰稿:王军</p> <p>双清白云识宗风</p><p> —— 熊希龄爱国诗词探析</p><p>北京实验学校 周清华</p><p>“翠竹满庭瞻法相,白云一坞识宗风”,这是香山熊希龄故居——双清别墅的一幅对联。熊希龄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慈善教育家,维新实业家,社会活动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的爱国主义诗人和词人,因介绍熊希龄诗词的文献不多,故后人很少了解他在诗词方面的深厚造诣与突出贡献。熊希龄创作的部分诗词作品,主要见于《熊希龄集》《双清集》等文献中。通过探究熊希龄先生在不同时期的代表诗词,可以发现其无论是在诗情、诗趣还是诗艺上,都进一步弘扬了李杜唐诗与苏柳宋词的名家风范,同时,更彰显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堪称古今一绝。熊希龄的爱国诗词,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校本课程教材。</p><p>民国初期的熊希龄先生</p><p>甲午风云忧国泪</p><p>“云山万叠,试上平原一望,尚见当年游猎;败堞危楼,写尽一代兴亡,只有杜鹃能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当时,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新政为名的洋务运动,并于1888年建立北洋水师,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海军力量,大清曾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但是,清朝只是为了根本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所以,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到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1894年,二十五岁的熊希龄高中二甲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此时清朝政治已是十分腐败,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防军事外强中干,以至清军接连败绩,于是,熊希龄不顾个人安危,决赴前线杀敌,却遭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极力阻挠,致使熊希龄壮志未酬,也无意在翰林词馆深造,遂告假返乡。他痛心疾首,创作《书感》一诗,将自己满腔的报国热情与无限的忧国忧民之心,寄托在悲愤的诗词之中。 </p><p> </p><p>因循贻误此谁辜,四十年来苟且图。</p><p>邻国君臣犹惕厉,中原文武尚模糊。</p><p>支持四境无豪杰,痛哭三闾有大夫。</p><p>欲脱儒冠随李广,短衣匹马射匈奴。</p><p>这首《书感》就是熊希龄高中进士不久所作。面对甲午战争清朝的惨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熊希龄从迷梦中惊醒,他热血澎湃,填词《金缕曲》一首,寄其恩师朱其懿,以示报国无门,壮志犹存的极度失望与悲凉心情。其词曰:</p><p>万里孤臣泪。镇茫茫,叩阍无路,舍生无地。长白山头风火急,壁垒败亡相继。问谁可,力膺肩寄?天崭榆关临北海,是朝廷、性命非儿戏。无此险,便休矣。</p><p>师生一片勤王志。终未知,天心能倚,人心能恃。寂寞东阿成大事,夫子浩然之气。成豪杰,闻风而起。此去营阳(地名,在湖南)强劲处,便好为,收拾民心计。同患难,共忠义。</p><p>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年轻的熊希龄也在苦苦探索救国济民的道路。他在词中“问谁可,力膺肩寄……无此险,便休矣”!发出 “叩阍无路,舍生无地……终未知,天心能倚,人心能恃”的抱天之问。他的报国之心愈加坚强:“成豪杰,闻风而起……同患难,共忠义”。他很快加入了要求改革政治的阵营。1896年,熊希龄给当时的洋务派首领、两湖总督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随后他正式投笔从戎,被张之洞委以两湖营务处总办。熊希龄认识到了清军的各种积弊,撰写《军制篇》一书,强烈要求改革军制,切实增强清军的战斗力。这一军事名著,堪称“中国改革新军的嚆失”。</p><p>千古心同日月明</p><p>“遵海而南,沽口外,乱潮如泣;怎奈湖山歌舞,谁解思今;便河山破碎,有谁收拾。仅留得,满怀孤愤”。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在文化上通过教会深入城乡进行侵略活动,中国人民深受其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化。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熊希龄的一些亲朋好友和学生被卷入这场浩劫,为此,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赋诗一首:</p><p>血雨腥风万户惊,绿窗锁院怕闻莺;</p><p>兴邦此日思廉蔺,千古心同日月明。</p><p>一度春光一度思,心忧国事志难移;</p><p>剑丛我自朝天笑,抖擞精神慑四夷。</p><p>熊希龄心忧国事, 又担心亲朋好友的安危,想到了战国时兴国安邦的赵国大将廉颇与谋臣蔺相如,在诗中表达了“剑丛我自朝天笑,抖擞精神慑四夷”的坚强决心。</p><p>1901年9月7日,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奕劻和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被迫签订了卖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1905年,熊希龄由赵尔巽保奏,解除其“永不叙用”的枷锁,恢复原官。同年由湘抚端方奏保,熊希龄以二等参赞身份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以图立宪救国;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熊希龄顺应历史潮流拥戴共和,由于他的才识和实干精神,在孙中山组建南京临时政府时,被任命为“顾问”,1913年,熊希龄当选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他以“不问党不党,只问才不才”的原则组阁, 被时人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他发布了《政府大政方针宣言》,《宣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上层希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真正共和国”的愿望。熊希龄试图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始终遭到袁世凯的钳制和陷害,最终愤而辞职。</p><p>香山红叶几纷纷</p><p>“红叶黄花,悲秋心绪层层,沧桑阅尽兴亡史,只铜驼,荆棘纵横。更伤心,如此江山,狐鼠横行”。1931年8月,熊希龄先生的夫人朱其慧不幸病逝。熊希龄悲痛万分。同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蓄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 10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3000万中国同胞作了亡国奴。熊希龄不顾丧妻之痛,亲往张学良府坻求见,呼吁他抗日救国,立刻出兵,收复东北失地。他还决定香山慈幼院男生即日停止文化课学习,集中进行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奔赴抗日战场,英勇杀敌,报效祖国。</p><p>1931年10月22日,熊希龄登上香山,看到漫山的红叶,家事国事天下事,顿觉尽浮眼前,不由得百感交集,万千悲愤。他愤笔填词一首《满江红·观香山红叶》, “以警诸生”:</p><p>锦绣山河,亘千里,晚霞明灭。悲不尽,群儿嬉戏,火焚安宅。栋析榱崩侨亦压,覆巢碎卵何消说,算只凭,铁血是英雄,俾斯麦。</p><p>谁袖手,甘奔北?谁屈膝,甘为贼?有男儿几个,懦夫千百。廉颇犹能夸健饭,马援不惜裹尸革。看纷纷,红雨滴苍苔,苌弘血。</p><p>这是熊希龄先生写给慈幼院学生的爱国抗日“警示词”。面对祖国的锦绣山河,支离破碎;神州大地,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全国一致抗日是救国救民的唯一出路!熊希龄会援引近代德国普鲁士王国铁血首相俾斯麦、东周列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以及东汉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等等历史人物,严厉痛斥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顽固的屈膝卖国,显示了自己誓死抗日的坚强决心,同时也警示诸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熊希龄先生慈悲救世的思想与人民共赴国难的壮志。</p><p>三湘子弟擞精神</p><p>“功与罪,谁轻重。忧民何是欺人语,看纷纷,悍将骄兵,最难听,号冻啼饥,一片悲声”。1933年初,长城抗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其中古北口战事尤为惨烈。熊希龄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偕长女熊芷率红十字救护队,冒险亲往长城前线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慰问抗日将士,救死扶伤。其间还为国民革命军29军将士做了抗战演讲,鼓舞抗日士气,并填《满江红》词,赠国民革命军第二师黄杰将军,讴歌民族英雄,激励将士“擞精神,光民族”。词曰:</p><p>石匣天门,潮河岸,峻崖高瀑。观壁上,雷霆舞击,鹰颤飞逐,马革裹尸芹菜岭,刀锋冲血南香谷。幸三湘子弟擞精神,光民族。</p><p>期必进,谁能缩,期必死,谁能辱。看老罴当道,指挥牙纛。玉璧摧楼惊大敌,渑池奋翼支残局。听讴歌,吾楚有英雄,心诚服。</p><p>1933年3月,生于湖南长沙的黄杰将军挥师参加长城抗战,在石匣天门与日军激战5昼夜,战场极其惨烈,伤亡官兵3000余人。熊希龄由衷赞叹抗日将士为国浴血奋战的民族精神,并引用历史上三个成功战例:南北朝时期华州刺史王罴,挥舞大棒,吓退敌军;魏大将韦孝宽率军坚守战略要地玉璧城:汉光武帝刘秀下劳冯异诏,表彰冯异先败后胜,来称赞将军的威武神勇,激励抗日将士奋勇杀敌的信心和士气。</p><p>世间无此家庭大</p><p>“淘尽英雄齐与汉,艰难创业推唐宋;天下难寻干净土,此间幸有桃源洞”。1935年旧历7月7日,香山慈幼院举行了第一届回家节,会期两天,一派节日气氛,院大门悬有巨大横幅“欢迎出院兄弟姐妹回家来!”,院内各处贴有“大家笑嘻嘻,勿忘国家危”“饮水思源”等标语。毕业的同学纷至踏来,大会办有各种展览,还举办体育比赛、游艺晚会,家庭总部开放日等活动。盛况十分空前。</p><p>熊希龄还写了《醉桃源》词一首,分赠毕业生,和情怀。其词云:</p><p>四围山拥白云亭,儿时路所经。</p><p>远离亲舍望云亭,云停心未停。</p><p>云出岫,数归程,朝朝亲倚门。</p><p>云来云去绕儿身,儿毋忘母身。</p><p>熊希龄先生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提醒广大毕业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乡梓,不忘香山慈幼院。由此寄托他那殷切的叮咛嘱和深切嘱托,充分表露了他“爱国由来本爱乡”的真挚而热烈的家国情怀。熊希龄院长和毛彦文女士应第一届回家节筹委会之邀,为回家节赋诗四章:</p><p>(一)</p><p>不觉光阴十五年,鸳行雁序各翩翩。</p><p>世间无此家庭大,能有儿孙到四千。</p><p>(二)</p><p>襁负回家笑语阗,相看忽又泪玄然。</p><p>别来几载当惊异,尚有精神老少年。</p><p>(三)</p><p>漫言桃李在公门,教养全蒙社会恩。</p><p>念念勿忘同类苦,牺牲私利始能存。</p><p>(四)</p><p>现代家庭少健全,愿希梁孟以身先。</p><p>有情眷属皆圆满,并祝妻良母又贤。</p><p>多少年过去了,回家节那种美好的情景,深厚的情谊,永久地留在老校友的笔墨之中,也深深地也留在他们的心中。</p><p>香山慈幼院的 “回家节”,实际上也是自己的感恩节,与我们今天的感恩教育相吻合。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成长;感恩,是值得用一生去对待的一次宝贵机遇。感恩,让人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事业充满朝气,让未来充满希望,让世界充满温馨。</p><p>熊希龄先生三幅诗词真迹</p><p>“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熊希龄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以深厚的国学功底,驾轻就熟,将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而自然地体现在他的诗词当中,抒发爱国情操,表现得游刃有余。诗词是从心灵里流出的清泉,熊希龄诗词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其爱国主义精神与我们今天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高度一致,也与当下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核心内容的“北京精神”契合!我们充分挖掘百年名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熊希龄先生与香山慈幼院的办校理念,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打造魅力教育普适品牌的北实梦融为一体。新时代的北京实验学校,在十五年一体化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方面,走在了全国教育创新的前列,将为京津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提供鲜活样板,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普适模式,创建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卓越品牌! </p><p>撰稿:周清华</p> <p>熊希龄先生全家福。</p><p>学到真愚始知贤</p><p>——熊希龄书法作品赏析</p><p>“养气不动真豪杰,好学深思古圣贤”。熊希龄(1869-1937),字秉三,号双清居士,湘西凤凰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慈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熊希龄凭着他的聪明才智、超人胆识和高尚品格,先后考中举人、中式贡士,甲午恩科二甲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八岁时,助湘抚陈宝箴推行维新新政,从此崭露头角,民国成立后,他跻身政界,历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由此走出了凤凰,走出了省城,走向了全国及世界,成为一代名士。熊希龄先生不仅擅作诗词文章,而且擅长书法,由于文化底蕴深厚,熊希龄的书法颇有特色,其嗜丹书,工行楷,行笔轻转重按,稼纤间出,血脉相连,清苍秀逸,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行有行之,草有草之,无少间断,博习兼通,如水流云行,永存乎意,悠然于尘凡之外。 </p><p>“湖南神童”一知十</p><p>“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真愚始知贤”。自古以来,真正读书做学问的都希望达到这个境界。熊希龄天生聪慧,六岁在凤凰镇发蒙,据传,他“闻一知十”,《三字经》只用了几天便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禀赋出众、好学深思且勤奋过人,熊希龄在少年时代便闻名遐迩,被誉为“湖南神童”。熊希龄的父亲熊兆祥从军之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事,当时湘籍大儒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提倡文人治军,以理学管治人心,要求军人“上马能提刀杀贼,下马便训练士卒”,在湖南讲教重学于是蔚然成风。熊兆祥自愧自己一介武夫,就一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另一方面着力培养自己的长子熊希龄,故熊希龄自幼接受了严格的家教,一心向学。1884年,年仅15岁的熊希龄中了秀才,25岁就中进士,并点翰林。这不仅对世代行伍的熊家来说十分荣耀,在当时的湖南也是凤毛麟角。1913年熊希龄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晚年他倾尽平生积蓄,致力于慈善和平民教育事业。</p><p>书承唐、宋“四大家”</p><p>“江风初凉睡正美,清思不断兴何穷”,熊希龄先生的这幅行书联表达了他怡然自得、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熊希龄的字,与唐、宋书法“八大家”有同工之妙,俱得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颇具特色。书写技法也别具特色,用笔流畅潇洒,字体刚劲飘逸,张弛有度。承唐代“四大家”中的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山谷,并得力于北碑。将碑、帖交融,自成一体,既有北碑的苍劲朴茂,又有南帖疏朗秀逸。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如同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熊希龄的书体独辟蹊径,特点突出,不为古囿。写横起笔轻,收笔重,故形成先细后粗,富于变化。凡撇、捺极舒展,有黄山谷遗风,尤其捺有气势,收笔时厚重。</p><p>新月犹悬双杵鸣</p><p>“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熊希龄先生的这幅行书联,字与字之间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疏密得体,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超然有唐宋名家之韵。此联说的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因安史之乱,音书难至,诗人站在走廊上仰观星斗,由银河想到了唐都长安,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1937年12月,熊希龄携妻子毛彦文离开已被日军占领的北平,转赴香港。到香港之后,他写在给友人的信里说:“此间生活程度太高,恐难久居,行将回湘……”为创办香山慈幼院,熊希龄倾其所有,已无积蓄,到香港之后更是捉襟见肘,生活艰难,便萌生出回湖南的念头。然而到12月25日,熊希龄突发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p><p>讴歌吾楚有英雄</p><p>熊希龄先生的这幅行草套四条屏,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心在笔端,意在笔先,前后呼应,笔断意连。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潇洒劲逸,提按得当,笔墨精彩动人,弥足珍贵,堪称国宝。“玉璧摧楼惊大敌,讴歌吾楚有英雄”。1933年初,长城抗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其中古北口战事尤为惨烈。熊希龄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偕长女熊芷率红十字救护队,冒险亲往长城前线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慰问抗日将士,救死扶伤。其间还为国民革命军29军将士做了抗战演讲,鼓舞抗日士气。1933年3月12日,驻守古北口的25师与日军对阵,几乎被日军全部歼灭。日军很快来到第二师黄杰师长驻守的南天门下,双方展开激烈争夺战,激战5昼夜,战场极其惨烈,开战一天多,第二师就伤亡1500多人,5天伤亡5000多人。经过反复争夺,待援军赶到,中国军队终于守住了南天门。熊希龄填《满江红》词,赠此行草套四条屏给国民革命军第二师黄杰将军,讴歌民族英雄,激励将士“擞精神,光民族;季庭先生两正,弟熊希龄”,词后钤“熊希龄”白文印一枚。其词曰: </p><p>“石匣天门,潮河岸,峻崖高瀑。观壁上,雷霆舞击,鹰颤飞逐,马革裹尸芹菜岭,刀锋冲血南香谷。幸三湘子弟擞精神,光民族;期必进,谁能缩,期必死,谁能辱。看老罴当道,指挥牙纛。玉璧摧楼惊大敌,渑池奋翼支残局。听讴歌,吾楚有英雄,心诚服。”</p><p>这幅满怀激情书写的行草四条屏,堪称熊希龄书法得意之作。从这首词的字里行间中,表达了熊希龄先生对他的同乡黄杰将军无比崇敬的感慨之情,此时此刻,他马上又联想到了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以及岳飞的名作满江红中的词句,词书并茂,一气呵成。不仅诗文气势磅礴,正气凛然。而且书写技法也别具特色,此件书法作品下笔流畅洒脱,字体刚劲飘逸,张弛有度,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墨宝。</p><p>熊希龄先生的书法作品存世不多,然而通过观赏熊希龄的书法作品,鉴其行笔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让人有如见其人的感觉,看后满腔热血,嫉恶如仇。在那飞动的笔墨中,展现出他非凡的人格魅力与强烈的艺术魅力。“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真愚始知贤”,要提升学习素养,笔杆子就要天天动,一日不写,笔重十斤;两日不写,笔重百斤;三日不写,笔重千斤;久不动笔,笔重如山。虽然言语有些夸张,但也是古今闻文切身体会;为人做事更要拙处力行,不讨一时之巧,宁养一世之拙,才能弥久芬芳,历久成功!</p><p>熊希龄先生书法作品</p><p>熊希龄书法:</p><p>养气不动真豪杰,</p><p>好学深思古圣贤。</p><p>熊希龄书法:</p><p>养成大拙方为巧,</p><p>学到真愚始知贤。</p><p>熊希龄书法:书赠友人。</p><p>熊希龄先生印章</p><p>供稿:周清华</p><p>编发:鹿丁红</p><p>审核:孔冬梅</p> <p>右四为熊希龄。</p> <p>与熊希龄研究专家周秋光教授一起缅怀这位做了很多好事的乡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