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的铁路新村

温建军

<p>  位于成都一环路北一段330号的占地540亩的铁路新村始建于建国初期的1953年,在乱坟岗上修建起来的红砖结构职工宿舍楼当时名震一时,连同成都铁路局的人民北路片区被人们称为“铁半城”,伴随而来的便有了“铁路崴客天天打牙祭,吃鸡吃鸭”一说。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几十年的风雨剝蚀,当年让铁路工人引以为傲的铁路新村如今已是滿目疮痍,破败不堪,尤其是8月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更是一把扯去了铁路新村最后一块遮羞布:水管破裂,停水断电,屋顶漏雨,化粪池秽物四溢,污水漫灌进车进屋,城中村,棚户区所有的垢病显露无遗。</p><p> 暴雨后,铁路新村一片狼藉,拎着相机,我走进了铁路新村……</p> <p>暴雨中的铁路新村菜市场。</p> <p>暴雨停了,积水降了一半仍淹没了路面。</p> <p>路口水深尺余。</p> <p>积水最深时漫过轮胎,侵入车内,这对夫妻把污水浸泡过的轿车脚垫拿回去清洗。</p> <p>汽车被水泡了,不敢打火发动,小伙子向保险公司电话报警。</p> <p>涉水而过。</p> <p>出入极为不便。</p> <p>泡在水中的摩托车和共享单车。</p> <p>门前的小路变成了一条小河。</p> <p>退休职工的老宿舍楼基本都是危房。</p> <p>抽水排涝,救援抢险队快速到位。</p> <p>暴雨致平房几乎全部进水。</p> <p>女主人在水屋中收拾东西。</p> <p>排涝,尽管平房住家户都在自家门口用水泥砌了一尺高的门坎,但暴雨倾盆,尺许高的门坎完全挡不住汹汹上涨的积水,暴雨过后,几乎家家户户室内都是波光粼粼。</p> <p>排涝。</p> <p>排涝。</p> <p>排涝。</p> <p>排涝。</p> <p>排涝。</p> <p>内涝退去,室内一片狼藉。</p> <p>看着被污水糟蹋的物件,大妈一脸愁容。</p> <p>年久失修,许多屋顶漏雨,用塑料布捂盖漏雨处是许多住家户无奈的选择。</p> <p>家住71幢1单元4楼贾大姐家的棚顶破破烂烂。</p> <p>主卧室棚顶漏雨,随时可能垮塌。</p> <p>红塑料盆是接雨水盆。</p> <p>几家人共用的卫生间。</p> <p>垃圾胡乱堆放。</p> <p>单元门外2019年每户自筹7000元改造后的自来水管密如蜘蛛网。</p><p><br></p> <p>暴雨致自来水主水管破裂,受此影响,许多住家户拎着塑料桶四处寻水。</p> <p>断水后,家住楼上的许多老人无奈地选择了买水。</p> <p>老职工的诉求。</p> <p>铁路新村地理位置优越,5号线地铁车站修到了铁路新村村口。</p> <p>铁路新村一路之隔(一环路)的对面是中铁二局开发的高档社区鹭岛艺术城,一路之隔,冰火两重天。</p> <p>“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新未来。”这是铁路新村广告栏上的两句广告词,同时也是2000多住家户对铁路新村未来开发理念的期许。盼“8.11”暴雨后铁路新村的那些不堪画面成为历史,盼铁路新村实质开发的脚步尽快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