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又是一年“蟋蟀季”,今天上午早6点,大路口乡贾堌堆蟋蟀市场开市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玩家和各界朋友“相聚农家寨”。</p> <p>蟋蟀, 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促织等,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斗蟋蟀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蟋蟀文化博大精深,蟋蟀、油葫芦、蝈蝈号称中国三大鸣虫。三大鸣虫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韵味的当数蟋蟀,斗蟋多为文人雅士所喜爱。</p> <p>8月份,正是逮蛐蛐的好时候。逮蛐蛐先要准备好逮蛐蛐的工具:要准备头灯、捉虫网、竹筒。蛐蛐网是用细铁絲编在铁条上的,形状像漏斗儿,有个粗铁条的把儿,用它来罩蛐蛐,逮蛐蛐不能用手扣。在玉米地搜寻蛐蛐,上半夜先是趟地逮,下半夜用耳朵听,通过叫声仔细观察,把它逮出来,看须、头、后腿、牙、还有它的个头,放入白瓷罐里去市场售卖。</p><p><br></p><p><br></p><p><br></p><p><br></p><p> </p> <p>声音圆润柔滑的是“油葫芦”它个大体笨不善斗,叫声有气无力的是“棺材板” 它扁平的头如同刀劈斧剁,只有那叫声短促沙哑的才是能争善斗的“大将军”。</p> <p>今天早市,卖蛐蛐的人虽不多,但市场交易很红火,最高的撬子手卖到1800元和1500元,有卖30元50元的、300元200元的 ,总体成交量不少。</p> <p>今天早市贾堌堆村的贾德恩,一条蛐蛐卖了1800元!</p> <p>逮虫的撬子手们正在推介自己的收获</p> <p>收虫师傅们正在专注的挑选精品</p> <p>来贾堌堆蛐蛐市场的蟋蟀爱好者请注意,收虫的朋友进入市场收虫,要在市场入口办理收虫登记证,撬子手卖虫要办理撬子手证,然后测量体温,正常后进入市场交易。</p> <p>从明清以来,山东便被玩虫者誉为“蟋蟀王国”,而宁阳、宁津、梁山名虫产地所产之虫,又是这“蟋蟀王国”中的“御林军”。 蟋蟀以个头大、牙齿坚、性情猛扬名大江南北,继而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济南等二十几个城市蟋蟀爱好者前来山东市场收蛐蛐。</p><p>“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梁山大路口乡政府为更好发展经济,依托贾堌堆景区举办“蟋蟀文化节”,招揽天下“虫迷”。服务当地百姓,提高村民收入。</p><p><br></p><p><br></p><p><br></p><p> </p>