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行

方文玄

<p>退休后,每到夏季,从上海的家,回到昆明,或是又返回上海的家,常有机上邻座询问:是去旅游?我的回答总是"回家"。</p> <p>烈日炎炎,三伏天,正是云南吃菌季。到了此时,回到凉爽的昆明,探亲访友,避暑吃菌子,是件最惬意的事。</p> <p>望着琳琅满目的菌子,令人垂涎欲滴。</p> <p>鸡枞菌,无毒。主要是煮汤吃,菌汤清香,令人食后难忘。</p> <p>黄门头,无毒。主要是炒吃,似牛肝菌,但又有种奇特香味。</p> <p>谷熟菌,无毒。香味独特,可炒或煮汤吃。</p> <p>竹荪菌,可配火腿肉,虾仁烩吃,也可以在鸡汤里煮吃。此菌新鲜好吃,又好看,如小仙女穿着洁白的婚纱裙。</p> <p>见手青菌,有微毒,炒不熟,吃多了,会让你见小人人在眼前飞舞。</p> <p>青头菌,无毒,可炒,可蒸,也可煮汤吃。</p> <p>其貌不扬的菌中之王,干巴菌。可配尖椒炒吃,香气扑鼻而来。也可用韭菜花辣椒腌制吃,食来清香爽口。</p> <p>有云南的菌乡之称,易门县万宝厂,铜厂的菌最鲜美。每年要去采购各种菌菇几十斤,初加工了带回上海。</p> <p>自驾车从易门的万宝厂,到绿汁镇的那段公路,是云南有名的惊险盘山路。从海拔近2000米,经过蜿蜒盘旋72道拐,下到海拔1000米。</p> <p>这段公路除了坡陡,弯急,回头弯多外,最惊险的是山上经常浓雾弥漫,冬天道路湿滑,一不小心,发生的交通事故,变成空难事故。</p> <p>站在观景台俯视,工作生活了多年的铜矿小镇清晰可见。不站在山高处,永远体会不到这风景的魅力。</p><p>不去开启征程,永远不知道这路有多么美丽。</p> <p>光阴呼啸,星转斗移,蓦然回首,铜矿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开采,硐老山空,如同建设初期大批人来一样,大批人又离散去。</p> <p>现在开发以旅游为支柱的滇铜小镇,没有了往日喧嚣,却多了一份宁静,仿佛在沉思厚重的矿山历史文化。</p> <p>绿汁江起源于禄丰一平朗,奔腾而下,并入元江称红河,最后流入越南。地质运动使江两岸富集铜铁矿。</p> <p>这座桥已有六十多年历史,曾经凤山,三家厂,起步郎,里士四座铜矿山每年数百万吨铜矿石,由电机车从此桥上源源不断运往木奔选矿厂。</p> <p>戴上安全帽,穿上矿用长胶鞋,站在昔日常来常往的矿山坑口摆拍一张,曾经的矿工回来了。</p> <p>曾经在此上班的凤山矿机关办公楼大门。</p> <p>如今办公楼人去楼空,难得保存那么好。</p> <p>曾经车来车往的选矿厂精矿仓库。</p> <p>这座索道桥不大,但却是矿工们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当年云南省省长陪同乌干达总理也是从此桥过,进到矿井内参观的。</p> <p>矿山关闭破产后,人们也纷纷离去,但仍有些矿工故土难离,留了下来。</p> <p>更有逆行者何志军,退休后,从外地返回矿山,成立石文化工作室,收集矿山老物件,挖掘矿山的历史,传承矿山历史文化。</p> <p>作为矿二代,怀着对矿山的难以忘怀的情感,以石会友,以矿谈史,成为他晚年的精神生活追求。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回忆经典,万分感慨涌心头。</p> <p>这不是油画,而是当年用矿石粘贴的画像。经历半个世纪,画作依然焕然一新。</p> <p>以五颜六色的矿石,硏磨成砂粒,粘贴成画,栩栩如生,可能在全国都少有的。</p> <p>这些红宝书当年人手一册,早上学,中午学,晚上也要学。时过境迁,现在有多少人家里还保存有?</p> <p>这些各种各样像章,更是一个时代留下的烙印。</p> <p>奔腾的绿汁江,渊源流长,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两岸矿山几代人为了多采铜,采好铜,浴血奋战,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p> <p>回到云南,探亲访友,与昔日同事朋友相聚酌一杯。</p> <p>令人佩服的,昔日老上海同事是个旅游达人,年近八十岁还能做倒立,退休后,曾经五次自驾车去西藏,游完国内游国外,还去过南极洲。他的故事,被中央3台采访播出。</p> <p>这些同事几十年未见,相聚甚欢,聊聊矿山陈年往事,举杯互贺幸福安康。</p> <p>同乡加同事。58年到矿工作,年长我10岁。退休后,创作出版中国工笔画册。</p> <p>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矿山建设,绿计江畔,聚集了全国各地精英,无论是哪里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传奇般故事。</p> <p>无论你现居住在哪?曾经的矿山同事情谊,总会让我们再相聚。</p> <p>这是矿务局原运输处同事,也可以说是原老领导聚会,当然也有家属陪同参加。领导一般很低调,刚好,照片中头像大的就是家属。</p> <p>都退休N年了,拍个照挺传统的,真像过去拍的先进集体照。</p> <p>这是矿务局里原中流砥柱聚餐,应该说些承上启下的中层干部。退休后,精气神不减当年,酒量不减当年,饭桌上的酒文化,一如既往,令人敬佩。</p> <p>企业改制,国企改民企,改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友情。地球上有70亿人,据说,我们这一生能够擦肩而过的82万人,能够记得你名字的1千人,能够亲近你的275人。</p> <p>每年回云南,这些同事热情款待,没有利益往来,纯粹是朋友情,同事情,真的令人感动。</p> <p>玉溪,也是我曾经工作,生活十年的城市。</p> <p>这个地级市,工业主要是以红塔集团的烟草和玉溪矿业的铜矿和大红山铁矿为主。</p> <p>自从三家厂矿等四座在矿山关闭破产后,易门矿务局改制为玉溪矿业公司并搬迁到玉溪市办公。竖幢办公楼,树企业形象。</p> <p>经历10年的曲折建设,玉溪矿业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楼,却因为压缩管理层级,现在办公楼大部分出租了。</p> <p>这是我曾经参于建设的玉溪矿业大厦大门口,摆拍留个影。</p> <p>看这大门有什么名堂吗?这可是建筑风水学里讲的,大门不能正对马路开,要歪门斜道开。你们信不信?可以百度哟。</p> <p>站在办公搂里,眺望玉溪聂耳音乐广场,景观小提琴奔来眼底,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与依次叠加的建筑相呼应。</p> <p>这是在新办公楼里吃的第一顿饭,大楼餐厅的菜品种不少,相聚喝一杯。</p> <p>矿业大厦大堂展示了,各矿山开采出的各种矿石。</p> <p>琳琅满目的矿石,都标有产之哪座矿山?块块彰显矿工的艰辛劳动付出。</p> <p>站在高楼望高楼,一楼更比一楼高。玉溪矿业大厦现在玉溪,已经不是最高楼了。</p> <p>在矿山的圈子里,相聚皆因同学与同学,又是同事与同事,还是同乡与同乡,是种与生俱来,割舍不开的关系,维系了矿友圈。。</p> <p>在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不忘初心,约了老同事党员,在家举杯庆祝党的生日。</p> <p>离昆回上海前,邀请相处了几十年,同一小区的同事聚餐,感恩多年来的关心帮助。</p> <p><b style="color: rgb(123, 12, 0);">我们生命中不离不弃的朋友,</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能走过1年不容易,能坚持2年值得珍惜,能相守3年堪称奇迹,</span><b style="color: rgb(123, 12, 0);">能熬5年的才叫知己。10年依旧还在的,应该请进生命里。20年不离不弃的,就是你的后天亲人。</b></p> <p>这是在昆明住了近二十年的小区广场。</p> <p>小区的外墙采用红色瓷砖蛮有特色。</p> <p>这是昆明曾经的家,也是曾经的家里最后晚餐。</p> <p>春城无处不飞花,小区内随处可见的月季花。</p> <p>滿目皆是黄金菊,花朵和绿叶彼此衬托着存在。</p> <p>在我回上海前一天,同事安排的一次难得聚餐。</p> <p>这是十年未见面,原探矿队的同事。</p> <p>再见,云南,明年或后年还会再来,毕竟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我的至亲好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