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勒金塔的“姐勒”有点眼熟。“独树成林”的那棵瑞丽迎客榕长在姐勒乡,姐勒金塔是地处姐勒乡的一座金塔,它们同在一个姐勒乡,相距不远。<br> 这是第三次去云南。去前,我也细致的做过功课,姐勒金塔不同风格的佛教塔吸引着我,我计划一定去看看它。到达瑞丽后,安顿下来,我们就驱车前往姐勒金塔。从市中心到姐勒金塔5公里左右的路程,很快就到。<br> 据说,姐勒金塔最初建塔是在2500年前,即在公元前500年,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建这座佛塔,是源于一个神奇的传说。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月明星稀的夜晚,这个地方总是闪闪发光,光芒五光十色,耀眼而奇特。世人感到惊奇,开挖地面,发现是佛祖遗留的舍利。于是众佛教信徒在掘出舍利的地方建造佛塔,安放舍利,旁边再建一座寺庙,用来祭祀。姐勒金塔就这样诞生了。<br> 无论是佛教还是天主教还是什么别的教,总会编一些奇特、威严、动人的故事,用来让信徒们敬仰、臣服、膜拜。<br> 我曾去过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圣米歇尔山,它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是一处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天主教第三大朝拜圣地。它的建成,是源于一个梦。公元708年的某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三次梦见大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圣米歇尔教堂建设的浩大工程就从这年开始,之后的800年间,无数教士和劳工把一块块沉重而坚硬的花岗石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又由无数建筑家和艺术家修整和雕凿。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教堂群才全部完工。为了圆一个梦,信徒们用了800年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可见信仰的力量。<br> 这是我2011年拍的法国圣米歇尔山,这是那个古老的时期留下来的老东西。关于圣米歇尔山,我曾写过一篇游记,以后再分享给朋友们。 说远了,还是回到姐勒金塔。姐勒金塔照例是被围了起来,需买票入内。门票不贵,5元一张。走上几级台阶,穿过台阶两旁几棵古老绿树撑起的拱门,金塔出现在眼前。严格来说,姐勒金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组塔群。它们的外观完全不同于我们在内地常常见到的那种七级或九级庄严肃穆的单塔,而是金光灿灿、耀眼靓丽、充满傣族风情的群塔。下午4点柔和的光线,打在那些大大小小的金塔上,熠熠生辉,华丽夺目,让人眼前一亮。<br> 姐勒金塔傣语为“广姆贺卯”,意为“瑞丽城首之塔”。 具体建塔时间,并没有得到史学家们确切地考证。在1980年10月清理塔墟时,曾出土一片宽4.5厘米,长54.5厘米的合金银拓片,上面刻着傣文蝇头小字:“此塔重建于佛历2300年(1756年)”。<br> 姐勒金塔是东南亚一带非常有名的佛塔之一,历代勐卯土司(傣族的统治者)一年一度在金塔前做佛事,并代代相传。金塔香火不断,花叶鲜艳。最初的金塔,塔身用土坯建造,主塔高10余米,四周小塔包围。经过历代土司主持不断地整修和装饰,到民国年间,10余米高的主塔外环围绕着17座小塔。塔的外表涂金粉,主塔顶冠贴金箔,塔基围一圈石栏,四周安放石狮雕像。<br> 姐勒金塔命运多舛,由于地震等原因,曾受过多次创伤,1803、1804、1860、1893及民国初年,曾经作过五次修缮。但在1966年被彻底毁掉。 <br> 我们眼前的这组金塔群,是1981年至1986年重新建造的新塔。对那些被损毁的历史古迹,总会让人感到十分痛心和扼腕叹息。我多么希望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能随处可见那些历经岁月沧桑、年代久远、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老东西。但因为战争、掠夺、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许多老东西要么被损坏,要么被摧毁,要么被火烧,要么被砸烂,难觅踪影,真令人痛惜。只有看着这新东西,来回味和遥想那些集人类智慧和岁月积淀的老东西。<br> 新塔的圆形塔基在原来的塔基上建造,直径30米。中间的主塔比以前的主塔高,塔高39.5米。塔身贴满禇红色磁砖,光滑而圆润,与装饰的金色花纹一起,在阳光下闪烁着光亮。主塔四周环绕着16座小塔,分大、中、小三号,塔身涂满金粉,如众星捧月,层层升高,壮丽而华美。17座大小塔体均分三层向上收缩。第一层是石鼓状,第二层是石钟状,之后为五层至十二层相轮。塔冠是银白色金属制成的宝伞、风标,周围系着风铃,在阳光下闪着银色的光芒,带着几分肃穆。<br> <p>一圈风铃悬在上方,风吹铃响,清脆的铃声飘向四方。</p> 我们去的时候不是什么特殊日子,也是一天中的下午,姐勒金塔周围没有其它游客,仅我们四人在此浏览,这里似乎成为我们的专场。没有人打扰,我们也不赶时间,四人得以在这里看得仔细。 这是傣式佛堂 这是傣式敬佛的佛堂 <p> 群塔闪着金光。塔旁傣式风格的佛堂也沐浴在阳光下,在蓝天和四周古老绿树的背景衬托下,金光四溢,华美无比。镶嵌在房檐的金色装饰复杂而华丽,傣式特有的三角形屋顶层层递上,直指蓝天。它们表达了傣族工匠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构想和艺术表达方式,他们把虔诚、用心、专注和细致充分地表达在金塔和佛堂的建筑上,让它变成华美的乐章。</p> 从姐勒金塔出来,门前是一片比较简陋的市场。因为不是特殊的日子,又临近下午快下班时,市场空空如也,没有客人,就没有做生意的人。只看到几位妇人在那里围观,两个无生意可做的年轻人,坐在长条木凳上,一个用绳子拉用布做的骰子,一个在旁观战。我们觉得新奇,也在旁边看了一会。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游戏,用来打发无聊和闲暇时光。<br> 姐勒金塔修复后,每年泼水节前,佛教徒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佛事。境内外的佛教信徒们来这里讲经、听经、颂佛。平时,这里会有很多观光客来浏览,也有信徒时常过来烧香敬佛。这些围绕着姐勒金塔讨生计的人,好不容易闲下来,就用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也让我们开了眼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