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人物画大师——温国良

大有书画院

<p>温国良 (1942.5—) ,男,又名冷原。生于辽宁营口,1966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国画系本科并留校任教,1971年—1982年任吉林省画院专职画家,1982年调回学院任教至今。任美术教授、导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国画。作品有《聊斋人物》、《转战》、《晨霜惊鹜》、《塞外 暮归》、《中国古典舞》等。中国画参加联合国举办世界美展获铜牌奖,参加全国美展十余次,并多次获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中国工笔人物画曾参加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德国、新加坡、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展览。马来西亚出版专著《中国水墨画》。出版连环画8本。国画作品刊登在《美术》、《朵云》、《二十世纪中国画集》、《全国中国画展览作品集》。英、法、日、马来西亚等国报刊刊登作品集评论文章30余篇(幅)。名载《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1983年)等多种辞书。</p><p><br></p> <p><br></p><p>在温国良的心目中,真情,是艺术家创作成功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温国良把这“真情”列在第一位。他说:“我们搞创作,无论是画现实还是历史题材,也无论是画主体性大作还是轻松小品,都有一个‘情’在里面。如果画家对自己所创作的内容不感动,不是有感而发,那么,画出来的作品就会平庸乏味。总之一句话:不动情,就感动不了人。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并留给人们的,说到底就是一个‘情’字。民族情、爱国情、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刻骨铭心的情,最能打动人。从古代仗义侠客到现代抗日勇士,那些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感人事迹鼓舞了多少人!中华民族之所以长盛不衰,核心就是这份情。”因此,有感而发,情在笔先,是温国良创作的出发点。几十年来,他认准了主题性、情节性的历史和现实题材不放,创作了很多令人赞叹的优秀作品,以恢宏大作抒大情、达大义。多为工笔重彩画,是画家经过长期筛选、凝神构思、千锤百炼而确定的题材,运用各种表现语言和技巧,营造感人的,各有特色的艺术真实。</p><p><br></p> <p><br></p><p>温国良为人很幽默,熟悉他的学生称“温氏幽默”,通过这个简单的爱称,折射出温教授做人非常乐观,是位喜欢运动的人,且长于乐器,吹拉弹唱,样样皆好。年轻时曾与傅抱石一同去长白山写生一周,这些难得的人生记忆,如数家珍般自豪的道出,令我羡慕不已,傅抱石、李可染乃中国画泰斗,温国良能有幸从这二位泰斗有过学习的机会,对其艺术观可谓受益终身。</p><p><br></p> <p><br></p><p>如今,他作为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导师,虽年过花甲,仍然一如既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他的现实主义工笔人物画教学和创作道路,不仅带出了一批批像样的学生,而且创作上佳作不断,尤其在当代主体性大型人物画、历史画以及仕女画的创作上,成就卓着。他的作品不仅多次入选全国多次参加欧、亚、美各洲多国和港台地区的美术展览,并应邀作为访问学者,多次在马来西亚等国讲学、出版专着,有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天津艺术博物院、国外大使馆及众多收藏人士收藏。温国良已成为我国最受瞩目的工笔人物画家和关东画派颇有影响的代表性画家之一。</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