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创校先驱卫礼贤

小城书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九中创校先驱卫礼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2020年九月金秋时节,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华诞。从礼贤书院创建,到卓越的青岛九中,穿越了三个世纪的岁月时光!在这个隆重而热烈的日子里,每一位从母校毕业的学子,无不心潮澎湃,激情万千,无不追思为青岛九中的创建发展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先哲先贤们所创立的丰功基业。此刻,礼贤中学的创建者,一位来自德国的汉学家卫礼贤先生,这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满面慈祥的站在了我们面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原名理查德·威廉(1873年-1930年),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一个贫寒的工匠家庭。他九岁时,勤劳正直的父亲便离开了人间。幼小的卫礼贤传承了父亲朴实厚道的做人秉性,在贫困但却和陸的家庭母爱爱抚和熏陶下,渐渐培养起一种善良敦厚的个性。1891年,十八岁的卫礼贤进入蒂宾根大学攻读神学,然而他对自己所从事的神甫职业并没有多少想法,相反,对哲学、艺术、历史、人文等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莎士比亚、斯宾诺沙、歌德、荷尔德林、贝多芬等文艺复兴艺术家成为他的思想支柱和行为楷模,影响并渗润着他善良纯朴的人文情怀。1898年卫礼贤从神学院毕业后,取得基督教传教士资格,他被派到一个叫巴特波尔的小地方做副牧师,在那里开始了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占了胶州湾。卫礼贤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令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命运转折。1899年,德国同善会为适应对华需要,征募到中国的传教士。在岳父布鲁姆哈特的劝导下,卫礼贤欣然应征,乘坐老式的轮船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来到青岛,担任传教士“圣职”。人生没有单行道,这位“传教士”没有料到,在中国一待就是25年,使他更无法预料到是,“Richaid Wilhelm”会变成“卫礼贤”,其后兴建的“礼贤书院”更是声名鹊起,影响深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任何虔诚的传教士一样,他当时来中国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向广大中国民众传播上帝福音,传播西方文化,拯救东方苦难。然而与同时代的大多数来华传教士相比,卫礼贤所追求的并不是舒适安逸的生活,他心怀虔诚,热心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建立与中国民众友好交往情感。这位德国传教士自始至终没建一座教堂道场,沒给一个中国人洗礼,因为他一旦接触到中国文化之后,深深感受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邃魅力,萌生了兴办教育、传播汉学的宏愿,决定在当时的胶澳,今天的青岛开启现代教育先河,从基础教育入手,降低门槛,招收学生办西式学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00年5月,正是青岛百花盛开、莺飞草长时节,在青岛定居的卫礼贤,继承恩师德国著名传教士、汉学家花之安遗志,与妻子兴办了岛城第一所华人男子学校“德华神学校”,最初选址在胶州路和易州路路口处,1901年6月,学校正式注册名为“礼贤书院”,卫礼贤夫妇亲自担任礼贤书院的德文教师。这一年的《胶澳备忘录》记载说,拥有30名学生和四名教师的德华学校开学。建立这所学校的意图是,除了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中国古文知识外,课程还设置德文、中文、科学和商业技能等,学校前后从德国运来了中学理化试验器材、地图、动植物标本等教学用具,这在当时的岛城乃至中国教育界,都是先进一流的教具。 </span></p> <p>礼贤中学变迁</p> <p>中国作家蔡晓滨著《卫礼贤与青岛》</p> <p>卫礼贤与夫人卫美懿(创建美懿女校,后为青岛八中)<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礼贤书院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加和学科设置更加完善,摆在卫礼贤面前的问题是,原有校园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学校教学的发展。据蔡晓滨先生所著《卫礼贤与青岛》一书考证,1903年“胶州街的校舍已经容纳不下前来报名入学的学生了,卫立贤在青岛大鲍岛(今青岛上海路九中原址),建起了一所更大的学校——礼贤书院,此后声名远播走出了青岛,走向了山东全国,卫礼贤的教育成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来自各地的学生络绎不绝,踊跃报名,卫礼贤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面的支持与襄助,对校园进行了扩建,相继建起了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等。至1934年,位于上海路的这所礼贤书院正式批准更名为礼贤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兴建的“礼贤书院”,完全与现代教育接轨,增设高级德文班,其余学科采取清政府钦定的高等学堂章程授课,学制设置八年,学习者来自周围十余省,多达四五百人。礼贤书院采用“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为学校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君子所履,礼门义路。见贤思齐,德馨永沐”的校训校风,此时“见贤思齐”校训浮出水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教育教学质量上乘,校风学风严谨,名声大振,1904年劝业道的萧应椿奉派到礼贤书院考试选拔首届学生谭玉峰,到济南参加高等学堂会考。谭玉峰不负众望,一举获得优贡生殊荣,为礼贤书院争得了荣誉,引起了政府的重视。1906年清政府为表彰卫礼贤在华教育所做出的贡献,下旨授予四品顶戴。可见他的成功办学,不仅引起清朝政府的重视,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褒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十分看重儒学大师劳乃宣。劳乃宣在青岛生活了8年,大部分时间任礼贤书院总监。卫礼贤回国后,1921年劳乃宣接任礼贤中学校长。然天不随愿,半年之后劳乃宣与世长辞,享年78岁。此后卫礼贤又力谏著名建筑师刘铨法出任礼贤中学校长,成就礼贤创校的一段佳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经济遭受到严重打击,也必然危及海外殖民地青岛,德国教会已无力承担礼贤中学的办学费用。此时已在胶澳商埠公署工务局任职、礼贤中学毕业的优等生刘铨法,获知母校面临困难后,劝说青岛商会会长、企业家隋石卿以商会的名义捐助部分经费,解决了礼贤中学燃眉之急。刘铨法在担任礼贤中学校长的30余年中,分文酬劳不取,从礼贤中学到解放后的青岛第九中学校长卸任,刘铨法是岛城任校长时间最长、资励最深的教育专家之一,在礼贤历史上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写下了璀璨的一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的夫人“萨洛莫”一位年轻貌美的德国姑娘,她追随卫礼贤来中国,1900年5月,二人在上海大教堂完婚,并取了中国名字:卫美懿。婚后二人即刻来青岛开办礼贤书院,书院一切工作进展顺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历史上的私塾教育,从来都是男尊女卑,学生中从来都是只收男生,不收女生。卫礼贤决定要在青岛打破这一不合理状况,支持夫人创办一所女子学校,请夫人出山,并取名“美懿女校”。夫人卫美懿听到这一建议时大吃一惊,马上回绝说:不可不可,这是一项难以完成重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礼贤认准此理不回头,他坚定地鼓励夫人:我知道你的学识和毅力,你当然能做得到。与其说是对妻子的鼓励,不如说是给自己鼓劲打气。礼贤认为有教无类、男女教育平等,是改变妇女人生命运的转折,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大事业。在丈夫的再三坚持下,1905年“美懿书院”终于开学,但首期仅有5名学生。1910年改名为青岛淑范女中。1920年改名为文德女子中学。解放后文德女中改为青岛八中,这便是青岛第八女子中学的前身。卫礼贤的孙女贝蒂娜·威廉在《沧海桑田——卫礼贤与〈易经〉》中回忆说,“祖母办女校时23岁,已有两个孩子。祖母教德语,她的妹妹欣德教体育。除了教学,她们还积极宣传,不让中国女孩裹脚。”此后凡进入美懿女校的女生,均不让中国女孩裹脚,这也成为当时社会的另类,令世俗刮目相看。</span></p> <p>礼贤书院旧址</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一名西方传教士教师,卫礼贤对东方中华民族没有丝毫的傲慢与偏见,相反充满了同情和支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被派往青岛之时,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当时正是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八国联军入侵的前夕。面对欧洲人对中国的入侵,卫礼贤却能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对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对中华文化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尊重,同情和理解中国人民的立场和感受。他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基础乃是真正的民族精神的振奋”,只要受到人道的对待,“中国人乃是世界上最友善、最诚实、最可爱的人民”。在德军镇压高密民众反对强行征地斗争中,卫礼贤也站在中国民众一方据理力争,受到老百姓赞扬和褒奖,有“大善人”之美誉。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0年卫礼贤回国后,以其博学多才学识,成为一位名闻遐迩的大汉学家,在德国甚至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1922年,卫礼贤以德国驻北京公使馆科学顾问的身份再次来华来青,参与创办了“德华大学堂”,创立的土木工程建筑系,后并入上海同济大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在北京受蔡元培校长之聘担任了国立北京大学的德文教授。其间他广泛接触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感受到了与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的社会新气象。卫礼贤以他的开明和学者的良知,面对现实,在《中华之魂》和《中国文学史》等专著中,他对“五四”运动及其代表人物陈独秀和胡适等,都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德国汉史学界享有“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盛誉的卫礼贤,作为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研究推崇备至孜孜不倦。在青岛期间,是他汉学研究进入空前丰收的高峰期。1904年,卫礼贤发表了《孔夫子在人类杰出代表中的地位》的论文,高度评价了孔子的道德伦理和哲学思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深入研究孔孟学说,卫礼贤带领学生前往曲阜祭拜孔子先师。在山东铁路还没有全线贯通之时,他带学生不畏劳顿,或骑马或步行,从青岛出发经过潍坊、青州、曲阜等地来到济南。在曲阜他详细调研和考证了孔子的生平及儒家学说,还参观了衍圣公的婚礼,这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10年,卫礼贤在德国耶那的迪特利希斯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译著《论语》,表明他对孔孟儒学的研究出神入化,已经进入了令人敬佩的境界。1913年他与劳乃宣等,在书院兴建了尊孔文社,内建藏书楼,楼内广收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之书,也收藏中外现代图书,外文图书以德文为多。书楼建成后,劳乃宣亲撰《青岛尊孔文社藏书楼记》,爱新觉罗·溥伟为该书楼题“藏书楼”匾额。“尊孔文社藏书楼”是青岛历史上,也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图书馆藏书多达三万余册。这些藏书资源对于卫礼贤学习中国文化,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撰写专著及汉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辛亥革命胜利后,满清王朝的封建王公贵族纷纷避居于青岛,其中大多为儒学大师。卫礼贤借此向王公大臣学习儒学,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其中劳乃宣、康有为、辜鸿铭等大师成为卫礼贤家的座上客。特别令人钦佩的是,在劳乃宣鼎力帮助下,卫礼贤耗费十年之功,将《易经》这一古奥难解的经典译成德文出版,成为欧美首屈一指的“易”学家,时至今日仍然难以有学者出其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在青岛在中国期间,所翻译和出版的中国哲学文学名著,其速度和质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计有《道德经》《庄子》《孟子》《大学》《中庸》《黄河精灵—中国民间童话》《吕氏春秋》《今古奇观》《聊斋志异》《韩非子》《中国文化史》以及一本诡异的奇书《太乙金华宗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所著论文论著有《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孔子生平与事业》《老子与道教》《孔子与儒教》《东亚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变迁》《中国哲学》《中国人的经济心理》《中国人的科学生活》《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歌德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命定论》《中国人的国家思想》《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国的政治发展》《老子孔子和墨子—中国哲学的奠基人》《中国文化的危急》《中国的宗教与世界观》等等,还在欧洲,德国各地举办了大量的演讲和学术报告。一百多年前,卫礼贤的汉学水平及所取得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就是放在今日,也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敬佩有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望中国历代教育状况,城乡的梓梓学子们,所接受的是多以考取科举功名应试教育为目标,学童启蒙则以“私塾”教育为主。在十八世纪未十九世纪初新学风潮中,年轻的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在青岛兴办的礼贤书院,成为青岛第一所现代意义的中学学校。从礼贤书院,到礼贤中学,再到青岛第九中学,横跨三个世纪教书育人的传奇,苑如穿越历史岁月的恢宏交响,一路栉风沐雨奋进芳华,书写了开创的篇章,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荣立了不朽的功勋,留下了闪光的足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卫礼贤,青岛第九中学创校的先驱,中德友谊的大使,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们九中校友永远纪念你!</span></p><p><br></p><p>参考文献:</p><p>蔡晓滨 《卫礼贤与青岛》</p><p>青岛市文物局《中德关系史论丛》</p><p>青岛市政协《青岛文化通览》</p><p>张勇《卫礼贤》</p> <p>劳乃宣,中国近代音律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首位礼贤中学华人校长</p> <p>卫礼贤与礼贤学院教职员工</p> <p>卫礼贤翻译出版的中国汉学著作。</p> <p>卫礼贤翻译出版的中国汉学著作。</p> <p>卫礼贤翻译出版的中国汉学著作。</p> <p>卫礼贤翻译出版的中国汉学著作。</p> <p>卫礼贤翻译出版的中国汉学著作。</p> <p>卫礼贤翻译出版的中国汉学著作。</p> <p>卫礼贤学生、德国学者荣格著作《金花的秘密》。</p> <p>笔者与杨茂亭代表70届高二三班向母校赠送对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